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桑树群体结构的研究——Ⅰ.桑树群体结构的特点
引用本文:任德基,龚垒.桑树群体结构的研究——Ⅰ.桑树群体结构的特点[J].蚕业科学,1985(2).
作者姓名:任德基  龚垒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任德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龚垒)
摘    要:1982—1984年,用门司正三的层切法调查研究了桑品种新一之濑亩栽1000株的群体结构.其非同化器官的垂直分布是下层最重,往上逐层减轻;而同化器官的垂直分布一般呈两头小中间大(纺缍形)的现象.桑园中的光强分布和叶面积的关系,大体上符合Beer—Lambert定律,即I_F=I_(0e~-(KF)).桑园中的消光系数春季(5月下旬)约为0.52,夏秋季(9月上旬)为0.23左右.栽后第二年内的行株间漏光,春伐后为30.6%、9.6%.夏伐后为57.7%、38.0%,第3、4年的漏光损失一般在10%左右.因此,设法减少1、2年生的幼龄桑园以及春季发芽期和夏伐后一个多月内的光能损失,是提高桑园光能利用率的关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