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发育阶段的设施黄瓜水肥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未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前景的新技术,设施蔬菜最具潜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设施黄瓜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完全水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按设施黄瓜生长各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养分的供给状况,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融为一体,适时、定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设施黄瓜根部土壤。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发育阶段的设施黄瓜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施肥总量的推荐方法、基肥用量的确定方法、滴灌水量的运筹方案、滴灌追肥的运筹方案等内容。该技术节水40%以上,节肥30%以上,提高氮肥利用率40%以上,增产10%以上,增收15%以上。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黄瓜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应用日光温室基质栽培黄瓜水肥一体化技术,植株长势旺盛,坐瓜能力强,不黄叶,不早衰,可节水40%以上,减施化肥30%以上,降低了病虫害发生,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甘肃省肃州区和临泽县蔬菜基地戈壁滩日光温室有机栽培基质速效氮量(数量)严重不足,速效磷量极为丰富,速效钾量较为丰富,中微量元素量丰富(李国龙等,2014)。肃州基地蔬菜主要为冬春茬/秋冬茬番茄、春茬/冬春茬黄瓜等,日光温室基质栽培黄瓜养分均衡管理试验证实,推荐施  相似文献   

3.
王敏 《蔬菜》2016,(5):29-30
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肥液精确地输送到土壤中,通过滴头将肥液以较小流量均匀输送到番茄根区的一种农业技术。主要从大棚番茄种植要点、肥料选择、微灌系统操作与维护等详细阐述水肥一体化技术。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水30%以上,节肥40%以上,提高氮肥利用率40%以上,增产15%以上,增收20%以上,并降低番茄病虫害发生,改善产品品质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完全水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按设施番茄生长各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养分的供给状况,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融为一体,适时、定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番茄根部土壤。该技术解决了正确施肥总量、正确施肥模式、正确肥料运筹、正确肥料产品、正确施肥位置、正确滴灌制度等关键问题,具有节工、节水、节肥、节药、高产、高效、优质、环保等好处。该技术适用于我国北方冬春茬、秋冬茬以及越冬长茬的设施番茄种植区。  相似文献   

5.
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完全水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按设施番茄生长各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养分的供给状况,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融为一体,适时、定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番茄根部土壤。该技术解决了正确施肥总量、正确施肥模式、正确肥料运筹、正确肥料产品、正确施肥位置、正确滴灌制度等关键问题,具有节工、节水、节肥、节药、高产、高效、优质、环保等好处。该技术适用于我国北方冬春茬、秋冬茬以及越冬长茬的设施番茄种植区。  相似文献   

6.
以设施番茄品种‘普罗旺斯’为试材,以农户常规管理的大水冲施肥料(CK)为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在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肥料和灌溉水量均减量处理(F)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户常规施肥灌溉管理(CK)相比,水肥一体化处理的氮、磷、钾总施肥量降低了40.6%,总灌溉水量减少了25.3%,而产量显著提高了9.0%,肥料偏生产力是CK的1.8倍。在番茄盛果期,仅株高表现为CK显著高于水肥一体化处理,茎粗、叶长、叶宽、叶绿素SPAD值等均在水肥一体化处理中较高。在番茄成熟期,水肥一体化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CK,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二者差异不显著。水肥一体化处理的肥料成本较CK增加了78.3%,灌溉成本降低了25.3%,人工成本降至50.0%,总利润增收了9.3%。综上可知,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番茄种植,不仅显著提升产量,品质有所改善,种植利润提高,且减少的肥料和灌溉水量降低了养分向土壤深层环境淋溶的风险,是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掌握陇东地区日光温室不同肥料种类、施用量、施肥方法的肥料利用状况,开展了日光温室不施肥(CK)、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配方施肥、新型肥料(水溶肥)、水肥一体化和肥料减量小区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番茄生长发育、抗病性、产量、品质及土壤、果实和茎叶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的番茄开花期提前了3 d,采收期延长了10 d,长势旺盛,单果质量较大且品质较优,667 m2产量为7 972.8 kg,位列第2,较CK增产83.28%,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7.38%、26.21%、61.99%。水肥一体化处理的番茄开花期提前了2 d,采收期延长了8 d,长势较好,单果质量最大且品质较优,667 m2产量最高,为8 108.9 kg,较CK增产86.41%,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6.85%、27.69%、65.70%。配方施肥及水肥一体化均能有效改善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番茄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摘要:随着滴灌设施的兴起与发展,使番茄的产量翻了1倍多。膜下滴灌酱用番茄栽培是利用成熟的膜下滴灌技术,走高产、节水的栽培路线,发挥栽培技术体系整体综合效益,实现酱用番茄高产优质。番茄高产、稳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为:薄膜覆盖、滴灌、播种技术、水肥运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20,(2):99-100
日光温室茄子,由于多年重茬种植和大水沟灌,导致土壤盐分积累,土传病害加重,进而造成产量下降,品质无法保证。从预防土传病害和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就地取材,选用黄沙作为栽培基质,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充分利用黄沙不利于病菌存活、透气性好和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节水省肥的特性,有效解决日光温室茄子栽培土传病害问题,为茄子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西红柿水肥一体化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滴灌、微喷等),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的一种农业新技术,具有节水节肥、节省劳力、减轻病虫害,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的作用.随着滴灌、喷灌的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五莲县潮河镇大力推广日光温室西红柿水肥一体化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147hm2,实现了节约用水和高产高效双重目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显著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现将日光温室西红柿水肥一体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炜明  侯伟 《蔬菜》2014,(9):30-32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节水高效的农业新技术。介绍了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分类和优缺点,同时介绍了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的制定及肥料、配套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为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摘要:基于基质袋栽培灵活易操作、便于搬运、材料环保,可避免因土壤板结、盐碱化、土传病害等问题对作物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等优势,开展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栽培技术探索,形成了包含品种选择、壮苗培育、水肥一体化管理、植株调整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该栽培模式较常规栽培每667 m2减少成本2 204.1元,节省人工40个,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将沼气资源、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番茄电动授粉器以及大功率脉冲动力喷雾机等一整套低碳生产技术应用于日光温室番茄生产,可节约水、化肥用量30% 以上,减少农药用量25% 以上,省工30% 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对水肥一体化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在河北永年县开展了棚室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常规普通施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每667 m2用水250 m3、追肥40 kg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比常规栽培节水34.2%、节肥20%,番茄增产4.74%。  相似文献   

