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5,(7):35-38
本文针对滨海新区水产养殖对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对8—11月份滨海新区高密度养虾基地露天实时海水养殖水体监测到的水环境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池塘3层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8—9月水温在20~28℃之间,适宜南美白对虾生长。10月以后水温逐渐下降,适宜度降低。阴天和多云天气时,会出现下层水温高于上层水温的情况,形成水体乱流,应特别防范翻塘浮头灾害出现。建立了池塘水温与气温关系模型,实时预报池塘水温,为水产养殖最佳繁育期、放养期、投饵期、捕捞期等生产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为大港地区安全水产养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利用BP 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池塘养殖疾病诊断模型,并进行验证。以养殖种类尧养殖阶段尧病原体尧感染 部位尧水温尧地域作为输入因素,将疾病种类作为输出单元,通过模型训练,利用模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误差在允许 范围之内。 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项目(2013JBFM13)  相似文献   

3.
利用潜江市水产局水温资料和潜江市气象站2018年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潜江市虾稻共作地虾沟水温变化规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筛选出与水温预报关系密切的气温要素,分季节建立水温预报模型,并对建立的水温预报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做了模型误差评价。结果表明:虾稻共作地虾沟水温的变化主要是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但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远低于气温。一年中,除了2月和3月的气温高于水温外,其余月份的水温都高于气温,任何季节的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水温的日变化幅度较小,水温的日较差远小于气温的日较差,水温的小时最高、最低值出现时间均滞后于气温。水温与当日、前1日、前2日的气温相关系数较大,以气温为预报因子,建立的春夏秋季平均水温、最高水温、最低水温预报模型的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10~0.9492、0.8643~0.8741、0.9555~0.9638,具有较高的精度,各季节预报模型平均水温、最高水温、最低水温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均低于±2℃,模拟效果较好,水温预报模型能为虾稻共作小龙虾养殖气象服务提供较准确的水温预报,从而为小龙虾科学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潜江市水产局水温资料和潜江市气象站2018年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潜江市虾稻共作地虾沟水温变化规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筛选出与水温预报关系密切的气温要素,分季节建立水温预报模型,并对建立的水温预报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做了模型误差评价。结果表明:虾稻共作地虾沟水温的变化主要是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但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远低于气温。一年中,除了2月和3月的气温高于水温外,其余月份的水温都高于气温,任何季节的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水温的日变化幅度较小,水温的日较差远小于气温的日较差,水温的小时最高、最低值出现时间均滞后于气温。水温与当日、前1日、前2日的气温相关系数较大,以气温为预报因子,建立的春夏秋季平均水温、最高水温、最低水温预报模型的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10~0.9492、0.8643~0.8741、0.9555~0.9638,具有较高的精度,各季节预报模型平均水温、最高水温、最低水温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均低于±2℃,模拟效果较好,水温预报模型能为虾稻共作小龙虾养殖气象服务提供较准确的水温预报,从而为小龙虾科学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14,(7):9-9
<正>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发布的《2014年6月份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夏至后阴雨天增多、天气闷热,要特别关注池塘养殖中溶解氧的问题,水质调控格外重要。主要病害有:1.草鱼出血病主要发生对象为草鱼鱼种及1足龄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在水温高于20℃时流行,25~28℃为流行高峰。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6.
外界环境对河蟹生长影响较大,利用常规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风、降水量、气压)的数据,分析河蟹生长与养殖水温的关系,建立相关预报模型。研究表明:河蟹养殖水温主要受温度、湿度影响;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可以较好地建立该模型。  相似文献   

