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兰州地区混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产卵特性调查
作者姓名:张大为  罗进仓  魏玉红  惠娜娜  周昭旭  刘月英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农业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 天水 741200
基金项目:甘肃省苹果产业科技攻关项目“苹果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控与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研究”(GPCK2013-5);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基金项目“不同寄主梨小食心虫产卵特性及防治指标研究”(2015GAAS38);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创新专项“甘肃苹果枝干性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2016GAAS18)。
摘    要:在兰州地区梨桃、梨苹果混植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系统监测了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桃寄主的折梢率变化动态及其在不同寄主果树的产卵位置、数量、蛀果率。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在兰州地区1 a发生5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混植园内梨小食心虫周年发生时序依次为梨、桃、苹果。桃折梢率自5月开始逐渐上升,7月中旬达到极值后开始下降。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果实的产卵位置,桃果实以胴部最佳,柄洼次之,萼洼最差;在苹果、梨果实以上胴部最佳,萼洼次之,柄洼最差。建议在兰州地区对梨小食心虫周年进行3次防治,即早春重点防治梨园、5月初重点防治桃园、8月中旬全园喷药。

关 键 词:梨小食心虫  混植果园  发生规律  产卵特性  兰州地区
收稿时间:2017/10/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