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灌区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及其与地下水相关性分析
引用本文:白亮亮,蔡甲冰,刘钰,蔡学良,陈鹤,张宝忠.灌区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及其与地下水相关性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6,47(9):202-211.
作者姓名:白亮亮  蔡甲冰  刘钰  蔡学良  陈鹤  张宝忠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驻南非办公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8B01、2012BAD08B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217)
摘    要:利用数据融合算法(ESTAFM)对Landsat7 ETM+和MODIS影像进行融合,构建了高时空NDVI数据集;结合地面实体作物NDVI变化特征和光谱耦合技术(SMT),提取了解放闸灌域2000—2015年间种植结构空间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时空特征变化以及地下水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制约性。利用2015年实地调查数据对遥感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灌域主要作物类型玉米、向日葵、小麦以及套种的纯像元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5%、88%、91%和90%,总体精度达到了91%;多年遥感监测结果与历史统计数据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和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尤为明显,由2000年的0.83万hm2(占灌溉面积的5.80%)增加到2015年的4.02万hm2(占灌溉面积的28.31%);向日葵种植面积由下降变为上升趋势,其种植规模受市场因素主导;因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以及套种种植模式劳动力成本高,使得农户转向单一作物种植模式,套种模式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4.30万hm2(占灌溉面积的30.32%)减少到2015年的0.41万hm2(占灌溉面积的2.91%)。种植结构空间格局与地下水埋深分布相似,其空间的相对差异并未随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向日葵在地下水埋深较浅、盐碱化偏高的区域分布集中,玉米、小麦及套种在地下水埋深大、盐碱化偏弱的区域分布集中,反映出向日葵耐盐性更高,更能适应盐碱化程度高的土壤;作物这一空间分布格局不仅受水土环境影响,而且与作物生理特征密切相关。灌区节水改造以来,在净引水量减小的情况下,农田蒸散发量并未减小,而是表现为稳中有升的趋势,这与高耗水作物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有直接关系;地下水位整体下降,由1.76 m下降到2.33 m,土壤盐碱化得到改善,表明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实施以来,节水改造对水循环和水土环境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关 键 词:种植结构    时空变化    地下水    遥感    数据融合    节水改造
收稿时间:2016/5/31 0:00:00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Crop Planting Structure and Its 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Groundwater in Large Irrigation Area
Bai Liangliang,Cai Jiabing,Liu Yu,Cai Xueliang,Chen He and Zhang Baozhong.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Crop Planting Structure and Its 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Groundwater in Large Irrigation Area[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16,47(9):202-211.
Authors:Bai Liangliang  Cai Jiabing  Liu Yu  Cai Xueliang  Chen He and Zhang Baozhong
Abstract:
Keywords:planting structur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ground water  remote sensing  data fusion  water saving reconstruc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