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米田养鹅”农田生态系统下的土壤温度影响机制
引用本文:仝淑萍,关法春,曹舰艇,张宇阳,边步云,程犇.“玉米田养鹅”农田生态系统下的土壤温度影响机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9):64-71.
作者姓名:仝淑萍  关法春  曹舰艇  张宇阳  边步云  程犇
作者单位:西藏农牧学院 高原生态研究所, 西藏 林芝 860000;"农牧一体化"农业生态试验站(林芝), 西藏 林芝 860000,"农牧一体化"农业生态试验站(林芝), 西藏 林芝 860000;西藏农牧学院 植物科学学院, 西藏 林芝 860000,西藏农牧学院 高原生态研究所, 西藏 林芝 860000;"农牧一体化"农业生态试验站(林芝), 西藏 林芝 860000,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 北京 100083,西藏农牧学院 高原生态研究所, 西藏 林芝 860000;"农牧一体化"农业生态试验站(林芝), 西藏 林芝 860000,西藏农牧学院 高原生态研究所, 西藏 林芝 860000;"农牧一体化"农业生态试验站(林芝), 西藏 林芝 86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31660552,41464054);西藏科技厅项目"林芝地区庭院农业资源利用与蕨麻产品开发";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15D0601)
摘    要:为了解农牧一体化下"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的土壤温度影响机制,通过对比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田养鹅处理杂草群落平均密度为171.33株/m~2,是对照密度(11.11株/m~2)的15.42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n=9),该处理下杂草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76,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77,均高于对照;玉米田养鹅处理的地上生物量为386.30g/m~2,是对照(5.67g/m~2)的68.13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n=9),同时玉米田养鹅处理的盖度为90.56%,是对照(7.22%)的12.54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n=9)。在白天土壤温度的变化过程中,玉米田养鹅处理较高的地上生物量和丰富的地表植被使得田间地下生物生理代谢活动旺盛,土壤呼吸作用增强,土壤CO2呼吸通量增加,高达308.64 mg/(m~2·h),显著高于对照的234.90mg/(m~2·h)(P0.05;n=9)。因此,在试验期间白天光照不足,地表接受光照辐射有限的情况下,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热量是影响土壤温度的主导因素,白天的土壤温度高于对照。在夜间土壤温度的变化中,玉米田养鹅处理5~15cm的土壤含水量为16.14%,显著高于对照1.27%(P0.05;n=9),水的良好导热能力促进了土壤的散热,使得玉米田养鹅处理表层土壤夜间散热较快,以致夜间该处理下的土壤温度低于对照。因此,在"玉米田养鹅"模式生产过程的前期,生物代谢活动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生态系统  农牧一体化  玉米田养鹅  杂草  土壤温度
收稿时间:2016/10/8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