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澧县‘红地球’葡萄表面黑色组曲霉种群结构及产毒情况研究
引用本文:页 非,黄晓庆,王忠跃,孔繁芳,陈湘云,杨国顺,张 昊.澧县‘红地球’葡萄表面黑色组曲霉种群结构及产毒情况研究[J].植物保护,2020,46(6):124-130.
作者姓名:页 非  黄晓庆  王忠跃  孔繁芳  陈湘云  杨国顺  张 昊
作者单位: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长沙 410128;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1300);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9)
摘    要:葡萄和葡萄制品面临着真菌毒素的威胁, 这些真菌毒素主要来自于黑色组曲霉Aspergillus section Nigri?本研究对采自湖南省澧县‘红地球’葡萄上的黑色组曲霉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种群结构分析, 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对12株代表菌株产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 OTA)和伏马毒素B2(fumonisin B2, FB2)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澧县地区‘红地球’葡萄带菌率为92%?基于钙调素序列, 分离得到的131株黑色组曲霉分属于5个种, 其中A.aculeatinus为优势种?12株代表菌株均不产生OTA; A.welwitschiae(4/5)及A.niger(2/2)可产生FB2, 平均产毒量分别为3.36 ng/g及741.37 ng/g?上述结果为评估国内葡萄表面黑色组曲霉及其毒素的污染风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葡萄    黑色组曲霉    赭曲霉毒素(OTA)    伏马毒素B2(FB2)
收稿时间:2019/8/20 0:00:00
修稿时间:2019/11/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