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涵义
引用本文:李芳芳.浅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涵义[J].当代生态农业,2006,15(1):34-35.
作者姓名:李芳芳
作者单位:莱阳农学院学报编辑部,266109
摘    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3月份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接着在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今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更是明确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关 键 词:环境友好型  社会发展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国民经济体系  资源节约型  涵义  科学  人类生存  人类发展  长期规划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