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青岛魁蚶软体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青岛魁蚶软体部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魁蚶软体部干样中,粗蛋白、粗脂肪、总糖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2.67%、1.23%、4.44%和11.73%;软体部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19.75mg/g(干重),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是251.23mg/g,占氨基酸总量的34.91%,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魁蚶软体部各必需氨基酸平均得分为107.86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魁蚶软体部脂肪酸中ω-3PUFA质量分数为33.32%;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VC、VB2、VB3和VB5,并富含钙、铁、锌、硒等多种无机元素。魁蚶中重金属含量极低,无重金属污染和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食用安全性高。研究认为,魁蚶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丰富且均衡,营养价值较高的贝类。  相似文献   

2.
华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华南沿海养殖的方斑东风螺、近江牡蛎、波纹巴非蛤、管角螺和九孔鲍软体部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6.62±0.23)g]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大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29.74±3.26)g]和其他几种贝类;波纹巴非蛤软体部所含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未包括色氨酸)最高;呈味氨基酸含量以管角螺最高;方斑东风螺支/芳比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5种贝类软体部常量元素含量差异不大,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量福建省福宁湾1~2龄尖刀蛏(Cultellum scalprum)的重量性状(活体重量、软体部湿重和干重、贝壳湿重和干重)、体尺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肥满度等指标,并作相关与回归分析、通径分析,以阐述尖刀蛏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表型性状生长特点、体尺性状与体重性状的相互关系等。结果表明,1~2龄尖刀蛏体重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28.09%~43.10%之间,体尺性状变异系数CV≤15%,重量性状变异系数大于体尺性状。尖刀蛏体尺与体重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性状间的回归关系均可用幂函数方程表示;该区域1~2龄尖刀蛏活体重量相对壳长、壳高和壳宽均呈现正异速生长(b1.0,P0.01),壳宽与壳长呈等速生长(b=1.0,P0.01),壳高与壳长、壳宽与壳高分别呈负异速生长(b1.0,P0.01);尖刀蛏体重性状与体尺性状(壳长X_1、壳高X_2和壳宽X_3)间的多元回归方程为:活体重量(BW)=-2.535 1+0.046 0X_1+0.060 4X_2+0.295 8X_3。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尖刀蛏的体尺指标壳宽的数值变化对其活体重量、软体部湿重和软体部干重等体重指标的变化直接影响最大,壳长对活体重量、壳高对软体部湿重和软体部干重等的直接影响次之;壳高通过影响壳宽进而对活体重量、软体部湿重和软体部干重等体重指标的间接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李才根 《齐鲁渔业》2006,23(12):19-20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俗称血蚶、花蚶、蚶子,为我国沿海传统的滩涂养殖贝类之一,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的主要养殖种类。泥蚶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内含蛋白质8.02%,比蛏、蛤、牡蛎等双壳类要高。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铁、钙等。沿海地区居民习惯用来作节日下酒佐饭的高档菜肴及滋补佳品,多食蚶肉还可防止坏血病的发生。蚶壳又是中药材,有消血块、  相似文献   

5.
4种海洋贝类对海水中铜(Cu)的富集能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4种海洋贝类(泥蚶、菲律宾蛤仔、缢蛏、单齿螺)对海水中铜(Cu)的富集效应。设置Cu浓度分别为0.015、0.020、0.025、0.035、0.065和0.115 mg/L 6个试验组,采用半静水法进行泥蚶、菲律宾蛤仔、缢蛏、单齿螺对海水中Cu的富集试验,分别在0、1、3、5、10、15、20、25、30 d取出部分贝类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含量。结果表明:4种贝类均对Cu表现出了一定的富集效应,单壳类对Cu的富集效应明显大于双壳类。水体中Cu浓度达到0.035 mg/L时,泥蚶和单齿螺对Cu的富集效应明显。水体中Cu浓度达到0.025 mg/L时,菲律宾蛤仔和缢蛏对Cu富集明显。贝类体内Cu含量总体上随水体中Cu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水体中Cu浓度在某个浓度点时,贝类体内的Cu含量反而有个低点。这一低点对于泥蚶为0.025 mg/L、对于菲律宾蛤仔和单齿螺为0.035 mg/L,缢蛏并不明显。贝类体内Cu含量总体上随富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3~5 d时,贝类体内Cu含量明显降低,在5~10 d后Cu含量又继续增加。同时,实验还进一步探讨了贝类对重金属的富集机制,比较了不同贝类对重金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鱼皮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分析了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鱼皮的营养成分,评价了其营养品质。结果显示,大马哈鱼皮中粗蛋白含量最丰富(31.10%),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分别为7.40%、1.20%和0.23%;氨基酸总量为682.1 mg/g,其中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3.7%,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2.4%,甘氨酸含量最高(185.0 mg/g),其次是谷氨酸(75.8 mg/g);胶原蛋白含量为214.2 mg/g,占粗蛋白含量的68.9%,特征氨基酸——羟脯氨酸含量为19.3 mg/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0.8%,VB3含量丰富(75 mg/kg),还富含钙、钠、铁、锌等多种无机元素。大马哈鱼皮营养较全面、胶原蛋白含量较高,是提取胶原蛋白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7.
阳江乐清两地泥蚶肌肉组织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堃  李太武  苏秀榕 《水产科学》2007,26(12):665-667
研究结果表明,泥蚶肌肉中含有氨基酸和脂肪酸各18种,氨基酸总含量平均为42.76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6.17%,呈鲜味和甘味游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0.42%;脂肪酸总含量平均为25.86mg/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8.88%。统计分析表明,两个地区相比较,阳江泥蚶肌肉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总含量更为丰富,但乐清泥蚶肌肉的营养结构更佳,营养价值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橄榄蛏蚌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橄榄蛏蚌含肉率及常规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 )的含量 ,同时对蛋白质中的 17种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橄榄蛏蚌含肉率为 16 6 4 % ,肌肉中粗蛋白质占 11 38% ,粗脂肪占1 2 0 % ,17种氨基酸总量为 4 2 3 6mg/ g (干重 ) ,其中必需氨基酸占 39 3% ,鲜味氨基酸占 37%。  相似文献   

