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植物育性与生殖发育不仅与植物繁衍后代息息相关,也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的遗传基础。探究作物生殖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是植物发育研究的重要科学内容,也是农作物杂交育种的重要需求。蛋白质修饰是重要的翻译后调控方式,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近年来,植物育性调控和生殖发育的分子网络调控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尚未系统总结蛋白质修饰在该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为此,本文总结了磷酸化、泛素化、SUMO化和糖基化等多种蛋白修饰类型在植物育性调控和生殖发育阶段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朱桂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18-3919,3922
钙蛋白酶-钙蛋白酶抑制蛋白系统在多种细胞中发挥作用,在雌性生殖系统中其对卵母细胞、子宫与胎盘的调控也起着重要作用.对该系统在雌性生殖调控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了解该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关于对血管活性肠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是一种碱性多肽,它作为神经肽递质的信号分子,参与机体多种功能的信息传递和生理调控。随着生物化学和细胞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对神经肽的深入研究与认识。神经肽是由神经元分泌的,广泛分布于神经元和胃肠道内分泌细胞中,因此又称为脑肠肽,VIP就是重要的一种脑肠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瘦素长型受体(OB-Rb)与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大熊猫生殖调控中的作用,运用HE法、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了5例大熊猫卵巢组织学结构及OB-Rb、NPY在卵巢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显示:大熊猫卵巢各级卵泡数量较少,尤以中晚期生长卵泡更甚,原始卵泡和闭锁卵泡相对多见。OB-Rb和NPY在卵巢上均有表达,其中OB-Rb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及黄体的粒黄体细胞;NPY阳性纤维和产物不均匀分布于卵巢各个部位,呈串珠状或点状。NPY阳性神经纤维主要位于血管周围、卵泡、黄体以及颗粒细胞中。大熊猫卵巢卵泡数量少的特征可能与其生殖能力低下有关;OB-Rb和NPY参与了卵巢卵泡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高岩  侯林  周革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43-45
卵子发生是生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关腹足类软体动物卵子发生过程的研究,集中在卵子发生的一般规律、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的关系、卵黄发生的原料来源、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的研究.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阐述了腹足类软体动物卵子发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生长抑素属于多基因家族,是一类在各组织中广泛存在的多功能肽。鱼类中含有多个生长抑素基因,可编码多种形式的生长抑素多肽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在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存在基因组复制现象,导致生长抑素受体有着多种亚型。目前已在鱼类中分离克隆得到6种生长抑素基因和4种生长抑素受体基因。不同亚型的生长抑素结合不同的受体,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介导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和免疫调节,因此在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调控其生殖发育方面以及对消化道出血、神经性肿瘤等疾病的预防治疗方面有重大作用。对鱼类生长抑素的多基因表达及受体、生物学功能以及发挥功能时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生殖行为是保障寄生蜂种群存活与繁衍的重要因素,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与寄生蜂种类和习性有关,还是应对寄主及其栖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策略之一。综述和对比了多种寄生蜂生殖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适应性意义,并结合寄生蜂生殖行为策略的研究现状分析,展望寄生蜂行为调控技术运用于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前景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OPN基因与动物繁殖性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分泌型糖基化磷蛋白,它广泛存在于包括生殖系统在内的多种组织器官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OPN广泛的生理功能必须通过其受体介导才能发挥,OPN是受孕激素调控并在胚胎着床和胎盘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细胞外基质,几乎参与了生殖的全过程,成为近年来在动物的繁殖性状上发现的候选基因之一。综述了OPN基因的结构与定位、OPN的生物学功能以及OPN基因与动物繁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是公认的6大植物激素中一类,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参与调控细胞分裂与伸长、植物的生殖发育、打破一部分植物的种子休眠以及对各种胁迫的应答.赤霉素类化合物(GA)是一类植物激素,对缓解作物在生产中的多种胁迫有重要作用.为了明确GA在作物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中作用,对GA在生产上以及抗...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的胚胎着床与妊娠识别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的胚胎着床与妊娠识别是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受多种细胞因子和生殖激素调控。文中叙述了各种细胞因子和生殖激素对妊娠建立和维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Insect neuropeptides are a group of brain neuro-regulatory factors, which plays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olting and metamorphosis, as well as mating and reproduction. The neuropeptide F(NPF), a multi-functional neuropeptide, is one of neuropeptides identified in numerous insect species, which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feeding, metabolism, courtship, reproduction, aggression, ethanol sensitivity, locomotor circadian rhythms, learning and stress responses. These roles of NPF are implemented through NPF receptors(NPFR). The NPFR1,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with 7 transmembrane domains, is one of these receptors and is found to be important for NPF regulation. The NPF usually is consisted of around 36–40 amino acid residues, but the short neuropeptide F(sNPF) consisted of 7–16 amino acid residues have also been found in some insects. In this review,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oth NPF and sNPF in insec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李晓楠  方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130-133
