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钙线辣椒陕椒2001,选配全国外贸主导线辣椒8819品种与线辣椒变异品系黑红椒作亲本杂交选育.该品种早熟、抗病、优质、高产、营养、保健、广适和适宜外贸出口专用,熟性比对照8819早熟5~6天,667m2辣椒干产量240~260kg,比对照增产25%~35%,病毒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16.9%,营养丰富,保健作用强,尤其是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Vc和Ca含量比对照增加15%和301%.  相似文献   

2.
长辣5号是以5211为母本,2811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线椒杂交种。该品种中早熟,果表微皱,果实细长羊角形,青熟果浅绿色,生理成熟果实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8~20g,果长22~25cm,横径1.4~1.5cm,果肉厚0.22cm,质脆,品质好,辣味中等,以鲜食为主。湖南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为1528.3kg/667m2,比对照湘辣4号增产0.55%;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384.1kg/667m2,比对照湘辣4号增产10.2%。该品种抗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适宜湖南、四川、江西、海南等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3.
福湘早帅是以H2802为母本,S205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炮椒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果实牛角形,果表有纵棱,青熟果绿色,生理成熟果实红色,平均单果质量57.5g,果长14.3cm左右,横径4.2cm左右,果肉厚0.31cm,果皮薄,肉厚质脆,品质上等,味中辣,以鲜食为主。全国区试2年平均前期产量为1295.4kg/667m2,比对照江苏1号增产16.5%;2a平均总产量为2924.7kg/667m2,比对照增产11.8%。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1537.7kg/667m2和3309.1kg/667m2,比对照江苏1号分别增产25.6%和18.5%。该品种抗病毒病、炭疽病,适宜在新疆、河北、江苏、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作春季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侯全刚 《中国蔬菜》2011,1(9):32-32
青线椒1 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
用当地主栽品种循化线辣椒优系99- 3- 5 与线辣椒
997- 1 杂交选育而成。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青
线椒1 号每667 m2 产量达到1 733.1 kg,比对照循化
线辣椒增产12.96 %。2008~2009 年同期开展区域试
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中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
均产量1 575.7 kg,比对照增产12.68 %;生产试验中
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19.1 kg,比对照
增产11.41 %。2009 年12 月青线椒1 号通过青海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2009 年开始
进行示范推广,在青海省循化、贵德、尖扎、乐都等地
区累计推广面积已经超过100 hm2。  相似文献   

5.
宝椒2号是线辣椒宝椒1号的自然变异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75cm,开展度32cm;果长17.7cm,果横径1.72cm,平均单果质量13.4g,平均单株结果35.2个,果实簇生性好,结果集中,果色深红,果面光亮,商品性好,品质优良,果实Vc含量155.9mg/100g(鲜质量)、粗蛋白2.23%、粗纤维6.05%、总灰分0.82%、干物质16.77%;中抗辣椒疫病、病毒病,中感炭疽病;在陕西线辣椒产区全生育期169d;每1hm2平均鲜椒产量20.59t,比对照岐椒98–1增产16.8%。该品种适用于鲜食及制酱。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保凯里地区干鲜线椒产业持续发展,以本地品种(线椒)为对照,对参试的9个鲜线椒新品种进行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更新103产量最高,为1 701.1 kg/667 m2,比对照(本地线椒)增产22.72%;其次是极品长线椒,产量为1 675.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0.86%,生产中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北京市大兴区春大棚提早栽培的辣椒品种,引进圣保罗等6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中椒0812号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圣保罗、晶椒1号长势强、产量高,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大兴区进行春大棚提早栽培;其中,圣保罗早熟,果实长羊角形,辣味高(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分别为5.13 mg/kg和1.21 mg/kg),单果质量100.5 g,667 m2产量5 110.80 kg,比对照显著增产11.1%;晶椒1号中早熟,果实长牛角形,果肉较厚(厚度4.0 mm),果实膨大速度快,VC含量较高(0.94 mg/g),单果质量120.7 g,667 m2产量4 745.29 kg,比对照增产3.1%。  相似文献   

