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轮作方式对大豆孢囊线虫消长的影响试验初报
引用本文:王克安,马芳.不同轮作方式对大豆孢囊线虫消长的影响试验初报[J].大豆通报,2000(3):12-12.
作者姓名:王克安  马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155630
摘    要: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lchinohe)是一种两性繁殖的二倍体(2n=18)的生物,通过本身群体的寄生性基因进行遗传重组而寄生在寄主上,大豆是孢囊线虫主要的寄主之一。大豆孢囊线虫危害在我国早以发生,1899年俄国人在东北三省就发现大豆孢囊线虫,从30年代以来对其发生及分布均有报道。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其生理小种鉴定、分布、抗源筛选、防治方法、抗病育种等方面做了大量而详细的工作,吴和礼等早在70年代在我国首次鉴定出在哈尔滨小黑豆抗3号生理小种抗源,以后利用这个抗源育成了一批黄种皮抗源84-819,84-783,8…

关 键 词:大豆孢囊线虫  轮作方式  危害  试验  消长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