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化控对玉米带状间作大豆主茎分枝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袁晓婷,罗凯,刘姗姗,彭新月,杨立达,王小春,杨文钰,雍太文.化控对玉米带状间作大豆主茎分枝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24(4):776-784.
作者姓名:袁晓婷  罗凯  刘姗姗  彭新月  杨立达  王小春  杨文钰  雍太文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作物带状复合种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2021YFYZ000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4-PS20);
摘    要:为充分挖掘化控技术对带状间作系统中大豆的增产潜力,本研究以大豆-玉米带状间作为研究对象,以南豆25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大豆4节期(V4)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抑芽丹(MH)、吲哚-3-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24-表油菜素内酯(EBR)、三碘苯甲酸(TIBA)、烯效唑(S3307)、胺鲜酯(DTA-6)]及清水(CK),探究调节剂对大豆主茎和分枝结构上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剂处理提高了带状间作大豆主茎和分枝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EBR、S3307和DTA-6处理下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产量显著高于CK。各调节剂中以DTA-6协调主茎与分枝生长关系的效果最好,该处理下盛荚期(R4)大豆主茎和分枝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CK增加15.62%和30.24%,完熟期分枝荚果分配率最高。产量结果也表明,DTA-6处理下分枝粒数和百粒重达到最大,使大豆群体产量较CK提高26.01%~32.61%。综上,DTA-6能够改善带状间作大豆主茎和分枝叶片光合特性,促进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本研究为化控在带状间作...

关 键 词:带状间作大豆  调节剂  光合  干物质  产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