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梭鱼池塘养殖密度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海明,刘永士,谢永德.梭鱼池塘养殖密度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J].水产科技情报,2018,45(6):318-321.
作者姓名:张海明  刘永士  谢永德
作者单位: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
基金项目:上海市长江口主要经济水生动物人工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DZ2251800)。
摘    要:为了解池塘养殖密度对梭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为期126 d的室外池塘规模化海水养殖试验,研究了体长为(84.17±13.95)mm、体质量为(12.58±5.12)g的梭鱼在两种养殖密度(5.4、11.9尾/m2)下的生长情况和摄食行为。试验结果:梭鱼的生长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低密度组梭鱼的终末体质量(243.23 g)、体质量增长率(1 833.5%)、特定生长率(2.39%/d)、肥满度(1.46)、成活率(91.1%)及饲料系数(1.86)均优于高密度组(173.88 g、1 282.2%、2.12%/d、1.39、83.2%、2.41);高密度组的单位面积产量(1.72 kg/m2)比低密度组(1.20 kg/m2)高30.2%;2个密度组梭鱼的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相关(高密度组:W=5×10-5L2.781 8;低密度组:W=7×10-5L2.731 8),且为异速生长;体长、体质量与养殖天数呈线性相关(高密度组:L=1.370 9d+91.798 8,W=2.013 5d-3.602 0;低密度组:L=1.119 5d+94.134 3,W=1.303 2d+6.672 7)。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适合于梭鱼的规模化生产,低密度组梭鱼生长情况更好,但单位面积产量要低于高密度组,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产量与饲料利用之间的关系,平衡成本和收益。

关 键 词:梭鱼  养殖密度  生长  体质量增长率  饲料系数  特定生长率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