15.
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软管微喷灌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综合运用于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的一项先进技术。经试验研究,日光温室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效果显著,每667 m~2番茄增产1 037.46 kg,比常规技术增产11.98%,每667 m~2节本增效合计5 003.34元。  相似文献   

16.
番茄栽培主要采用日光温室滴灌系统,通过控制番茄不同生育期水肥用量、温室内温湿度、病虫害,避免大水漫灌对水肥的浪费问题,达到精确灌溉施肥目的。主要介绍了温室冬春茬番茄精量水肥栽培技术,包括产地环境、整地、定植、温湿度管理、灌溉、施肥、植株整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利用该技术在保证番茄产量的基础上,可为石家庄市温室番茄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增加经济效益,以期实现番茄高产高效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使日光温室人参果栽培达到节水、节肥、高产、高效的目的,采用滴灌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适宜生长的水、肥、气、热等生长环境,可实现日光温室的高产高效栽培目的。详细介绍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重点包括目光温室选择、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成株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设施番茄绿色增产潜力及技术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设施番茄平均单产为92t·hm~(-2),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土壤退化、水肥资源损失严重等因素限制了我国设施番茄的高产高效发展。实现番茄绿色增产,一方面需选育高产多抗品种,提高增产潜力;另一方面要保持土壤健康,做到水肥耦合、良种与良法配套、栽培模式与水肥管理相适应,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中国农业大学联合青岛农业大学先后提出了设施番茄氮素根层调控技术、水分实时监测调控技术、水氮根层调控技术、水氮定额管理技术、起垄滴灌施肥技术和设施番茄退化土壤修复技术等。通过十几年的技术研究得出,设施番茄起垄栽培滴灌施肥技术是保障设施番茄绿色增产的关键技术,可以使番茄产量显著增加15%,施肥量和灌水量分别降低20%和30%以上,并且有利于保持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水肥耦合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肥料减施的贡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研究了水肥耦合条件下底肥减施20%和40%、灌溉量减少15%的条件下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水中肥(W2F2)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比高水中肥(W1F2)处理提高2.0%,比常规处理(W1F1)提高4.1%。中水中肥处理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常规处理分别提高1.5%、5.8%、6.5%、6.3%、4.5%、10.6%。说明中水中肥处理(80%常规施肥+滴灌至田间持水量的85%,每公顷每次施用51kg大量元素水溶肥随水滴灌4次)不仅能提高设施番茄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是设施番茄肥料减施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基质袋式栽培番茄的施肥方案,以圣罗菲为试材,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CK:经验型施肥量,F1:标准施肥量(参考以色列番茄营养液配方和施肥方案制定),F2:低于标准施肥量20%,F3:高于标准施肥量20%〕对基质袋培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2处理的番茄植株长势较好、最粗壮,植株生物量和单株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肥和K肥的利用率亦高于其他处理,果实品质与其他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可以作为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培的推荐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