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为宽叶刺槐进一步的基因转化提供依据。[方法]研究3种抗生素对宽叶刺槐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结果]在3种抑菌抗生素中,链霉素和噻孢霉素对刺槐外植体离体培养的毒性比羧苄青霉素大,羧苄青霉素只在高浓度才对不定芽的分化有抑制作用。[结论]农杆菌介导刺槐遗传转化时,选用浓度300~400 mg/L的羧苄青霉素抑菌较适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建立蛋白核小球藻无菌培养体系。[方法]选取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潮霉素和头孢霉素6种常用抗生素,比较蛋白核小球藻的除菌和纯化效果。同时,对比蛋白核小球藻对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的耐受性以及单独使用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的多次除菌效果。[结果]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对涂布带菌藻液的抑菌和除菌效果明显,其他4种抗生素的抑菌效果较差;小球藻对不同抗生素的耐受性不同,蛋白核小球藻对潮霉素敏感,50 mg/L就可以明显抑制其的生长,而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要低得多,在200 mg/L时其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结论]考虑到高浓度卡那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最终确定用50 mg/L卡那霉素连续3次除菌处理的方式建立蛋白核小球藻的无菌培养体系;同时,测得纯化培养的蛋白核小球藻藻液在685 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在此波长下小球藻的细胞浓度与吸光值呈线性相关,可用A685来估测蛋白核小球藻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球藻(Chlorellasp.)对3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3种常用抗生素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以确定分离、纯化微藻时对藻细胞无害并能抑制伴生杂菌生长的抗生素浓度。[结果]小球藻对青霉素较为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和头孢他啶敏感性较弱,低浓度(1.0 mg/L)的氨苄青霉素对微藻细胞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氨苄青霉素可用于小球藻纯化过程中抑菌,其适宜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5种中草药和9种抗生素对养殖鳗鲡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5种中草药(五倍子、石榴皮、大黄、虎杖、黄芩)和9种抗生素类药物(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链霉素、青霉素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土霉素、磺胺甲噁唑)对12株养殖鳗鲡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5种中草药对12株主要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平均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63~6.000 mg/ml。9种抗生素类药物中有3种抗生素对12株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分别是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其MIC≤10 mg/L。12株致病菌对硫酸庆大霉素敏感(MIC≤8 mg/L)的有10株,占83.3%;对硫酸阿米卡星敏感(MIC≤8 mg/L)的有4株,占33.3%;对诺氟沙星敏感(MIC≤8 mg/L)的有7株,占58.3%。[结论]五倍子、石榴皮、大黄、虎杖、黄芩5种中草药以及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诺氟沙星3种抗生素类药物对12株养殖鳗鲡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脱毒快繁抗菌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加入10、20和50 mg/L的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克林霉素及利用3种抗生素(20 mg/L)分别和病毒唑(10 mg/L)的配合使用,研究抗生素及抗生素浓度在马铃薯茎尖剥离及快繁过程中的综合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茎尖剥离阶段,50 mg/L的链霉素对细菌的抗性最好;抗生素的不同浓度对霉菌抗性的效果不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的互作对霉菌具有抗性效应,以使用10mg/L的链霉素对霉菌的抗性最好,链霉素 病毒唑组合在茎尖剥离时期对霉菌和细菌的抗性最好;在快繁阶段,以使用20 mg/L克林霉素对霉菌和细菌的抗性最好,但抗生素及抗生素 病毒唑的配比措施对组培苗的生根数、黄化率、生根率均有负效应,所以在马铃薯组培快繁阶段的污染控制主要靠控制环境和操作规程来达到。  相似文献   

6.
