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血清I型Rispens株和RL株分别接种于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待出现80%以上细胞病变后收获,经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细胞和病毒的总DNA(totalDNA)。以此为模板,根据发表的B抗原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聚合物酶链反应(PCR)扩增出1条约2.85kb的特异性条带,斑点杂交证实其对B抗原基因,双酶切消化后,克隆到质粒pUC19中,酶切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病毒F48E9株及东北地区流行株F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抽提一步法,提取新城疫病毒(NDV)F48E9株及2个东北地区分离株DB3、DB5基因组RNA,并以其为模板经反转录合成F基因cDNA第1链,再利用PCR技术分段增出F基因的cDNA。F48E9、DB3和DB5株F基因的cDNA经酶切修饰后,插入pUC19的多克隆位点中,转化感受态E。cdi DH5a,经相对分子质量比较、酶切分析及PCR等鉴定方法筛选出F48E9、DB3和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病毒F48E9株HN基因的克隆与酶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深入探讨新城疫病毒(NDV)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扩增和克隆了F48E9株NDV的HN基因。首先以提取的F48E9株NDV基因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然后用HN基因特异性引物作PCR扩增HNcDNA,结果得到1条分子量约1.8kb的DNA带,与NDVHN基因的大小一致。Southernblot杂交进一步证实其为HN特异性cDNA。随后采用平端连接法将其克隆到pSV·Sportl质粒中,应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ScaⅠ、MluⅠ、ApaⅠ、PstⅠ、和SmaⅠ对NDVF48E9株HNcDNA重组质粒作单酶或双酶切,结果表明,NDVF48E9株HN基因较HitchnerB1株的HN基因缺少1个MluⅠ位点(705bp左右),多1个PstⅠ位点(802bp左右)。  相似文献   

4.
用SPF鸡胚繁殖新城疫病毒(NDV)F46E9株(强毒)、LaSotaE4株(弱毒)、对病毒进行纯一提RNA。用1对均为27个碱基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出了2个毒株的融合蛋白裂解位点(Fc)基因。将Fc基因定向克隆人pUCLaFc,用EcoRI/Sal I双酶切法、PstI单酶切法、PCR法和核酸探针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将鉴定好的LaSotaE4Fc基因定向导入表达载体质粒pBV221,aqt  相似文献   

5.
将北京地区猪系列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BJ-2和BJ04的ORF7及部分3端编码区(UTR)的RT_PCR扩增产物克隆连接于pGEM-Teasy质粒载体上,重组质粒经EcoRⅠ酶切鉴定后进行了双链测序。测定垢基因序列与欧已知序列比较发现,BJ-2和BJ-4株与美洲VR-2332株非常接近,在其长度为555bp的cDNA序列中,仅与VR-2332株分别相差1和2个核苷酸,其中ORF7的核  相似文献   

