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基础和公共卫生意义
引用本文:程安春,汪铭书,豆文波,徐超,廖永洪,朱德康.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基础和公共卫生意义[J].中国家禽,2004,26(9):53-56.
作者姓名:程安春  汪铭书  豆文波  徐超  廖永洪  朱德康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摘    要:禽流感(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疾病综合征。禽流感病毒(AIV)广泛存在于多种家禽和野生禽类中,AIV低致病力毒株可引起禽类的轻度呼吸系统疾病,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禽类的急性致死性疾病,可引起禽类高达100%的死亡。由于AIV抗原性和致病力的易变性及其血清型毒株间缺乏交叉保护性,使AI已成为世界各国养禽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并给养禽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虽然AIV通常仅感染家禽,但AIV也被认为是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新基因来源,1997年香港H5N1 AIV和2003年2月荷兰H7N7 AIV致人死亡的事件,以及今年在亚洲广泛流行并在越南、泰国等导致数十人死于与HPAI(H5N1)感染相关的疾病等,这些撼人事件引起各国政府和全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从而使AIV具有了全新的公共卫生意义,人们应该对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及致病性的分于基础和公共卫生意义给予高度重视。

关 键 词:禽流感  病毒  致病性  公共卫生  正粘病毒科  抗原变异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athogenicity of AIV and its Effects on Public Health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