9.
托氏■螺为我国北方常见的小型螺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其营养成分组成尚不明确。为评价分析托氏■螺营养成分,测定托氏■螺[(1.3~1.6)g]软体部分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试验结果显示:托氏■螺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48%、15.53%、1.39%和3.18%;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达到20.43mg/g,其次分别为天冬氨酸、精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分别为12.56、11.39 mg/g和8.98 mg/g,组氨酸含量最低,为2.05mg/g,必需氨基酸与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80%和34.29%,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6.80;共检测到1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8种(总量为35.91%),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总量为20.64%),多不饱和脂肪酸7种(总量为22.88%),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总量为16.13%。综上,托氏■螺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的营养价值,系统分析了3种不同规格玉筋鱼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无机元素组成。结果显示,样品规格越小,其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越高,粗脂肪含量越低。17种被检出的水解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4种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并且规格越小,水解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越高;根据氨基酸评分分析结果可知,玉筋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根据化学评分可知,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0.75、85.74和86.04。不同规格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差异,饱和脂肪酸含量由小到大分别为41.71、60.68和69.31 mg/g,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31.81、65.03和103.91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83.17、110.71和109.39 mg/g,并且规格越大,C20:5 n3占PUFA的比例越高,C22:6 n3占PUFA的比例越低。玉筋鱼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无机元素,常量元素中Na和K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Fe和Zn的含量最高。研究表明,玉筋鱼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封闭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下养殖的较大型(≥2 kg)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各可食部的脂肪酸特征,利用索氏抽提法获得各部位的粗脂肪,以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标准品为标准,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脂肪酸的组成。检测结果显示,鱼皮中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6.96%,鱼肉的粗脂肪含量为10.36%;不同可食部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似,饱和脂肪酸9种,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8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间的比例大约都为1∶3∶1,三大类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分别为软脂酸C16∶0、油酸C18∶1n9c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油酸在不同可食部中均超过20 g/100 g总脂,C22∶6n3(DHA)在不同可食部中含量在4.42~5.59 g/100 g总脂之间。研究表明,较大型花鳗鲡是人体所需脂肪酸的良好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2.
5种经济头足类水产品加工工艺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的枪乌贼、太平洋褶柔鱼、短蛸、冷冻的柔鱼和茎柔鱼为原料,分别测定其质量组成及其一般化学成分,并比较了柔鱼和茎柔鱼的热加工特性。研究发现,5种头足类水产品的可食部分均超过70%,水分含量超过78%,粗蛋白含量为58%~83%,粗脂肪含量为4%~19%。在2种不同的热处理方式下,柔鱼和茎柔鱼外套膜沿体轴方向的收缩均大于环绕体轴方向的收缩,在蒸煮过程中,柔鱼的质量损失和水分流失均在5 min时达到最大,茎柔鱼在6 min时达到最大,在烘烤的过程中,2种柔鱼的质量损失随着水分流失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对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含量分别为8.3%和9.6%。企鹅珍珠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为39.71%,比马氏珠母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30.86%)高。2种珍珠贝软体部脂肪酸均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增养殖水体中华绒螯蟹一般营养成份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对不同增养殖水体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一般营养成分营养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华绒螯蟹成熟的10月,粗蛋白雌、雄蟹分别为19.48%、16.17%,与其他甲壳类水产动物蛋白质含量相当,粗脂肪雌、雄蟹为13.21%、10.91%,显著高于其他甲壳类水产动物。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雌蟹大于雄蟹,水份、灰份雌蟹小于雄蟹。不同增养殖水体10月份中华绒螯蟹粗蛋白含量呈现养殖水体(湖泊网围、池塘养殖)大于增殖水体(湖泊放流、长江野生)态势。  相似文献   

