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青椒果实因水分含量高和采后代谢旺盛,贮藏期间极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严重影响了青椒的贮运品质和商品价值。总结了青椒果实采后的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青椒采后病害的主要防控手段,并进一步阐述了各类防控技术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青椒采后病害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的诱导子及其可能的诱抗机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生物激发子和非生物激发子等诱导果实抗病的方法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激发子的种类、特征、诱导抗性的机理,提出了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采后链格孢侵染对甜瓜果实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伽师瓜和86-1甜瓜为试材,损伤接种浓度为1×106 CFU/mL链格孢孢子悬浮液20 μL,置于6~8 ℃冷库贮藏,测定果实苯丙烷代谢相关酶和产物含量,研究两种甜瓜抗链格孢侵染过程中苯丙烷代谢相关酶和产物积累能力的差异,探讨伽师瓜耐藏机制。结果表明:损伤接种Alternaria alternata后,伽师瓜果实的发病率及病斑大小均低于86-1甜瓜;贮藏前期,甜瓜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及总酚、类黄酮的含量迅速升高,表明苯丙烷代谢在A.alternata与甜瓜果实互作的早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贮藏后期,苯丙烷代谢的抗病作用显著降低;链格孢侵染处理诱导了甜瓜果实PAL、C4H、4CL等酶活性的升高,增加了总酚和类黄酮等植保素的生成含量,说明苯丙烷代谢对甜瓜果实黑斑病有重要作用,伽师瓜果实PAL、4CL和C4H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含量高于86-1甜瓜果实,说明伽师瓜苯丙烷代谢活性高于86-1甜瓜,伽师瓜具有更强的抵御抗链格孢侵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西州密25号甜瓜为试材,将采后甜瓜果实使用不同浓度的硝普钠(0.5、1.0、1.5、2.0 mmol/L)进行浸泡处理,以1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处理作为对照,探究采后乙烯控制剂硝普钠对甜瓜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硝普钠处理对抑制甜瓜腐烂、果肉硬度下降和呼吸速率上升的效果优于1μL/L 1-MCP处理,而1μL/L 1-MCP处理对减少甜瓜质量损失和延缓乙烯释放的效果优于硝普钠处理。由此说明,1.0 mmol/L硝普钠与1μL/L 1-MCP在甜瓜采后贮藏和保鲜上的作用效果各有不同,但均可作为甜瓜采后乙烯控制剂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厚皮甜瓜采收期比较集中,且正值夏季高温季节,加上果实含糖量较高、水分含量较大,生理代谢比较旺盛,采后若处理不当,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易受外界病原菌侵染而发生腐烂变质,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分别对物理、化学、生物3个方面的保鲜技术的机理和效果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采后甜瓜保鲜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保鲜处理对甜瓜采后贮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保鲜处理类型对甜瓜采后的影响,以新疆精品甜瓜‘西州密25号’为试材,研究室温条件下保鲜剂(1-MCP)、杀菌剂以及杀菌剂复合1-MCP等3种不同处理方式对甜瓜采后贮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温贮藏过程中,1-MCP处理对延缓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保持果品水分含量,并保持果皮颜色等方面效果显著。杀菌剂则对腐烂率降低效果更显著。复合保鲜处理能够有效发挥两者优势,对生理失调和病害衰老引起的采后问题有良好抑制效果。综合来看,常温条件下复合保鲜处理的贮藏效果最佳,能够有效保持甜瓜品质,降低果实腐烂率。  相似文献   

7.
热激处理可用于控制采后果实的病害、腐烂及后熟.对不同温度与时间组合的热激处理与柰李低温贮藏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4 h的热激处理对提高柰李抗冷性和保持柰李贮藏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的甜瓜在贮藏过程中生理及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本地7—8月集中上市的四个不同品种的甜瓜为试材,研究在低温贮藏期间各品种甜瓜果实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甜瓜品种对采后果实的生理与品质影响较大。与其他的品种相比,金皇后品种的甜瓜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耐贮性,果实的呼吸与乙烯高峰推迟了7 d,硬度、SSC、VC含量的下降速度较缓慢,贮藏35 d时的腐烂率为15%,适于1个月左右时间的贮藏,但由于硬度较低,不适于较长距离的运输;金蜜3号、金甜蜜和8501三个品种的甜瓜果实采后品质下降速度较快,适于较短时间的贮藏。  相似文献   

