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黄旦益,齐冬晴,沈程文*,邓岳朝,王旭,李银花.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0):189-199.
作者姓名:黄旦益  齐冬晴  沈程文*  邓岳朝  王旭  李银花
作者单位: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茶树芳香物质代谢重要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及其功能研究”(31271789);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茶树芳香物质代谢重要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及其功能研究”(31271789);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摘    要: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揭示乌龙茶适制性品种(品系)的香气物质基础,为选育乌龙茶适制性品种以及加工高香型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茶鲜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香气组分,分析比较14个乌龙茶品种(品系)的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40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5种。各品种(品系)均以醇类含量最多(14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39.92%),其次为脂肪酸类(22.71%)、醛类(15.67%)、酮类(5.74%)、脂类(4.00%)、杂氧化合物(2.83%)、碳氢化合物(2.27%),含量最少的是含氮化合物(0.20%)。可见,醇类、脂肪酸类和醛类对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起主要作用。

关 键 词:乌龙茶  香气组分  同时蒸馏萃取法  茶鲜叶
收稿时间:2015/12/17 0:00:00
修稿时间:2016/3/27 0:00:00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Fresh Leaves Aroma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Oolong Tea Varieties
Abstract:
Keywords:oolong tea  aroma components  SDE  raw tea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