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海湖农场退耕还林草后的土壤碳氮变化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陈懂懂,李奇,邹小艳,赵新全,徐世晓,蔡海,邹婧汝,赵亮.青海湖农场退耕还林草后的土壤碳氮变化北大核心CSCD[J].草地学报,2014(3):469-474.
作者姓名:陈懂懂  李奇  邹小艳  赵新全  徐世晓  蔡海  邹婧汝  赵亮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海北高寒生态系统研究站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810008;2.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810008;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610041;4.武威职业学院农业经济系733000;5.中国科学院大学100001;
基金项目:青海省科技项目(2011-Z-73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702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3B0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105)(30770419)资助
摘    要:对青海湖农场退耕还林草地以及耕地和天然草地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及储量、无机氮(N_(inorg))含量、土壤pH等基础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地与耕地和天然草地土壤均偏碱性;退耕地及天然草地土壤容重及N_(inorg)含量均低于耕地;退耕地和天然草地0~5 cm土层C/N显著高于耕地;退耕地和耕地0~5,5~10,10~20 cm土层的SOC和TN含量低于天然草地;退耕还林草9年后各土层SOC和TN含量与耕地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青海湖区持续耕作60多年后,要恢复土壤肥力仍需较长时间;对于0~30 cm土层的SOC及TN储量,退耕地和天然草地与耕地无显著差异,而退耕地与天然草地之间差异显著(P<0.05);耕地、退耕地以及天然草地0~20 cm土壤SOC含量分别占0~30 cm土层SOC储量的68.7%,72.9%和78.6%;0~20 cm土层TN含量分别占0~30 cm土层TN储量的68.7%,72.7%和78.2%;与天然草地相比,按耕地开垦60年计算,0~30 cm耕层内,C的损失率为0.11 t C·a^(-1)·hm^(-2),N的损失率为0.015 t N·a^(-1)·hm^(-2);土壤C和N含量与容重共同决定C和N储量的大小,因此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 键 词:青海湖农场  退耕还林草  土壤碳氮储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