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春非整倍体的历史
引用本文:E.R.Sears,陈佩度,翁益群.中国春非整倍体的历史[J].麦类作物学报,1990(2).
作者姓名:E.R.Sears  陈佩度  翁益群
摘    要:中国春大约是1900年从中国的四川省携带到英国的,英国人称它叫“中国白”,1924年又带到了美国。1937年在美国的密苏里用它与黑麦杂交,得到了两个单倍体植株,其中有一株经小麦花粉授粉,产生13粒有活力的种子,从其后代中获得了16个单体和5个三体,从此便开始了中国春的非整倍体研究。为了获得全部的21种单体,检验了来源不同的214个单体材料,最终又获得了所有可能的21种缺体、三体和四体材料。作者将中国春的染色体划分成3个染色体组7个部分同源群(每个染色体组包括7条染色体),並且获得了群内的(或可以补偿的)42个缺体四体。单体的错分裂使之分离出了所有42个端着丝粒染色体和13个等臂染色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