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扇贝边酶解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混合酶水解扇贝边蛋白质的技术条件,并和单酶水解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混合酶水解可提高水解液中氨基酸态氮(AAN)含量,同时改善了水解液风味。本文引进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系统地研究了影响混合酶水解效果的相关因素,得出了扇贝边水解液中氨基酸态氮生成量的变化规律一回归模型。应用该模型可对水解液中AAN生成量进行预测,也可进一步优化选择扇贝边的酶解条件。  相似文献   

2.
海湾扇贝苗种大量死亡,是目前海湾扇贝养殖中主要问题之一,对莱州市海湾扇贝苗种死亡现象进行调查后,对其在虾池保苗和海上暂养两个阶段大量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扇贝养殖的发展,产量逐年提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加工扇贝丁时,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即扇贝裙(扇贝裙是将扇贝中的扇贝丁取出后剩下的边缘及内脏部分)。据试验,加工1公斤扇贝丁需9公斤扇贝,产生下脚料扇贝裙2.5公斤。这部分下脚科如不加以充分利用,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山东省长岛县南山镇罐头厂研制出扇贝裙罐头,使扇贝裙得以充分利用,并且罐头制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海湾扇贝在工厂化人工育苗中,是通过亲贝蓄养来促使亲贝成熟并进行产卵的,但由于其孵化率一直不很高,故各单位普遍采用培养大量种贝做保证,以采到足够的受精卵,达到一定数量的幼虫,进行扇贝育苗生产。这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提高海湾扇贝受精卵的孵化率在海湾扇贝育苗工作中极为重要。为此,我们根据几年的生产经验,总结出影响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的几项措施。1.海湾扇贝卵是否成熟是决定其孵化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山东沿海栉孔扇贝大量死亡原因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弄清1997年山东沿海栉孔扇贝大量死亡原因,通过现场调查,取样,众海水及扇 贝体内分离出20析菌,选取5株进行感染实验。结果:病原菌可造成扇贝感染死亡,不同菌株致病性不同,水温越高,致病性越强。造成扇贝大量裂纹民系综合因素所致其中持续高温是主要因子,在高温季节下沉筏架,控制养殖规模,稀疏密度,及时清笼,在底质污染严重的海区养扇贝,都是预防扇贝死亡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海洋渔业》1985,7(4):182-184
十、如何防止养殖扇贝大量死亡?扇贝海上养殖常发生大量死亡现象。扇贝死亡前的症状,贝壳边缘缺刻不全,贝壳内面呈黄褐色,外套膜边缘向里萎缩,症状越重的个体萎缩越厉害,得病的个体虽已过了繁殖季节,但腹嵴内仍剩有大量的生殖细胞,雌雄易辨等。这些症状说明扇贝处于病态,是发生海上大量死亡的前兆。应立即分析病态的原因,如是养殖密度过大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一、养殖扇贝死亡情况1985年长岛县扇贝开始出现大量死亡,1990年全县养殖面积1万亩,受灾面积1000余亩,一年出现三次死亡高峰,严重海区死亡率达60~80%; 1990年荣成市扇贝出现大量死亡,死亡率10~50%,一般为20~30%;  相似文献   

8.
扇贝加工废弃物海鲜调味料的加工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郑丽  汪秋宽 《水产科学》2005,24(1):34-37
扇贝是软体动物门扇贝科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的总称。海湾扇贝原主产于美国沿海,虾夷扇贝原主产于日本北海道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两者均为雌雄同体。栉孔扇贝雌雄异体,主要产于我国北部沿海。扇贝是我国重要经济海产品之一,由其干制的贝柱,是非常名贵的海珍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扇贝的养殖已相当普及,冻贝柱及干贝柱的加工和出口量非常大,成为我国大宗出口的水产品。而在加工贝柱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其中扇贝加工废弃物(包括内脏)约占整个扇贝的30%。仅以山东沿海地区年产4 0×105t扇贝计,每年将有…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四年扇贝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扇贝人工养殖提供了大量的苗种,扇贝的大发展已成为可能。但十年来扇贝养殖一直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养殖器材成本高,单台产量低,收益少,甚至亏损。因此,研制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扇贝生长快的新型养殖器材已是当前扇贝养殖发展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延贵 《河北渔业》2011,(12):42-43
<正>海湾扇贝,是我国扇贝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而每年海湾扇贝苗种的产量却时常不够稳定。其主要原因是扇贝种贝在自然海域越冬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低温冷冻、饵料缺乏等多种原因,造成种贝发育不良,或大量死亡等现象发生,从而影响到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海湾扇贝室内人工育苗技术日渐成熟,纤毛盘脱落症等病害基本不再发生,稚贝出苗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海湾扇贝孵化率仍不稳定,许多育苗单位为获得足够数量的幼虫而培养大量亲贝,从而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如果将孵化率提高稳定在50%以上,不但保证了生产还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海湾扇贝苗种生产的实践经验,对提高海湾扇贝室内  相似文献   

