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生产力的演变规律——以榆阳区为例
引用本文:亢福仁,朱铭强,胡兵辉,尚爱军,卜耀军.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生产力的演变规律——以榆阳区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1):180-186.
作者姓名:亢福仁  朱铭强  胡兵辉  尚爱军  卜耀军
作者单位:1.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2.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榆林,719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706054);;香港何崇鋈教育基金项目(06HX01)
摘    要:针对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实际,选择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榆阳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借助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分析其典型区域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和农牧系统耦合度的演变规律。得出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典型县域农牧耦合度的演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互补增效阶段、联动增殖阶段、平衡稳定阶段;榆阳区在1995年之前处于互补增效阶段,1995至2005年之间处于联动增殖阶段,2005年以后处于平衡稳定阶段。提出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概念以及农业生态系统进化和生产潜力的解放,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方法与对策。

关 键 词:毛乌素沙地  农业生态系统  耦合生产力  协调发展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