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紫花苜蓿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引进的金皇后、阿尔冈金、朝阳、神龙、农宝、得金六个紫花苜蓿优良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从越冬率来看,六个品种第一年都可越冬,只有神农最低位86%,但不影响推广种植。从发芽率来看,农宝和神农最好。综合以上因素,建议在甘肃河西大面积种植时,应选农宝为最好。同时,应适当加大实际播种量,以保苗全。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引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李兴福 《草业科学》2003,20(5):11-13
在甘肃省永昌县牧草种子繁殖基地,对来自国内、外12个紫花苜蓿品种(国内仅1个陇东苜蓿,国外11个品种:阿尔冈金、牧歌、德宝、巨人、金皇后、威龙、德福、赛特、神农、朝阳、苜蓿王)于200l—2002年进行了牧草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美国的神农、牧歌、苜蓿王及荷兰的德宝、德福、赛特、加拿大的阿尔冈金等品种的表现比其他供试品种好,生长快,越冬率高,产量高,适宜在永昌的清河、东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在武威黄羊镇荒漠半荒漠灌溉区对金皇后、阿尔冈金、朝阳、神龙、农宝、得金等6个优良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对生育期、产草量、茎叶比、越冬性等指标的测定表明,这6个紫花苜蓿品种都可在荒漠半荒漠灌溉区种植,以农宝和神龙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4.
对引种的6个紫花苜蓿(金皇后、阿尔冈金、朝阳、神龙、农宝、得金)生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紫花苜蓿均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除神龙越冬率为86%外,其余品种越冬率都在95%以上;引种的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农宝、神农表现出较高的产草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在甘肃河西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在试验地的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经济效益高于小麦玉米,并有利于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引进的紫花苜蓿新品种能维持2~5年的高产,第5年产草量开始下降,因此利用年限以4~5年为好。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属多年生豆科牧草,因适应性强、栽培广泛、产草量高、质量优异,被称为"牧草皇后"。苜蓿种类繁多,我国分布有13种和6个变种。适宜玉门市地区种植的品种有甘农3号、三得利、阿尔岗金、美国W升—232、亮牧、阿迪纳、金皇后、中牧1号等紫花苜蓿。苜蓿的种植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紫花苜蓿可制作草粉、草捆、草颗粒等草产品,用于饲喂家畜。  相似文献   

6.
甘肃河西走廊引进紫花苜蓿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9年对甘肃河西走廊引进的6个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阿尔冈金、朝阳、神龙、农宝、得金)生产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紫花苜蓿品种均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除神龙越冬率为86%外,其余品种越冬率都在95%以上;农宝表现出较高的产草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在甘肃河西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种植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经济效益高于小麦、玉米,有利于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进的紫花苜蓿品种能维持2~5年的高产,第6年产草量显著下降,因此利用年限以4~5年为好。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和加速甘肃省酒泉地区牧草商品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对引自国内外的9个优质紫花苜蓿品种(甘农3号、阿尔岗金、金皇后、WL343、阿迪娜、公农1号、中苜1号、新农3号、苜蓿王)在酒泉金塔县进行了适应性比较,研究其耐寒性、丰产性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的越冬率和青干草产量间差异较大。通过综合分析,阿迪娜、金皇后、公农1号、WL343、甘农3号的适应性、丰产性和营养品质均优于其他品种,稳定性较好,适宜在酒泉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针对孙家滩园区种植的现有苜蓿品种产量低的问题,通过对6种紫花苜蓿株高、株数、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筛选出适合生长在孙家滩园区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孙家滩种植的6种紫花苜蓿品种中,株数和株高长势最好的是金皇后和勇士,产量最高的是金皇后;在品质的测定中,依据苜蓿干草品质优良的标准,在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只有金皇后粗蛋白含量达到标准,其余5个品种均低于标准;6个品种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2个指标均达到干草品质优良标准。综合6种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和品质指标来看,建议在孙家滩园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是金皇后。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的引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国外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试材,于2002-2003年在科尔沁沙地水浇地条件下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越冬率在80%以上的品种有6个,占供试品种的75%;各品种平均分枝数差异显著,以农宝最高,苜蓿王最低;干草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宝、阿尔冈金、WL-323HQ、费纳尔、WL-324、全能、WL-232HQ、苜蓿王;平均粗蛋白含量以苜蓿王和阿尔冈金相对较高,全能最低;粗蛋白产量以阿尔冈金最高,农宝、WL-323HQ位居其次.综合越冬率、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认为,阿尔冈金、WL-323HQ和农宝是科尔沁沙地农田种植紫花苜蓿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宁夏引黄灌区供试的5种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品种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绿苜一号在供试材料中表现最好,其次为德国大叶,其次为阿尔冈金,接下来依次为陇东苜蓿、美国金皇后,且这5个品种的等权平均值都大于0.60。  相似文献   

