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褐土区露天菜地和粮田磷素形态及环境风险分析
引用本文:刘洋,吴田,彭正萍,王艳群,李迎春,门明新,张家铜.褐土区露天菜地和粮田磷素形态及环境风险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9).
作者姓名:刘洋  吴田  彭正萍  王艳群  李迎春  门明新  张家铜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粮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河北省保定市环境监控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北省科技计划;河北省教育厅百名优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
摘    要:为明晰菜地和粮田土壤磷库,分类合理指导磷肥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以北京市、河南省、河北省的露天菜地及相邻粮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不同褐土区菜地与粮田土壤中磷素空间分布、形态变化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不同褐土区菜地土壤磷素含量总体大于粮田。相同地区0~20 cm土层中磷素含量均大于20~40 cm土层。Ca_2-P最易被作物吸收但土壤中含量较少,占土壤无机磷积累量的3.81%~8.68%;Al-P、Fe-P和Ca_8-P也是土壤中磷素的主要来源,它们基本均匀分布,分别占土壤无机磷积累量的32.82%~37.95%、16.65%~17.14%、27.26%~29.94%;Ca_(10)-P、O-P的含量较少,分别占土壤无机磷积累量的4.97%~6.51%、6.45%~7.81%。长期施用磷肥的土壤会导致磷素在土壤中累积,多余的磷会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建议各地区菜地和粮田分类采用测土配方施磷肥方法,以降低土壤磷素环境风险。

关 键 词:菜地  粮田  磷素  形态分级  环境风险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