6.
用SPF鸡胚繁殖新城疫病毒(NDV)F46E9株(强毒)、LaSotaE4株(弱毒),对病毒进行纯化,抽提RNA。用1对均为27个碱基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出了2个毒株的融合蛋白裂解位点(Fc)基因。将Fc基因定向克隆入pUC18的EcoRI和SalⅠ位点之间,获得2个毒株Fc基因克隆pUCF46Fc和pUCLaFc,用EcoRI/SalⅠ双酶切法、PstⅠ单酶切法、PCR法和核酸探针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将鉴定好的LaSotaE4Fc基因定向导入表达载体质粒pBV221,获得重组子pBVLaFc。PCR和内切酶酶切法鉴定表明,Fc插入的位置和方向都正确无误。用E.coliDH5α通过热诱导法进行了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法检测了表达产物。结果表明,有1条能够与NDV多抗反应的特异条带,分子量约15700,与预期大小一致,说明是Fc基因的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7.
用EDS76病毒标准AV127株和分离株(B96株)感染鸭胚,提取病毒核酸,分别经EcoRl和Pstl双酶切,获得图形和大小相似的酶切片段。分别进行EcoRl和Pstl单酶切,也得到相似结果。病毒DNA经EcoRl和Pstl双酶切后,与PUC19质粒载体重组,并转化到EcoliJM101中,筛选出一个插入片段(G片段)约为27kb的重组质粒。用Digoxigemin标记EDS76DNAG片段(EcoRl和Pstl双酶切片段)及含该片段的重组质粒分别制备探针,对EDS76病毒DNA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探针均为阳性,而对照组NDV、IBV、ILTV、IBDV正常鸭胚尿囊液的核酸为阴性。且后一种探针的敏感性高于前者,它的DNA检出限量为4pg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采取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辽宁野毒株(L株)感染马的血液,分离白细胞。提取白细胞中的DNA,并以此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分四个片段扩增 EIAV前病毒 DNA。将其分别克隆到载体质粒 pBluescript SK中,经酶切鉴定后测序。对测序结果分析、拼接,得到 EIAV  L株前病毒基因组全序列。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I和gp63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Fa侏BamHI-7片段的质粒PP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经连接并转化E.coli DH5d,获得缺失3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PRV Fa与PPB7-1 DNA共同转染PK15单层细胞,待出现50%以上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株,命名为PFDI/D63。小鼠试验证实缺失株对小鼠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0.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株基因文库中的BamHII3和K3克隆质粒分别用双酶切消化,获得2.8kb的BamHI-SalⅠ片段和1.1kb的BamHI-EcoRI片段,然后将这2个片段定向克隆于载体pUR222中,构建了含MDV糖蛋白B(gB)基因的重组质粒。为了基因操作方便和高效表达,设计了1对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用PCR扩增了MDVgB基因部分片段,并按正确方向插入去磷酸化的载体质粒中,得到起始密码子前带有EcoRI酶切位点的MDVgB基因克隆,再将该基因插入去磷酸化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转移载体pBF14中,DNA序列分析确证了克隆基因及阅读柜架的正确性。以重组转移载体与野生型BmNPV共转染家蚕细胞,用有限稀释法点杂交结合空斑技术纯化重组病毒。用荧光抗体试验检查重组病毒感染的家蚕细胞,可见感染细胞的胞浆及胞膜出现强荧光反应  相似文献   

11.
选用EcoRⅠ、BamHⅠ、HindⅢ、EcoRⅤ、PvuⅡ、BglⅠ、SmaⅠ和PstⅠ等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不同地区分离的3株减蛋综合征(EDS)病毒进行酶切图谱比较。结果发现3株毒用前6种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及各片段的大小均相同,而用SmaⅠ和PstⅠ切割后,贵州分离毒HS-1与国际标准毒AV-127、南京他离毒GC2相比,多出1个片段。表明不同地区EDS分离毒的核酸结构基本相同而又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应用pBluescriptllks质粒构建了含人肿瘤坏死因子-α cDNA的过渡性载体pBT1和pBT2。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与EcoRV消化pBT1DNA,分离出了TNF-α cDNA基因片段,并在其平末端加入了BamHI接头。进而将带有BamHI粘性末端的TNF-αcDNA克隆到了逆转录病毒载体pZIPNeoSV(X)15′-端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下游的BamHI切点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ZIPTNF。该重组质粒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核酸杂交鉴定分析,证明pZIPNeoSV(X)1中插入了TNF-α cDNA,并且方向正确。本研究为应用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TNF-α基因转移与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参照澳大利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 B D V)00273 毒株基因组序列设计的 1 对引物,位于 V P2 高可变区两端,通过 R T P C R,扩增了 5 个 I B D V 山东分离株 V P2 基因的 607~1 080 位核苷酸片段(aa203~306)。 P C R 产物经纯化后,分别用 Dra Ⅰ、 Sac Ⅰ、 Ssp Ⅰ、 Pst Ⅰ和 Sau3 A I共 5 种限制性内切酶( R E)进行消化处理,结果 5 个分离株均为 Dra Ⅰ(- )、 Sac Ⅰ(- )和 Sau 3 A I(+ ), L C2 和 T A 株为 Ssp Ⅰ(+ ), L C1 和 J N 株为 Ssp Ⅰ(- ), L C1 和 L C2 株为 Pst Ⅰ(+ ), J N、 L L 和 T A 株为 Pst Ⅰ(- );5 个分离株的酶切图谱与美国变异株迥异,而 T A 株与日本超强毒株 9011 相类似。5 个分离株与现用疫苗株对比,至少在 V P2 可变区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 I B D V 接种免疫鸡群仍然暴发 I B D 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1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本地分离株GZ902中扩增到编码IBDV主要免疫蛋白VP2的cDNA片断,大小约为1350bp。将该cDNA片断插入pBsK质粒中,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成功获得重组质粒转化菌。对重组质粒DNA进行酶切鉴定,证明插入的DNA片断与PCR扩增的DNA片段大小相符。对GZ902高可变区进行了序列分析。其核苷酸序列与3株IB-DV变异株A、GLS、E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8.9%,96.2%和95.5%。而与其他Ⅰ型毒株的同源性较低。比较从DNA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发现GZ902高可变区的两个亲水区均发生了一个氨基酸的变化,而在249和254位上的氨基酸分别为K和S,与以上3个变异株相同,但与所有标准Ⅰ型毒株不同。这两个氨基酸可以作为IBDV变异株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减蛋综合征病毒基因组DNA的酶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差速离心法化了鸭胚尿囊液中的减蛋综合征(EDS-76)病毒WPDV205株并提取了病毒基因组核酸。选用EcoRI和BamH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对病毒基因组DNA刊物单酶切和双酶切处理,单酶切消化均产生4个片段、双酶切消化产生7个惩段。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病毒基因组DNA和所有酶切片段的分子质量,将这些结果与AV-127标准株和B8-78株基因组DNA由相贩内切酶消化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  相似文献   