11.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陇东地区的种植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2004-2006年对陇东地区的半干旱区(环县)和半湿润区(宁县和西峰)1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tiva品种干草产量与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得出,降水是影响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增加的关键因子,其次是平均气温,而日照时间和≥0 ℃积温能满足紫花苜蓿生长需求.同时,引进品种在半湿润区以两年生最佳,第3年产量开始下降.在半干旱区随着种植年代的增加,产量逐年增加.分析得出,适宜宁县种植的品种有:甘农1号、新疆苜蓿、苜蓿王、皇冠、金皇后、大富豪、三得利、牧歌401、巨人201、赛特;适宜西峰种植的品种有:巨人201、金皇后、甘农1号、苜蓿王、新疆苜蓿、赛特、三得利、牧歌401、皇冠、阿尔冈金;适宜环县种植的品种有:牧歌401、金皇后、三得利、皇冠、阿尔冈金、新疆苜蓿、甘农1号、苜蓿王、大富豪、赛特.  相似文献   

12.
22个苜蓿品种在甘肃永登地区的生产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2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甘肃永登地区进行生产适应性评价,测定了各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干草总产量最高的是甘农4号(17 537.0kg/hm2),其次为德宝(16 610.8kg/hm2)、甘农5号(16 356.7kg/hm2),陇中苜蓿(10 220.0kg/hm2)最低;平均株高最高为驯鹿(88.1cm),其次为阿尔冈金(84.6cm)、中苜1号(83.7cm),最低的是陇中苜蓿(65.2cm);生长速度较快的是驯鹿(1.39cm/d)、阿尔冈金(1.33cm/d)、中苜1号(1.31cm/d),最慢为陇中苜蓿(0.99cm/d);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三得利(18.51%),其次为北极星(18.24%)、驯鹿(17.77%),最低的品种为柏拉图(15.3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太阳神(33.38%),其次是苜蓿王(33.40%)、皇后(33.58%),最高的是甘农1号(40.04%);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陇东苜蓿(41.6%),其次是甘农3号(41.9%)、太阳神(42.5%),含量最高的是甘农8号(48.7%);粗灰分含量最高是驯鹿(11.39%),其次是甘农3号(11.29%)、中兰1号(11.17%),含量最低的是皇后(9.64%);粗脂肪含量最高为北极星(2.41%),其次为中苜1号(2.34%)、太阳神(2.33%),含量最低的是甘农1号(1.77%)。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22个品种中,甘农4号、德宝、甘农5号、阿尔冈金、陇东苜蓿、皇后、中苜1号品种产草量高、品质好,综合评价较高,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适宜于在甘肃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3个苜蓿品种耐盐性的鉴定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通过对13个品种的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在NaCl不同体积分数溶液处理下的种子萌发及幼苗进行耐盐性研究,观察其发芽率、苗高、根长,计算发芽势、耐盐极限量、耐盐半致死量。结果表明,这13个苜蓿品种中,其耐盐能力最强的为宁苜1号,最弱的为朝阳苜蓿。耐盐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宁苜1号、WL-525、龙牧801号>胜利者>公农2号>龙牧803号>MagnumV-wet>朝阳苜蓿>公农3号、农宝、竞争者>公农1号>大叶苜蓿。同时供试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活力指数与盐体积分数呈显著至极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陇东地区紫花苜蓿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3-2006年,在庆阳市的环县、西峰和宁县等地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甘农1号和苜蓿王是综合性状非常优良的品种,比对照陇东苜蓿丰产稳产、品质突出、适应性广,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金皇后、三得利、巨人、新疆苜蓿、大富豪和皇冠,比对照速生性好、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较好,可在当地适宜区种植推广;引种时选用国外良种可迅速提高种草初期的经济效益,选用国内良种可增加苜蓿的抗逆性,延迟高产寿命,提高种草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筛选适应临泽县种植的高产优质苜蓿品种。[方法]选择阿迪娜、金皇后、阿尔冈金和甘农3号4个苜蓿品种在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对生产性能、营养指标进行比对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粗蛋白平均含量最高是阿迪娜,含量达19.25%,其次是金皇后、甘农3号、阿尔冈金,含量依次为19.15%、19.05%、19.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是金皇后,31.75%,其次是阿尔冈金、阿迪娜和甘农3号,含量依次为32.75%、33.15%、33.7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是金皇后,41.9%,其次是阿迪娜、甘农3号、阿尔冈金,含量依次为41.9%、42.2%、43.05%。第二年干草产量最高是阿迪娜,达14 706 kg/hm^2,其次是金皇后、甘农3号、阿尔冈金,分别达到14 402 kg/hm^2,14 231 kg/hm^2、13 804 kg/hm^2。[结论]根据综合生产性能表现,阿迪娜是比较适应我县种植的高产优质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16.
甘肃夏河高寒牧区紫花苜蓿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国顺  马隆喜  夏燕 《草业科学》2012,29(4):636-639
金皇后(Golden Empress)、阿尔冈金(Algonquin)、苜蓿王(Alfaking)、巨人201(Ameristand 201)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原引自美国,2004-2007年在甘肃省夏河县进行引种试验,对其生育期、生长高度、分枝数、鲜草产量、越冬率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个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较高,生产性能好,播种第1年平均越冬率在70%以上,第2年后平均越冬率在90%以上,抗逆性强,第3年后部分种子成熟,但产籽量较低,适合在海拔3 000 m的高寒牧区推广种植建植栽培草地。  相似文献   

