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及抗菌药物的筛选
引用本文:杨鸢劼,陈辉,吴小琴.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及抗菌药物的筛选[J].水利渔业,2004,24(3):62-64.
作者姓名:杨鸢劼  陈辉  吴小琴
作者单位: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2. 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南京210036
3.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摘    要:对河蟹育苗场各期蚤状幼体(Z1~Z5)、大眼幼体至Ⅴ期幼蟹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采样。采用"细菌生化鉴定编码"对育苗期的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进行鉴定,主要为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霍乱弧菌(V.cholerae)、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和梅氏弧菌(V.metschnikovii)。采用扩散法(K-B法)对上述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各菌株对庆大霉素、氟哌酸、头孢哌酮、丙氟哌酸、氟嗪酸、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抑菌直径>16mm。同时选择氟哌酸和环丙沙星对荧光假单胞菌、溶藻弧菌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氟哌酸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MIC分别为25μg/mL和0.78μg/mL;环丙沙星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MIC分别为6.25μg/mL和0.025μg/mL。氟哌酸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MBC均为6.25μg/mL;环丙沙星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MBC分别为50μg/mL和0.1μg/mL。

关 键 词:中华绒螯蟹  致病菌  抗菌药物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文章编号:1003-1278(2004)03-0062-03
修稿时间:2003年9月5日

Pathological Bacteria of the Mitten Crab and Selection of Treatment Drug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