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地区的适宜密度与施肥水平初探
引用本文:龚辉.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地区的适宜密度与施肥水平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06(3):37-38.
作者姓名:龚辉
作者单位: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南,常德,415101
基金项目:致谢:本试验承蒙扬州大学农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德华先生的指导,老教授吴云康先生的教诲,部分学生参与试验操作,一并致谢.
摘    要:在长江中游(湖北、湖南等)地区的种植密度一般在1.8万株/hm^2以下,为探索其在长江下游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氮水平.于2005年在扬州进行了不同密度与不同施氮水平对产量构成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密度水平下,每公顷2.4万株的比1.8万株的增产11.88%,增产极显著;在三种施氮量水平下,以每公顷465kg的产量最高,345kg的产量次之,分别比225kg的增产21.22%和18.35%,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每公顷465kg和34.5kg两水平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每公顷密度2.4万株、施氮量34.5kg.其籽棉产量为4203.2kg,说明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种植应适当增加密度和施氮量来获得高产。

关 键 词:湘杂棉3号  高产栽培  长江下游
文章编号:1006-060X(2006)03-0037-02
收稿时间:2006-02-23
修稿时间:2006年2月23日

Studies on suitable density and applying fertilizer level of Xiangzamian 3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se River
GONG Hui.Studies on suitable density and applying fertilizer level of Xiangzamian 3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se River[J].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6(3):37-38.
Authors:GONG Hu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