17.
甘肃张家川阴湿地区紫花苜蓿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生长速度、越冬性、鲜干比、抗病虫害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阿尔冈金鲜草产量最高达41.57 t/hm2,其次为THG-1,兼用型FD3,天水苜蓿鲜草产量最低,仅为30.37 t/hm2;生长速度,越冬率,鲜干比等指标,筛选出的品种表现较好,且与对照天水苜蓿差异显著(P<0.05),因此,适宜于在当地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依次为THG-1,兼用型FD3,阿尔冈金,金皇后,多叶。  相似文献   

18.
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引种试验和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半干旱的陇东中部地区,对22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和抗逆生理测定,结果表明,1)各品种当年生育期差异不显著,次年国产品种和WL系列品种返青早,不同品种显蕾初花期差异显著;大多数国外品种的抗旱、抗寒性不如甘农1号等国内品种。2)在3年干草产量中,有14个苜蓿品种比陇东苜蓿增产6.4%~25.2%,达显著水平;根据层次分析法,可将22个品种的生产性能分为4个等级,其中,皇冠、甘农1号综合评价最高。3)结合增产幅度,可以认为,甘农1号、皇冠、阿尔冈金、牧歌、巨人等品种,增产极显著、抗旱抗寒性强,稳产性好,综合评价靠前,适宜在庆阳全市大面积种植;甘农2号、苜蓿王、新疆苜蓿、甘农3号、三得利,增产显著,稳产性、综合评价较好,各地可根据生态条件、品质特性和种植目的,选择适宜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9.
以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L. cv. Algonquin)和陇东苜蓿(M.sativa L. cv. Longdong)为材料,在甘肃省5个生态区系统调查了春、夏、秋根瘤菌(Rhizobium)有效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阿尔冈金的总根瘤数、总根瘤重极显著高于陇东苜蓿;但有效根瘤数和有效根瘤重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两个苜蓿品种主要在春季结瘤,其总根瘤数占春、夏、秋3季的63.3%,总根瘤重占52.2%,有效根瘤数占55.6%,有效根瘤重占51.2%;春季根瘤菌的有效性比夏、秋季高;苜蓿根瘤菌的有效性以黑垆土最好,其次为灰钙土和灌淤土,而亚高山草甸土和褐土的有效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