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石漠化阶段土壤氮素变异研究
引用本文:周炼川,陈效民,李孝良,杨新强,黄代民.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石漠化阶段土壤氮素变异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8).
作者姓名:周炼川  陈效民  李孝良  杨新强  黄代民
作者单位: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子课题"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石漠化过程的响应",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摘    要: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揭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对该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荔波县和普定县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对两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石漠化阶段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变异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非石漠化的黑色石灰土中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分别高达11.61和38.01mg·kg-1.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土壤中氮素含量逐渐减少.统计表明非石漠化土壤与轻度石漠化土壤铵态氮含量呈显著差异,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差异.(2)土壤铵态氮含量表现为表土层高于心土层,而硝态氮在剖面中分布规律不一致.(3)土壤氮素含量随时间有明显变化.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在7月达到峰值,然后呈现出下降趋势,至11月或翌年1月又逐渐增加.(4)土壤有机质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呈一元二次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 1和0.949 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也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774 3.喀斯特地区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有机质积累可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对防治石漠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喀斯特地区  石漠化阶段  铵态氮  硝态氮

Variability of Soil Nitrogen in Karst Regions Under Typic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Stage,Southwest China
ZHOU Lian-chuan,CHEN Xiao-min,LI Xiao-liang,YANG Xin-qiang,HUANG Dai-min.Variability of Soil Nitrogen in Karst Regions Under Typic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Stage,Southwest China[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J. Agro-Environ. Sci.),2009,28(8).
Authors:ZHOU Lian-chuan  CHEN Xiao-min  LI Xiao-liang  YANG Xin-qiang  HUANG Dai-min
Institution: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2.College of Plant Sciences;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233100;China
Abstract:
Keywords:karst region  rocky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NH4+-N  NO3--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