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杠柳叶的化学成分及其粗提物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杠柳叶的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检测出杠柳叶中存在酚性成分、有机酸、皂苷、黄酮类及其苷类、植物甾醇、三萜类化合物。同时以生物活性跟踪法测定了杠柳叶萃取物对三龄粘虫和菊小长管蚜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活性最高。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后F3组分的触杀活性最高,72 h对粘虫触杀LC50是2.903 2 mg.mL-1,24 h对蚜虫触杀的LC50为0.526 3 mg.mL-1。  相似文献   

2.
杠柳根皮中4个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杠柳根皮的化学成分和根皮中挥发油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对杠柳根皮的甲醇提取物的水悬浮液,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后,得到4种不同萃取物,经过硅胶柱层析、C18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多次分离、纯化后,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得到化合物I,从正丁醇萃取物中得到化合物II、III、IV;经化学分析结合IR、1H-NMR、13C-NMR、EI-MS等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I为β-香树素乙酸酯,化合物II为香草醛乳糖苷,化合物III为杠柳苷E,化合物IV为一强心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对杠柳根皮组织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单体化合物Ⅱ(香草醛乳糖苷)在使用浓度为3.0~6、0mg/mL时对小麦、油菜具有强的抑制生长活性;当浓度降低到0、75mg/mL时,反而对油菜种子具有促进萌发和刺激生长的作用、单体化合物Ⅲ(杠柳苷E)和Ⅳ(强心苷类)对麦二叉蚜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对粘虫具有胃毒和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给小花棘豆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各萃取部分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薄层色谱分析技术及平面色谱图像定量法对小花棘豆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花棘豆含有油脂、酚类、鞣质、生物碱、黄酮及其苷类、皂甙、有机酸、蒽醌类等化合物,无强心苷、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至少含有9、7、6和5种化合物,经与标准品对照,证明正丁醇萃取部分含有苦马豆素;各萃取部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斑点依次为1、7、5、1,小花棘豆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部分。  相似文献   

5.
杠柳新苷P是从杠柳根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甾体糖苷类化合物,对东方粘虫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杀虫机理,探究杠柳新苷P作用于东方粘虫中肠疑似作用位点,通过对杠柳新苷P进行结构修饰,与东方粘虫幼虫中肠刷状缘膜囊泡(BBMV)组织体外孵育,利用其结构修饰后增强的紫外吸收特性,经蛋白分离、纯化,进而得到杠柳新苷P作用于粘虫中肠BBMV上的结合蛋白。结果表明:在粘虫中肠BBMV上存在杠柳新苷P的疑似结合蛋白,且经分离鉴定得到5种疑似结合蛋白,分别为类异翅盘蛋白、氨肽酶、二硫键异构酶、苯基贮存蛋白以及精氨酸激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推测,氨肽酶可能是杠柳新苷P作用于东方粘虫幼虫中肠BBMV上的结合蛋白。初步明确杠柳新苷P作用于东方粘虫中肠的疑似作用位点,但仍需进一步的验证工作进行确认,为今后研究杠柳新苷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及靶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巴山冷杉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系统化学预试法对巴山冷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巴山冷杉枝叶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及其苷类、酚类和鞣质、有机酸、黄酮类、蒽醌、生物碱等各类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刺山柑花蕾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和圆形滤纸预试法对新疆刺山柑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刺山柑花蕾中含有挥发油、氨基酸、蛋白质、糖及其苷类、酚性成分和鞣质、生物碱、有机酸、皂苷、甾体类等物质。  相似文献   

8.
对洱源丛枝瑚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结果表明其中含有甾体、萜类、挥发油、蒽醌类、香豆素类、氨基酸类、糖类等物质.测定了洱源丛枝瑚(Ramaria eryuanensis)子实体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子实体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菜蛾有较强的毒杀活性,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有较强毒杀活性.石油醚萃取物进行柱层析共得到15部分淋洗液,其中B1部分对粘虫有较强毒杀活性,72 h死亡率达到100%;B1、B2、B5、B6、B7部分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较高,72 h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镰形棘豆化学成分预试及生物碱成分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生物碱系统提取法和薄层色谱技术对镰形棘豆地上部分全草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生物碱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镰形棘豆地上部分全草中含有生物碱、有机酸、皂甙、黄酮、香豆素、萜类和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生物碱沉淀反应最明显;1.50 kg镰形棘豆经95%乙醇回流提取得总浸膏198.10 g,经酸化、碱化所得碱水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段萃取,得生物碱氯仿萃取部分0.72 g,乙酸乙酯萃取部分0.97 g,正丁醇萃取部分26.70 g,分别占总生物碱的2.54%、3.42%、94.04%,说明镰形棘豆生物碱主要集中在正丁醇萃取部分以大极性生物碱为主;各部分生物碱经薄层层析分析,发现镰形棘豆中生物碱的种类至少有24种,经与标准样品对照,证明镰形棘豆所含的生物碱主要以苦马豆素及其类似物等吲哚里西啶生物碱为主,同时也含有少量的黄华碱和臭豆碱等喹诺里西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0.
李  白小梅  杨华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239-240,256
测定了杠柳新甙A对鳞翅目昆虫粘虫、小菜蛾、菜青虫、小地老虎,同翅目昆虫麦二叉蚜和双翅目昆虫家蝇的胃毒和触杀活性。结果表明,杠柳新甙A对粘虫、小菜蛾、菜青虫、家蝇有强烈的胃毒活性,LC50分别为3.799 mg.mL-12、.090 mg.mL-1、4.189 mg.mL-1、1.546 mg.mL-1。对小菜蛾、家蝇、麦二叉蚜有触杀活性,LC50分别为4.495 mg.mL-13、.069 mg.mL-1、2.080 mg.mL-1。对小地老虎没有胃毒和触杀活性。  相似文献   