15.
以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为研究对象,系统比较分析了其背部、腹部、胸腔部、尾部、裙边和鱼皮的基本营养成分、胶原蛋白含量、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及质构特性,并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价,获得了大菱鲆各部位营养与质构品质的基础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部位的粗蛋白含量存在差异,鱼皮中含量最高为29.04%,而裙边含量最低为12.99%,与其他部位肌肉差异均极显著(P<0.01)。背部、腹部、胸腔部和尾部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76%、18.96%、17.91%和18.39%;裙边粗脂肪含量最高达17.47%,脂肪酸种类最多为27种,并且含量达318.09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其他部位的3.90~6.76倍,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107.26 mg/g),其次为DHA(64.39 mg/g)和EPA(26.61 mg/g);鱼皮中胶原蛋白含量达224.69 mg/g,显著高于其余部位(P<0.01),可作为制备胶原蛋白的原料。各部位中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背部、腹部、胸腔部、尾部和裙边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Met+Cys,而在鱼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Trp;另外,大菱鲆除鱼皮之外,其余各部位氨基酸组成均符合FAO/WHO参考模式标准;通过质构特性分析,发现胸腔部肌肉的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显著高于其余部位(P<0.05),口感更佳。  相似文献   

16.
Proximat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atty acid (FA) profile of different parts and sexes of ray (Raja clavata) were compared. The proximate values of liver samples significantly differed from other body parts (p < 0.05). Pectoral fin had the highest moisture, protein, and ash contents (78.6, 20.5, and 1.2%,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fat content (39.7%) was observed for liver samples.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also observed between sexes in terms of proximate and FA values (p < 0.05). The levels of saturated (SFA), monounsaturated (MUFA), an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varied between 27.1–32.1, 14.9–19.0, and 34.3–39.5%, respectively, in total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FAME). The highest total PUFA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values were observed in the edible portion of liver for both sexes due to high contents of fat, despite the low values of % total FAME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body parts. Significant variations among FA levels were observed for different body parts (p < 0.05). The highest DHA and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values were found in the edible portion of the liver and calculated as 6.8 and 2.3 g/100 g,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utilizing the liver of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方法对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湘华鲮(鲜样)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20.03%、0.80%、77.43%和1.31%。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76.52%(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36.22%,占氨基酸总量的47.30%。4种鲜味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25.97%(干样),另外还富含钙、铁、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比值合理。结果表明湘华鲮有较高的食用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贝类壳色常呈现出多态性,壳色可以作为优良性状的标记色,用于贝类良种选育研究。为了探究青蛤壳色性状与其生长和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青蛤不同壳色个体的生长指标及营养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青蛤紫壳个体(整体)的湿重、壳长、水管和鳃组织湿重占比显著高于白壳个体(p<0.05),青蛤紫壳个体(整体)的壳宽和外套膜组织湿重占比极显著高于白壳个体(p<0.01)。青蛤紫壳个体可食部分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白壳个体(p<0.01)。紫/白壳个体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分别为37.46%和37.02%,且紫壳个体显著高于白壳个体(p<0.0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分别为67.72%和66.60%,且紫壳个体显著高于白壳个体(p<0.05),表明紫壳个体氨基酸平衡效果优于白壳个体,且均属于优质蛋白。紫/白壳个体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棕榈酸为主,分别占可食部分脂肪酸总量的9.97%和9.85%,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EPA和DHA为主,其中EP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6.64%和6.54%,DH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8.00%和8.51%。研究表明,紫/白壳个体间在生长和营养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且紫壳性状与其生长和营养存在一定正向关联关系,为利用紫壳性状作为遗传标记进行青蛤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玮岚  叶元土  杜瑞雪  肖旭全  王卓君  殷永风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16-109616
为探讨短期禁食提升池塘养殖鱼类食用品质的技术可行性,以3个邻近池塘养殖的商品草鱼为对象,分别转移至另一个池塘的3个网箱中,进行21 d短期禁食。每间隔7 d采集3个池塘来源的草鱼,并将鱼体分割为A、B、C、D共4个身段,采集其肌肉样品,对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糖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禁食7 d时,不同身段肌肉营养物质含量即发生改变,14 d时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尾部(C、D段)的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而10号池塘来源的草鱼A段粗脂肪含量在14和21 d分别比0 d减少了22.60%和17.07%,B、D段分别在7、14和21 d比0 d减少了7.50%、19.41%、12.61%和28.83%、36.68%、13.49%,17号池塘来源的的草鱼A、C和D段在7 d后显著增加,B段在7、14和21 d比0 d分别减少了26.76%、58.41%和62.90%,D段在7和14 d比0 d分别减少了1.52%和22.58%。3个池塘来源的草鱼肌糖原含量(C、D段)有显著增加的趋势。采集草鱼身体B段背部肌肉样品,测定其肌肉系水力、肌肉质构特性和组织切片,发现...  相似文献   

20.
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其游离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84,自引:5,他引:79  
章超桦 《水产学报》2000,24(2):180-184
对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食品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含粗蛋白74.9%(干基),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富含Glu(2.21%)、Asp(1.45)、Gly(1.01%)等呈味氨基酸;蛋白质营养价高,氨基酸价为82,第一限制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1973年(FAO/WHO标准);无机盐含量丰富,尤其是微量元素Zn和Se;游离氨基酸中,牛磺酸含量最高达1.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