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萧县地区棉铃虫发生情况及防治经验
引用本文:朱宝涛,杜法顺.萧县地区棉铃虫发生情况及防治经验[J].安徽农业科学,1966(3).
作者姓名:朱宝涛  杜法顺
作者单位:萧县农林局 (朱宝涛),萧县病虫测报站(杜法顺)
摘    要:萧县地处淮北北部,年降雨量九百五十八毫米,年平均溫度摄氏十四点八度,无霜期一百九十天(1957—1964年平均)。全县多沙質土壤及两合土,适宜种植棉花,历年来植棉面积占总耕地20%左右。棉鈴虫是萧县地区棉花蕾鈴期主要害虫之一,如不防治,往往使蕾鈴大量脫落以致減产。現将1958—1965年八年来棉鈴虫发生情况及防治經驗总結如下。一、棉铃虫的为害棉鈴虫的幼虫能为害棉花嫩尖、花、蕾、青鈴,初孵幼虫喜食嫩叶尖端,少数还吃叶片,使呈不規則的孔洞,也有为害嫩茎,造成缺刻,但以为害花蕾和鈴为主。在萧县地区以第二代棉鈴虫为害最甚,是形成落蕾的主要原因。如不防治,一般因棉鈴虫造成的落蕾,占盛蕾期落蕾的50—80%;防治棉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