11.
氧肟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氧肟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禾本科植物的植物次生代谢物 ,与植物抗虫性关系密切 ,现已明确氧肟酸与欧洲玉米螟Ostrinianubilalis (Hubner)、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 (Guenee)、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 (Fitch)、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 (Rondan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 .)、麦无网蚜Metopolophiumdirho dum (Walker)和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 .的抗性有关。丁布 (DIMBOA)作为氧肟酸的主要类型 ,主要通过抗生性或不选择性在植物抗虫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秸秆覆盖还田试验区昆虫群落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区麦田上的主要害虫有麦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 Rhopalosiphum padi L.等)、麦秆蝇(Meromyza saltatrix L.)和小麦叶蜂(Dolerustritici tritici chu),天敌主要是瓢虫。在不同灌水量(600 m3/hm2~2 100 m3/hm2),在传统、秸秆还田、免耕三种不同耕作节水模式下,麦蚜为优势种,其次为瓢虫,其它昆虫只是零星的分布。在秸秆还田处理下,百株蚜量随冬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其它处理之间,昆虫分布没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小麦蚜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种检验分布型方法测定了小麦蚜虫和蚜茧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均属聚集分布。在分布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估计田间种群时的最适抽样数并计算了防治指标为5头/株时的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金杯藤叶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及化学成分定性分析。[方法]用浓度85%乙醇作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获得总提物,随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用纸片扩散法和微孔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总提物及各萃取相对7种常见致病茵的抑茵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用系统预试法初步测定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金杯藤叶总提物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抗茵作用,而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茵、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茵、大肠埃希氏茵等无抗茵作用;其中石油醚相和水相对3种革兰氏阳性茵有抗菌活性。金杯藤叶可能含有糖类、多糖及苷类、皂苷、有机酸、生物碱、黄酮、甾体及三萜类和强心苷类等成分。[结论]金杯藤叶的总提物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特异性抗菌活性,且有效成分存在于石油醚相和水相。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室测定,狼毒根在氯仿、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三种萃取物中,氯仿的萃取物对麦二叉蚜的触杀活性最高,为77.95%,其50mg/ml的浓度触杀活性最高,校正死亡率为95.00%。氯仿萃取物对甘蓝蚜的拒食活性最好,校正拒食率达到了87.85%。在氯仿萃取物的四个浓度中,(50mg/ml)的拒食活性最高,达到了91.84%,25mg/ml和16.67mg/ml的拒食率分别为87.04%和87.71%,12.5mg/ml的拒食活性仍然达到了84.8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黒沙蒿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已烷和丙酮5种提取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黒沙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触杀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但胃毒作用相对较弱.黒沙蒿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24 h内的拒食率达到93.75%,拒食中浓度为8.4 mg/mL;触杀活性较显著,浸虫法测定的72 h的校正死亡率达89.29%;有较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1 d后的生长发育抑制率为91.78%,2 d后是86.32%,平均蛹重169.1 mg,最终化蛹率为43.33%,且生长发育速度较对照缓慢.其它提取物也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麦田蚜虫及其天敌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麦田蚜虫及其天敌群落主要由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和麦二叉蚜3种麦蚜以及12种天敌昆虫组成,天敌中以蚜茧蜂数量最多。麦蚜和天敌的演替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的麦蚜和天敌数量较少,没有必要防治蚜虫;第2阶段,麦蚜数量达到顶峰,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第3阶段,群落处于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博落回根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浸渍法,研究了博落回根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萃取物对2、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结果]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黄粉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当浓度为100 mg/ml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2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达80.95%,LC50为65.532 9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乙酸乙酯层>石油醚层=正丁醇层>总提取物(乙醇)>水层;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对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71.42%和66.67%,LC50分别为83.899 8和86.687 7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总提取物(乙醇)>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结论]博落回根杀虫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所在极性范围内,可对该部位进一步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9.
麦蚜与其天敌种群在三维空间格局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3年的系统研究得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及其多种天敌一般情况下的水平格局为聚集格局;在垂直格局上2种麦蚜及其他害虫共存时,多种天敌中只有龟纹瓢虫对麦二叉蚜聚集部位有明显的追随跟踪攻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