9.
果实采后易发生品质劣变,造成经济损失.而病原菌是导致果实采摘后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果实采后病害损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对于病原菌侵染后果实自身产生的抗性响应鲜有报道.本文综述了果实采后响应病原菌侵染的生理生化及其分子机制,包括病原菌侵染对果实细胞结构、果实防御酶系统的影响和果实代谢产物在抗病中的作用,探讨了果实抗病基因的研究概况,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深入研究采摘后果实被病原菌侵染后的应答反应,为研发果实保鲜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果蔬在低温贮藏环境下极易发生冷害,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延缓果实衰老、减轻果实褐变及冷害程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一氧化氮及其在采后果蔬耐冷性中的应用,包括NO对果蔬耐冷性和叶绿素的影响,探究了NO诱导采后果蔬耐冷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包括NO对果蔬抗氧化系统、细胞膜结构、脯氨酸代谢、酚类代谢、CBF表达和其他生命活动的影响,为采后果蔬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甜瓜采后病害生防细菌的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离筛选对甜瓜采后病害具有潜在防治效果的微生物,以建立甜瓜采后病害综合防治体系。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从甜瓜表面筛选生防菌株,应用16S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甜瓜表面分离得到1株防治效果明显且稳定的生防菌株2-17,平板对峙测定菌株2-17对采后病害3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室内生物测定表明,菌株2-17对3种病原菌的防治效果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特别是对于Trichotheci-umroseum防治效果最好,达到87.5%;对Fusariumspp.和Alternaria alternata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6%和70.8%。应用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2-17为假单胞属(Pseudomonas);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2-17鉴定为P.putidabiovar A。  相似文献   

12.
能量亏缺对果蔬采后组织衰老、褐变与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保鲜与加工》2020,20(1):237-242
本文综述了能量亏缺与果蔬采后组织衰老过程中呼吸代谢异常、活性氧代谢失调、细胞膜系统伤害以及组织褐变、病害发生等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贮藏方法对果蔬采后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在延缓组织衰老、褐变和减轻病害中的应用,旨在为控制采后果蔬组织衰老、褐变及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草莓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三个方面综述了草莓采后灰霉病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草莓采后灰霉病的控制方法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芒果是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芒果采收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果实采后生理代谢旺盛、采收难度大,采后运输、贮藏过程中易遭受真菌的侵染,成为限制芒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防治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国内外学者对芒果采后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对炭疽病、蒂腐病和曲霉病3种芒果采后主要真菌性病害的症状、危害、病原菌和发生条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并对芒果采后病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展望,为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二苯胺控制采后果蔬生理病害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苯胺是一种常用于控制苹果虎皮病的抗氧化剂,并且在控制其他果蔬的采后生理病害上也有一定效果。本文综述了二苯胺在控制青花椒冷害、苹果虎皮病、鸭梨黑心病及其他果蔬采后生理病害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现状,探讨了二苯胺结合低氧、1—MCP及热处理等其他采后处理方法增强效果的可能性,提出今后二苯胺应用于控制果蔬贮藏期生理病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果实采后成熟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鲜食率极高的高档水果。近年来,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为此,总结和归纳了近几年猕猴桃果实的采后生理及其果实采后的主要保鲜技术,发现猕猴桃果实的成熟生理指标主要包含果实硬度变化、果实风味及颜色变化、乙烯代谢、成熟过程中的酶活性变化以及内含物含量变化等,果实的采后保鲜技术主要为激素保鲜、化学保鲜以及物理保鲜,这项研究将有利于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果蔬受到真菌、细菌或病毒侵染时,自身能诱导产生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根据它们的结构亲缘关系和生物活性,PRs被分为17个功能家族。在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研究中,利用激发子诱导产生果蔬抗性已逐渐成为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一种安全、高效的保鲜方法,这也成为果蔬采后抗病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果蔬病程相关蛋白的分类、功能、诱导表达,以及蛋白组学技术在果蔬采后PRs表达水平上的应用,以期为果蔬病程相关蛋白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柑橘采后生理及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采后仍是活的有机体,由于切断了树体的营养供给,其果实品质和生理代谢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综述柑橘采后生理代谢(水分、营养、呼吸作用和酶活性等)的变化、生理病害(枯水病、褐斑病、冷害等)及病害防治技术(控制温度、热处理、保鲜剂处理、气调贮藏、涂膜处理、臭氧处理等)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天然杀菌剂茉莉酮酸酯、芥子油苷、蜂胶、醋酸瓜类萎蔫醇、壳聚糖、香精油剂等控制果蔬采后腐烂的方法与作用机制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杀菌剂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