体外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5、20、40 mg/L棉酚对瘤胃厌氧真菌和瘤胃细菌发酵稻草活力的影响。瘤胃真菌发酵试验中,各处理组的底物消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P<0.05)。产气量结果表明,20、40 mg/L两试验组的发酵明显滞后于其它各组,且发酵24 h和48 h的累计产气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51、0 mg/L试验组(P<0.05),说明20 mg/L和40 mg/L的棉酚可显著抑制瘤胃真菌的发酵。在瘤胃细菌发酵试验中,51、0 mg/L棉酚处理组的底物消失率与对照组(0)无明显差异,而20和40 mg/L棉酚处理组的底物消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累计产气量结果表明,各浓度水平的棉酚对瘤胃细菌发酵无明显的滞后效应。因此,瘤胃真菌对棉酚较为敏感,而瘤胃细菌对棉酚有较强的耐受能力,但高浓度的棉酚对细菌发酵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毛木耳958对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制霉菌素和卡那霉素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寻找适合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抗性筛选标记。[方法]以毛木耳958为试验材料,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测定菌丝生长速率、菌落形态特征和锁状联合菌丝数量。[结果]适宜浓度的青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对毛木耳958菌丝生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制霉菌素和高浓度的卡那霉素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种抗生素对毛木耳958菌落形态特征影响较小;青霉素、制霉菌素和卡那霉素高于300μg/m L时,毛木耳958锁状联合菌丝比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硫酸链霉素对其无显著作用。[结论]毛木耳958对制霉菌素和高浓度的卡那霉素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做筛选标记时控制好抗生素的浓度,尽量减少其对锁状联合菌丝比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石香薷主要成分麝香草酚对植物病原菌的影响。[方法]采用管碟法研究麝香草酚对13种致病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麝香草酚对13种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恶苗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4种植物病害真菌的抑制效果极显著,抑菌效果与麝香草酚浓度呈正相关,对这4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25、0.063、0.063、0.25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25、0.125、0.063、3.000 mg/mL。[结论]试验结果可为麝香草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国广  黄家福  陈丽萍  邹金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701-7702,7719
[目的]检测灵芝菌丝对4种抗生素卡那霉素、头胞霉素、氨苄青霉素、潮霉素的敏感性。[方法]在PDA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4种抗生素,观察抗生素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对灵芝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在某些试验浓度中对菌丝生长还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潮霉素对灵芝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0mg/L的潮霉素能完全抑制灵芝菌丝的生长。[结论]为建立农杆菌介导的灵芝遗传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具有较强抑制真菌作用的药物。[方法]以水霉菌FD07为供试菌,测定了24种中药及化药对水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复方抗真菌药物对鱼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和对鱼的急性毒性,同时测定了复方抗真菌药对真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五倍子和CuSO4的抑菌效果最为理想。1.0 mg/L复方抗真菌药AF001对真菌的抑制率达100%,对鱼卵的96 h LD50为30 mg/L,安全浓度为3 mg/L。1.0 mg/L复方抗真菌药AF001对鱼的96 h LD50大于100 mg/L,安全浓度大于10 mg/L。1.0 mg/L药物对真菌的预防保护率为71.43%,治疗保护率为67.9%。[结论]该药可用于鱼或鱼卵真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孙景汉  蔡国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59-4561
[目的]筛选出抑制桑黑枯型疫病的理想药剂。[方法]以常规药剂100 mg/kg链霉素作对照,通过室内试验和大田小区防治试验测定不同浓度药剂的抑菌效果。[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对桑黑枯型疫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以盐酸环丙沙星最为经济有效,其次是盐酸恩诺沙星、诺氟沙星、链霉素和头孢塞呋。室外药剂防治效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其中链霉素和诺氟沙星的防治效果接近。使用药剂的经济有效浓度为100 mg/kg,最低有效浓度为12.5 mg/kg,药剂间复配未见有增效作用。[结论]盐酸环丙沙星是对桑黑枯型疫病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经济有效的抗菌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u^2+对草履虫体内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用含不同质量浓度Cu^2+的稻草液培养大草履虫,提取其体内多糖.用蒽酮一硫酸法进行检测,研究Cu^2+对大草履虫体内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0.05mg/L可能是大草履虫适应Cu^2+的临界质量浓度,低于此浓度时,大草履虫体内的多糖含量随着Cu^2+质量浓度增大而呈现小幅度的增高,大草履虫的生长繁殖得到增强,高于此浓度时.大草履虫体内的多糖含量随着Cu^2+质量浓度增大而显著地降低,大草履虫生长繁殖开始明显受到抑制,且浓度越高受毒害越明显。[结论]草履虫对Cu^2+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是一种对水体卫生质量评价的较理想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对叶对常用的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将培养2周的小对叶无菌苗叶片切成0.5 cm×0.5 cm的小块,在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卡那霉素、潮霉素、壮观霉素和氯霉素4种抗生素的MS1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其分化出芽,研究了4种抗生素对小对叶外植体分化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对小对叶离体叶片的分化均具有抑制作用;确定了4种抗生素作为小对叶遗传转化研究的筛选标记的适宜浓度:卡那霉素为15 mg/L,潮霉素为10 mg/L,壮观霉素为60 mg/L,氯霉素为20 mg/L;小对叶对4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为:潮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壮观霉素。[结论]在进行遗传转化之前,对待转化材料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是建立小对叶遗传转化系统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14.
