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不同位点的广东省柑橘黄龙病菌种群分子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黄洪霞,郑正,邓晓玲,许美容.基于不同位点的广东省柑橘黄龙病菌种群分子多样性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0,41(2):66-75.
作者姓名:黄洪霞  郑正  邓晓玲  许美容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150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A0303030066)
摘    要:【目的】探究广东省不同地区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种内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情况;评价用多基因位点分析柑橘黄龙病菌遗传多样性的科学性。【方法】基于原噬菌体区域(SC1、SC2和PJXGC)、转座子位点(CLIBASIA_05620~CLIBASIA_05625)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1(CLIBASIA_03080)、STR12(CLIBASIA_01215)6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对来自广东省10个市(县)的176个黄龙病样品进行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基于噬菌体类型鉴定出6组菌株,其中携带Type II类型原噬菌体的菌株为优势种群(85.23%);基于转座子位点鉴定出4种类型菌株,含有缺失MCLas-A类型转座子的B350片段的菌株为优势种群(76.70%);基于短串联重复序列STR1和STR12分别鉴定出9和10类菌株,且STR1位点上含有3个"CAGT"串联重复的菌株为优势种群(56.82%);STR12位点上多态性条带分布不集中,没有优势条带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湛江、茂名和深圳的种群与其他地区种群的差异较大,而清远和梅州的黄龙病菌种群关系较近。【结论】基于不同位点和基于所有位点所得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说明利用单个或单种基因位点对黄龙病菌进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关 键 词:柑橘黄龙病  韧皮部杆菌  种内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多态基因位点
收稿时间:2019/7/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