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雄性生殖细胞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杜军慧,曹文广.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雄性生殖细胞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6):3308-3314.
作者姓名:杜军慧  曹文广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013ZX08008-003)
摘    要: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是借助基因导入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人或动物的体细胞,使体细胞重编程而得到的多能性细胞。iPS细胞来源丰富,研究表明利用不同的载体诱导系统或不同的转录因子组合,多种体细胞都可被重编程为iPS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角质细胞及脐带血细胞等。作为干细胞中新的一员,iPS细胞在克隆形态、基因表达模式、表面标志物、拟胚体形成、畸胎瘤及嵌合体形成(小鼠)、分化能力等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C)非常相似。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iPS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如心肌细胞、血细胞、生殖细胞等,进一步拉近了干细胞和临床疾病治疗的距离,iPS细胞也成为细胞治疗及组织器官再生最有前景的种子细胞,在细胞替代性治疗、发病机理研究及新药筛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雄性不育不仅影响人类正常健康生活,对畜牧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给予适当的诱导物及诱导条件,人和小鼠的iPS细胞体外可被诱导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精子细胞及其前体细胞。这些研究不仅避免了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域存在的取材困难、免疫排斥和伦理道德等问题,还为揭示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机制及研究雄性不育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平台。由人iPS细胞诱导得到的雄性配子可为患者提供自身的雄性配子产生后代,避免了免疫排斥问题,为未来治疗雄性不育带来曙光。iP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技术对现代畜牧业发展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可进行转基因动物的生产。现从不同的诱导剂、不同的培养条件及iP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优势等方面,对iPS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雄性生殖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展望。

关 键 词:诱导多能干细胞  诱导分化  精原干细胞  雄性生殖细胞  
收稿时间:2013-11-04

Advances in Differentiation of iPS Cells into Male Germ Cells
DU Jun-Hui,CAO Wen-Guang.Advances in Differentiation of iPS Cells into Male Germ Cells[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4,47(16):3308-3314.
Authors:DU Jun-Hui  CAO Wen-Guang
Institution: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Abstract:
Keyword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on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male germ cell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