8.
通过植株密度的单因素、5水平处理试验,研究了天鹰椒栽植密度对天鹰椒的产量、单株结椒数和单株椒重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天鹰椒在每hm^2种328747株的密度下,达到了最高干椒产量3987.3kg/hm^2,比常规密度条件下的增产42.2%。  相似文献   

9.
《辣椒杂志》2021,19(2)
海丰396是以花培品系"YJ-107"为母本、自交系"Y1090-3"为父本配制的早熟鲜食螺丝椒杂交一代。其主要植物学特性为:始花节位9节左右;果实螺丝羊角形,果实纵径30 cm左右,果实横径3.5 cm左右,果肉厚0.2 cm左右;果色绿,果面有光泽,果肩部皱,果面螺旋至果尖部,果味辣,单果质量80 g左右。Vc平均含量为151.2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7.4%,辣椒素含量为0.58%(DW)、粗纤维含量为11.2%,果肉脆,辣味适中,口感佳;早熟,植株长势较强,连续坐果能力强,较耐低温,中抗CMV、TMV和疫病。在品种比较试验中平均总产量为3 285.3 kg/667 m~2,比对照陇椒4号增产8.3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地区生产试验中海丰396平均总产量为3 430.8 kg/667 m~2,比对照陇椒4号增产6.17%~9.30%,平均增产8.31%。适合北方早春、秋延后大棚和越冬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10.
在塑料大棚内对引进的13个牛角椒品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朗悦206、金惠13-F、黄皮墨秀大椒3个品种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生长势强,椒果商品性好,折合667m2总产量及效益显著高于对照亨椒1号。3个品种折合667m2总产量分别为5281.8kg、5058.6kg、5043.4kg,较对照品种亨椒1号分别增产16.3%、11.4%、11.1%,与对照亨椒1号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建议在彭阳县早春茬生产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艳椒435’是利用雄性不育系‘481-4-1A’为母本,恢复系‘1019-2-1-1-1-1’为父本培育的三系杂交加工型辣椒新品种。中晚熟,生长势中上,平均株高85.6 cm。始花节位15.0节。果实朝天单生,小羊角形,果长7.9 cm,果宽1.5 cm,果肉厚0.16 cm,平均单果质量8.1 g,生物学成熟果红色。皮薄,辣味强。对病毒病和疫病具有较强抗性,中抗炭疽病。高产,平均鲜椒产量26.44 t ? hm-2。  相似文献   

12.
赵尊练  逯明辉  吴庆强  郭建伟 《园艺学报》2013,40(10):2089-2090
 线辣椒新品种‘陕椒2012’用LR-03-05为母本,以育种系L-33-5为父本进行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株冠紧凑,株高71 ~ 75 cm,株幅30 ~ 35 cm,主茎第12、13节开花结果。果实簇生,粗线型,长17.3 cm,粗1.46 cm,单果质量(鲜)9.8 g左右,生物学成熟果红色。对病毒病、叶斑病、疫病具有较强的抗(耐)性。在陕西关中线辣椒产区的区域试验中,平均鲜椒产量为27.7 t · hm-2。  相似文献   

13.
钟秋月  龙洪进  桂敏  杜磊  张芮豪 《园艺学报》2016,43(Z2):2749-2750
‘云朝天椒117’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33-6-15-4-G2A为母本,恢复系0314978为父本育成的单生朝天椒新品种。果实指形,果面光滑有光泽,青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由橙红色转为鲜红色。果长8.5 cm,果宽0.9 cm,鲜红果单果质量3.5 g,总产量22.5 t ? hm-2。果实味辣、质脆,品质好,耐贮运。高抗病毒病,抗炭疽病,抗逆性较强。适宜露地栽培,宜采鲜红椒上市。  相似文献   