农杆菌介导的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农杆菌介导的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方法]选取改进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百合的鳞片为材料进行外植体再生和抗生素筛选试验,确定农杆菌介导的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结果]MS改进培养基中添加0.5 mg/L2,4-D、1.0 mg/L BA最有利于鳞片不定芽的分化,分化率为59.1%。小叶块在添加0.1 mg/LBA、1.0 mg/L2,4-D的MS改进培养基中的分化率最高,达94.4%,且生根情况较好。以百合的鳞片和小叶块作为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的受体材料时,所用头孢霉素的浓度以400 mg/L最好,鳞片和小叶块周围几乎没有农杆菌菌斑。潮霉素筛选鳞茎的亚致死浓度为14 mg/L,潮霉素筛选小叶块的亚致死浓度为18 mg/L。[结论]该研究为百合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罗汉果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罗汉果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条件。[方法]通过研究外植体苗龄、激素组合等因素对罗汉果离体繁殖影响,建立了罗汉果高效再生系统。[结果]3~9 d苗龄子叶与不定芽分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在3~6 d内,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随着苗龄的增加而增加,以6 d的子叶出芽效果最好(83.3%),随后不定芽分化率逐渐下降。BA和IBA不同浓度组合对子叶不定芽诱导的影响表明,在MS+BA 1.0 mg/L+IBA 0.5 mg/L+3%蔗糖+0.65%琼脂(pH值5.8)培养基上子叶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率达到85.7%;在1/2 MS+IBA1.0 mg/L液体培养基上无菌苗发根率可达91.7%。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当培养基中添加10和20 mg/L的潮霉素即能完全抑制不定芽和不定根的分化。[结论]IBA与BA配合使用对罗汉果不定芽的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攀西西南山茶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66-7867
[目的]探讨不同植物激素对西南山茶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西南山茶幼叶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3种植物激素NAA、6-BA和2,4-D,浓度分别为0.5、1.0、2.0和4.0mg/L,研究在不同浓度植物激素配比条件下西南山茶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生长状态。[结果]单因子诱导西南山茶幼叶愈伤组织形成时,适当浓度的NAA、6-BA和2,年D均能起到显著的诱导效应,以0.5mg/L浓度的2,4-D的效果最好,所形成的愈伤组织黄绿色,疏松,生长状态最好。利于培养,但随2,4-D浓度增高会导致愈伤组织的褐化现象严重。组合因子诱导时,以NAA 1.0mg/L+6-BA 1.0mg/L的诱导率最高,2,4-D0.5mg/L+6-BA1.0mg/L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最好,利于培养。[结论]该研究为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攀西西南山茶的快速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周韬  李慧  肖宁  李百炼  张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63-11066
[目的]建立白皮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快速繁殖体系,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方法]以白皮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以DCR作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外植体发育和胚性愈伤组织得率的影响。同时在不同激素浓度下对培养4周的外植体外形以及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培养基中加入2,4-D可以使得外植体生长减慢,并出现愈伤组织,6-BA则使外植体的子叶变长,膨大并玻璃化。当2,4-D浓度为8mg/L、6-BA浓度为2mg/L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平均为40.625%,该愈伤组织为白色半透明状,细胞小而细胞质浓,说明高浓度2,4-D和低浓度6-BA有利于白皮松成熟胚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结论]合适的激素种类和浓度是诱导白皮松成熟胚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3种鄂西北野生植物纤维素酶提取物组合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定量测定3种鄂西北野生植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将鱼腥草、猫眼草和五香菜的纤维素酶提取物进行组合,比较各组合药物的抑菌、杀菌作用。[结果]鱼腥草、五香菜、猫眼草提取物的不同浓度组合对灰葡萄孢菌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当猫眼草浓度为4 mg/ml时,组合药物的抑菌效果较好。五香菜的抑菌效果不明显,且与其他药液的协同抑菌效果也不显著。[结论]7号组合药液(鱼腥草1 mg/ml+五香菜0.5 mg/ml+猫眼草4 mg/ml)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对灰葡萄孢菌和尖镰孢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低于其他组合药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用万寿菊根提取物制备3种农药剂型的工艺流程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用万寿菊根提取出了浸膏,并用其浸膏来配制了20%农药悬浮剂、9%水剂和40%可湿性粉剂3种农药剂型;对3种农药剂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用悬浮剂和水剂对黄瓜枯萎病菌进行了毒力测试。[结果]9%水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生长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在2.5~50.0 mg/ml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14.3%~63.6%,其EC50和EC95分别为23.96、27.4 mg/m;20%悬浮剂在2.5~50.0 mg/ml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7.3%~44.1%,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不明显,其EC50和EC95分别为64.93、193.1 mg/ml。[结论]该研究为利用万寿菊根研制新型生物农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