12.
眼下正值扇贝收获时节,而秦皇岛市北戴河、海港区的养殖户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受突发石灰虫灾的影响,扇贝大量减产。  相似文献   

13.
海湾扇贝边中氨基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对海湾扇贝边中氨基多糖进行了研究。海湾扇贝边经胃蛋白酶和胰匀浆水解去蛋白,继用乙醇沉淀得粗多糖。粗多糖用吸附法和透析法纯化,并经乙醇和CTAB进一步分级提纯,最终获得氨基多糖精制品。该品含有氨基己糖、己糖醛酸、硫酸基以及5种中性单糖。其琼脂糖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类于肝素表明,所得多糖为肝素样氨基多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海水养殖专家针对扇贝的大面积死亡撰文分析了主要原因:1.扇贝的养殖密度过大;2扇贝种质退化;3水域富营养化;4扇贝在性腺发育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降低了抵抗外界不利环境和疾病的能力;5.病毒感染。专家分析扇贝大面积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栉孔扇贝是珍贵的海水贝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扇贝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养殖扇贝约2.7万hm2(40万亩),产量约110万t。但1997~1999年我国连续3年发生养殖扇贝大量死亡现象,死亡率高达70%-80%,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且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为了指导生产,保持该养殖品种的优良性状,做好栉孔扇贝选种育种工作,对栉孔扇贝亲贝提出质量要求和进行质量参数测定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湾扇贝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统计,到1998年我国海湾扇贝养殖面积发展到近7000hm^2,养殖产量约30万t。特别是自1997年栉孔扇贝养殖出现大面积死亡以来,海湾扇贝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在1999年贝苗中间暂养阶段发生了大量死亡,造成养殖苗种严重不足,使养殖面积减少约2/3,经济损失惨重。作者就海湾扇贝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虾夷扇贝增养殖生产的发展,亲贝资源量逐渐增加,在繁殖季节海区出现大量虾夷扇贝浮游幼虫,为充分利用浮游幼虫资源,获得优良虾夷扇贝苗种,协助采苗业户及相关苗种收购业户对特定海域采苗进行技术支持。技术路线如下。一、海区采苗预报及采苗时机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正>为提高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保证成活率,解决实际生产中由于海湾扇贝产卵孵化率低的实际生产问题问题,进行了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阶段不同药物处理试验。对比试验结果:1ppm EDTA和2ppm土霉素同时处理组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高达82%,畸形率最低8.5%,实际生产中采用两种药物的混合处理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低畸形率高的的问题,避免了种贝的大量浪费,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 十、如何防止养殖扇贝大量死亡?扁贝海上养殖常发生大量死亡现象。扇贝死亡前的症状:贝壳边缘缺刻不全,贝壳内面呈黄褐色,外套膜边缘向里萎缩,症状越重的个体萎缩越厉害,得病的个体虽已过了繁殖季节,但腹嵴内仍剩有大量的生殖细胞,雌雄易辨等。这些症状说明扇贝处于病态,是发生海上大量死亡的前兆。应立即分析病态的原因,如是养殖密度过大而引起的,要立即分笼疏散;如是渡夏水温过高所致,可沉架,降低养  相似文献   

20.
海湾扇贝(Aquipecter irradicans lamarck)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1982年由中科院海洋所引进至山东、福建沿海试养成功,因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所以苗种供不应求.近几年,海湾扇贝的孵化率一直不很高,各单位普遍采用培养大量种贝做保证,以采到足够的受精卵,达到生产规模,这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制约了海湾扇贝养殖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际,总结几点提高海湾扇贝孵化率的技术措施,以达到既能使成本降低,又可以提高孵化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