7.
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系统预测模型,应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系统模型对淡水养殖池塘溶解氧进行预测,用实测的106组监测数据对来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其中80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26组数据作为检验样本,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数据拟合良好,解决了生产实际中溶解氧状况无法及时预报和动态监测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系统池塘淡水养殖溶解氧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梅  傅泽田  何有缘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68-18870,18873
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系统预测模型,应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系统模型对淡水养殖池塘溶解氧进行预测,用实测的106组监测数据来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其中80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26组数据作为检验样本,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数据拟合良好,解决了生产实际中溶解氧状况无法及时预报和动态监测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池塘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和大时延系统,很难用传统方法建立水质预测的精确模型.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非常适合处理水质预测等复杂问题.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自适应的动态学习方法和模型优化,采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水产养殖水环境因子pH值预测模型.在预测模型中输入测试样本,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基于自适应BP算法的水产养殖水质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能有效地预测养殖池塘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0.
郭秀云  王胜  吴必文  石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98-7499
分析了环境温度条件对水产养殖的作用,从而为生产实践借鉴。分别对自然池塘溶解氧以及人工增氧情况下的水体中溶解氧与水温进行观测,研究了水温与养殖水体溶解氧、pH值及氨氮量的关系。并分别以尼罗罗非鱼、中华鳖和文种金鱼为养殖对象,系统地分析了水温对养殖对象生长、摄食、繁殖机能的影响。水温与溶氧量关系符合等比级曲线模型,水温与氨氮总量整体上呈负相关。不同水产生物对水温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在适温范围,水温越高,养殖对象摄食量越大,生长速度越快,饵料系数越小。水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水温不仅影响养殖水体水质状况,还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以池塘淡水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裴法对水质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重要程度法和实测值相对隶属度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池塘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和实现了淡水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PA)池塘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对两种模式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的监测。结果表明,IPA模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4种(属),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9种(属),且IPA模式池塘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为113.55×106 ind·L-1和52.79 mg·L-1,均高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78.37×106 ind·L-1和23.22 mg·L-1。IPA模式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3.80,Margalef指数(D)平均值为2.25,均高于传统池塘;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IPA模式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驱动因子有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总有机碳,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驱动因子有总氮、总磷、总氨氮、亚硝态氮。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测定养殖水体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水样预处理后调p H值至6.0,以乙腈-二氯甲烷为提取液,添加氯化钠,以PEP柱与ODS-C18柱进行富集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8种磺胺类抗生素在水体中的检出限为0.01~0.03 mg/L,添加回收率为60.0%~89.0%,相对标准偏差为2.52%~7.10%。利用上述方法对不同水库(网箱)和池塘水样进行了检测,水体中磺胺类药物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池塘养殖基地无公害养殖池塘网箱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4.
提高浅海滩涂开发的科技含量是当前海洋开发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日光温室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施园艺",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保温、节能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北方地区的蔬菜和花卉生产.已有多位学者对其作过光、热环境及建筑结构等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并进行了优化,将它用于水产品的越冬养殖是日光温室发展中的又一新领域.影响日光温室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附带水池的日光温室中的水有较强的蓄热能力,其热环境有别于种植温室;另一方面日光温室具有保温性,其内的水池又有别于天然水池.根据有关试验的结果,并借鉴前人关于种植温室和天然水池的结论,本文建立了用于锯缘青蟹越冬的日光温室的热环境数学模型.经试验验证,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对水产品的越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池塘淡水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梅  傅泽田  何有缘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07-18010
以池塘淡水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裴法对水质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重要程度法和实测值相对隶属度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池塘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和实现了淡水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从国  赵德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97-10498,10502
以池塘水产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了渔业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和实现了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对渔业水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客观、合理,使用简便,提高了水产养殖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利用闲置的鲍鱼养殖池进行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研究。养殖池长宽高为9 m×3 m×2 m,有效水深约1.7 m,设3个进水口,采用下排上溢的排水方式,在距池底高20 cm处建3排6个进气管,管上打孔增氧。在池中放置一长宽高为6.0 m×3.0 m×1.5 m的网箱,将豹纹鳃棘鲈放在网箱中养殖,有效水体深1.2 m。养殖用水处理:海边沙滤井→沉淀池→三级过滤池→紫外线消毒池→活化珊瑚石过滤→养殖池(下排上溢)→上溢养殖废水用于东风螺或双壳贝类养殖,下排养殖废水进入污水沉淀处理池。在2011年7月放养9 000尾全长10 cm的优质豹纹鳃棘鲈苗种,经过约15个月的养殖,共养成每尾平均体重约742 g的商品鱼5 710 kg,养殖成活率达85.5%,单位产量达12.4 kg·m-3。  相似文献   

18.
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最主要的生产方式。针对传统散养池塘养殖废弃物过度积累、养殖水环境劣化等关键瓶颈问题,提出了能时时清除养殖固形废弃物、实现清洁养殖的圈养模式。该模式自成体系,包含圈养桶、圈养平台和尾水分离与处理等养殖装备,以及圈养池塘水体净化能力提升措施等,是一种养殖尾水零排放、节水、节地、节约饲料和人力成本、高产、高效的绿色健康养殖方式。圈养平台集成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装备后,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厂化池塘绿色高效养殖模式。本文系统介绍了圈养模式提出的缘由、设施结构组成、实际圈养效果及养殖废弃物收集与处理效率、圈养综合效益等,展望了圈养模式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圈养模式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