14.
辣冠1号是以自交系L15-6为母本,J22-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线椒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早熟,始花着生于9~10节,植株长势健壮,株高65~75 cm,开展度55~65 cm,果长25~28 cm,果径1.8~2.0 cm,单果质量25~30 g,青果绿色,熟果鲜红,椒条光滑顺直,色泽亮,味辣,皮薄,口感好,品质佳,挂果集中,连续坐果能力强,综合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商品性状优良,平均每1 hm^2产量为46 t以上,适宜春秋大棚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新科18号’是利用雄性不育系‘161A’为母本,恢复系‘07-199’为父本,培育的三系杂交辣椒新品种。果实羊角形,纵径22.3 cm,横径3.7 cm,肉厚0.34 cm,平均单果质量76.9 g;果实表面光滑,黄绿色,味微辣,皮薄、质脆,口感极佳,鲜果维生素C含量0.911 mg · g-1,平均产量56 590 kg · hm-2,适合早春保护地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6.
加工型辣椒新品种‘艳椒426'是以‘754(2)-1'为母本,‘75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102.0 cm,始花节位15节。果实朝天,单生,小尖椒形,果长6.0 cm,果宽1.0 cm,果肉厚0.1 cm,平均单果质量4.8 g,生物学成熟果红色。皮薄,味辣。中晚熟,平均鲜椒产量为25.5 t·hm~(-2)。对病毒病和疫病具有较强抗性。  相似文献   

17.
赵军良  巫东堂  李改珍 《园艺学报》2016,43(11):2287-2288
‘晋青2号’大白菜是采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杂交一代新品种。其母本为雄性不育系96-14-6-2,父本为自交不亲和系88-13-8。生育期85~90 d,平均株高64.3 cm,开展度67.7 cm,叶球高55.7 cm,叶球直径13.4 cm,球形指数4.2,紧实度指数90.4,叶球质量3.3 kg,净菜率69.2%,平均净菜产量99 340.5kg·hm~(-2)。抗大白菜霜霉病、病毒病和黑腐病。适宜中国东北、华北、西南地区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8.
辣椒新品种郑椒1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椒11号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以自交系L122为母本、L19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果长20~28cm,果肩宽3.5cm,果肉厚0.3cm,果色黄绿,味辣;单果质量50~80g,667m2产量4750kg左右;每100g鲜果中含维生素C105mg,可溶性总糖2.78g;抗病毒病、疫病能力强;适宜露地和保护地春早熟栽培,亦可秋延后栽培。已在河南、安徽、山东、陕西、河北等地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9.
‘茂红5号’是以细胞核雄性不育系MH499-2-1为母本,自交系MS12-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单生朝天椒新品种。果皮光亮,成熟前绿色,成熟后红色;果实为指形小尖椒,椒条顺直,纵径8.0 ~ 9.0 cm,横径0.9 ~ 1.1 cm,单果约5 g;肉厚,硬度强,中高辣,辣椒素含量0.6%,维生素C含量1 050 mg · kg-1,可干鲜两用。中抗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中等。中早熟,适宜广东早春和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20.
路鑫 《蔬菜》2022,(12):64-67
摘要:湘辣762是以702a不育系为母本,以自交系簇生朝天椒RC17-580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中熟品种。 果实小羊角形,单生朝天,果长9.8 cm、果宽1.6 cm、果肉厚0.12 cm,青果深绿色,熟果鲜红光亮,一致性 好,单果质量8.64 g;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1.509 g/kg,辣椒素含量2.167 g/kg,干物质含量27.56%,味香辣, 丰产性好,易干制、油分高、干物质含量高,适合作鲜椒、剁酱或干制加工;综合抗性和适应强,抗疫 病,中抗炭疽病及病毒病;耐寒性和耐旱性强。平均鲜椒667 m2 产量高达1 794.4 kg,干椒667 m2 产量高达 394.0 kg,鲜干比例为4.55。适合在贵州、河南及安徽等地区春夏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