迄今为止,已发现有11种生殖激素参与龟类生殖调控。雌二醇和睾酮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调控下主导调控龟类性腺发育、配子生成、交配、产卵及子代性别决定等重要生殖环节。孕酮、前列腺素、精氨酸催产素、皮质酮、甲状腺素和褪黑激素协同调节龟类生殖活动。在人工繁殖方面,使用GnRH等有助于克服龟类繁殖障碍,提高繁殖效率。对生殖激素对龟类生殖活动的调控作用与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繁殖生物学是研究与植物繁殖有关的特征与过程的科学。本文综述了植物繁殖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述了植物繁殖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植物繁育系统、传粉生物学研究,并总结了濒危植物、克隆植物、入侵植物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初步揭示了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低水平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具有促进禽类产蛋或卵泡发育的功能,而就巢时高水平的PRL对禽类繁殖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文章通过家禽生产实际、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以及自身的研究结果,充分探讨了PRL对禽类卵泡发育的促进作用,并对其中的可能机制和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换是植物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和自身的发育需求,开花基因在转录激活/抑制、转录后、翻译及翻译后等多个水平上被调控,其中染色质重构、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调节是拟南芥春化途径和自主途径的主要调节方式。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剪接、小RNA和长非编码RNA等多种转录后水平方式的调节在拟南芥开花基因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有关拟南芥开花基因转录后调控方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开花时间调控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应用,已有诸多研究从影响绵羊卵巢发育、排卵、产羔、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等主要繁殖活动相关编码RNA和非编码RNA方面着手,对绵羊繁殖相关的编码和非编码RNA进行筛选和鉴定。本文对影响绵羊繁殖的编码RNA和非编码RNA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共整理了61个关键mRNAs、9个miRNAs、17个lncRNAs和4个circRNAs,并进一步阐述RNA的发展历史和生物学功能,以及编码RNA与非编码RNA构成调控绵羊繁殖的复杂ceRNA网络。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公羊睾丸和母羊卵巢在繁殖过程中mRNA呈动态变化;2)非编码RNA与DNA、RNA或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调控转录、翻译以及翻译后修饰等过程,实现不同品种、年龄和饲喂水平绵羊对精子发生和卵泡发育等过程的调控;3)编码RNA和非编码RNA形成稳定的ceRNA调控机制使繁殖活动趋于动态平衡。本综述为挖掘绵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基因、开展分子育种工作、改善绵羊繁殖性能及提高羊产业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黔草1号高羊茅是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适于云贵高原、长江中上游及类似生态地区推广应用。为保持本品种的优良种性,并为贵州省牧草种子标准化繁育和种子产业化示范储备技术,对黔草1号高羊茅良种繁育的技术来源和依托,繁育基地的选择、组织形式及管理措施,繁育的方法及栽培技术规程,种子的精选加工、储藏和种子质量检验作了详细论述,以构建本品种种子标准化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Reproductive polyphenism, which allows one genotype to produce sexual and asexual morphs, is an extreme case of phenotypic plasticity and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aphids. Aphids are typical species that switch these reproductive modes, and the pathway orientation is triggered by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mainly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The typical annual life of aphids includes a succession of parthenogenetic generations during the spring and summer and a single sexual generation in autumn. 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how the environmental cues orientate the reproductive mode of aphids from photoperiodic perception to endocrine regulation, and how juvenile hormones may act on the target cells(oocytes) to initiate the gametogenesis and embryogenesis in sexual and asexual reproduction. We also discuss the paradox of sex, especially the advantages of sexual reproduction in aphids. With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genomic resources in aphids, many potential genes involved in the reproductive polyphenism will enter the public's awareness. In particular, we describe a novel RNAi method in aphids, which may provide a molecular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developmental fate and multiple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9.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通过与靶基因mRNA配对以指导其功能表达,在动物中扮演着重要的基因调节作用。研究表明,miRNA广泛参与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调控、新陈代谢和疾病发生等生命过程。本文综述了miRNA在家兔中的研究,例如促进肌肉细胞增殖分化、调节脂肪代谢和影响疾病发生等,探讨miRNA在家兔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旨在为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