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的饲用燕麦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引用本文:史京京,薛盈文,郭伟,于崧,陆旺,于立河,胡慧影,郭灿,侯楠.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的饲用燕麦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9,50(3).
作者姓名:史京京  薛盈文  郭伟  于崧  陆旺  于立河  胡慧影  郭灿  侯楠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 163319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杂粮种质资源保护与品种选育项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启动计划项目
摘    要:【目的】分析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的饲用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该地区饲用燕麦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黑龙江西部地区引种的33份国内外饲用燕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4个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3份饲用燕麦种质材料的18个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其中鲜草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9.48%),其次为茎干重(35.28%)和叶干重(33.63%),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10.97%)。各性状间表现出较好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55~2.02,平均为1.90,其中以籽粒淀粉含量最高(2.02),以千粒重最低(1.55)。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株高与穗长、鲜草产量、茎干重和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籽粒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穗长与株高、单株穗铃数、茎干重和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鲜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518%,其中,第一主成分(PC1)与饲草产量密切相关,第二主成分(PC2)与籽粒产量密切相关。T07和Ahzzewangc.i3821的综合得分较高,其次是T06、T13和Tihor oats,Heacharrelyngby、白燕7号和引3399的综合得分最低。33份饲用燕麦种质材料可划分为五大类群,其中,Ⅰ类群可作为黑龙江西部地区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型燕麦材料,Ⅱ类群可用于选育高秆型燕麦,Ⅲ类群可作为黑龙江西部地区选育低矮、抗倒伏、大粒型燕麦性状的良好亲本材料,Ⅳ类群可用作选育分蘖力强、高含糖量型燕麦的良好亲本。【结论】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的33份国内外饲用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T07、Ahzzewangc.i3821、T06、T13和Tihor oats为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

关 键 词:饲用燕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黑龙江西部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