16.
对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作为ELISA抗原进行了研究,将编码PRRSVN蛋白的基因0RF7cDNA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BlueBacHis2A,通过同源重组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ORF7-AcMNPV,感染昆虫细胞SF9表达了N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7.07%,纯化后作为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与IDEXX公司的ELISA诊断试剂盒有96%的符合率,与IFA有100%的符合率。试验证实:PRRSVN蛋白在昆虫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且是检测PRRSV抗体的良好抗原。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一种监测鸡群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早期感染的微量PCR方法,根据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基因组BamHI-L片段的核酸序列设计了1对寡核苷酸引物,用含0.3UTaq酶的10μL反应体系分别扩增了MDV1型(京-1株、MD11/75c株)、MDV2型(SB-1株)和HVT(FC-126株)的核酸,并用京-1株感染细胞DNA作了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引物对MDV1型病毒特异,京-1株和MD11/75c株都扩增到425bp的核酸条带,而SB-1株、FC-126株和正常CEF细胞的DNA都没有得到任何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微量PCR能够检测到0.1pg的京-1株感染细胞DNA;对京-1株感染鸡,在接种后第5天就能在血液细胞中检测到MDVDNA。微量PCR可望成为监测鸡群MDV早期感染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中国分离株ORF7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对应于ATCCVR-2332及LVORF7基因保守序列的1对均为28个碱基的引物10011PCS、1010PCR对PRRSV中国分离株B13进行RT-PCR,结果扩增出了1条包括完整ORF7基因的510bp的DNA片段。纯化此扩增产物,并对其进行EcoRI/PstI双酶切,与用EcoRI、PstI双酶切及碱性磷酸酶处理的PUC18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得到了1个B13ORF7基因与PUC18载体的重组质粒PUC18B13ORF710。通过EcoRI/PstI及PCR证明此重组质粒即为B13ORF7基因与PUC18载体的重组质粒。从而为ORF7基因及所表达的核衣壳蛋白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将PRRSVCH1a株N基因用EcoRI和PstI双酶切从重组质粒pUC18ORF7切下后,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的PR、PL启动子下游,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BV220ORF7。转化了pBV220ORF7的大肠杆菌JM83经诱导培养后,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表明PRRSVCH1a株的N基因在原核载体上得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153%。表达蛋白可望成为有价值的PRRS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已发表的牛传染性敢管炎病毒(IBRV)TK基因和gB基因序列,应用Oligo4.1程序设计两对引物PTK1和PTK2及PB1和PB2,分别对已构建的TK基因缺失(TK)IBRV以及IBRVLA株、洛精、美精、BarthaNu/67株、B7株、云南-1和云南-2分离株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显示7株IBRVDNA用引物PTK1和PTK2扩增产生457bp的特异性片段,而TKIBRV只出现110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