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究N6-甲基腺苷(m6A)去甲基化酶FTO表达水平对猪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表型猪FTO表达和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方法】收集分化第0、2和4天的猪肌卫星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FTO和肌球蛋白重链(MyHC)蛋白表达、肌分化因子(MyoD)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肌卫星细胞分化标志基因MyHC表达情况;采用Dot blotting检测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将过表达载体(OE-FTO)、空白对照(NC)和FTO基因干扰载体(siRNA-FTO)、阴性对照(siRNA-NC)分别转染猪肌卫星细胞并诱导分化,检测FTO、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以及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MyHC表达以及肌管形成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Dot blotting分别检测大白猪、宁乡猪不同组织中FTO蛋白表达情况以及m6A甲基化修饰水平。【...  相似文献   

2.
miRNA与mRNA互作关系研究是构建骨骼肌发育调控网络的基础。研究利用北京鸭胚胎期不同孵化时间胸肌组织的差异miRNA和mRNA数据进行miRNA和mRNA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①E13-E19间有43个miRNA和22个mRNA关联到一起,E27-E19间有48个miRNA和141个mRNA关联到一起;②E27-E19间关联到基因的GO条目主要与肌肉发育相关,E13-E19间关联到基因的GO条目主要与DNA复制有关;③E19-E27的关联基因KEGG分析表明,显著富集的通路主要与DNA复制和细胞周期有关。研究结果对于深入开展北京鸭骨骼肌发育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现阶段发现的真核生物体内最广泛的RNA表观遗传修饰方式,近年来研究显示,m6A在真核生物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在基因表达及细胞命运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且对mRNA的可变剪接、定位、翻译及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现有的m6A修饰检测技术可以较为准确、高效地检测出生物样本中的m6A修饰丰度,并能快速、简便地进行m6A修饰的高通量测序,以及在单碱基分辨率下检测m6A修饰在RNA上的位置。尽管m6A修饰相关调控蛋白对畜禽复杂经济性状的影响近年来已有少量报道,但其中的作用机制仍未得到充分阐明。大量人类及模式生物上的研究表明,m6A修饰相关蛋白能够影响生长发育、繁殖、热应激、炎症及癌症等生物学过程,为探究畜禽m6A修饰参与复杂性状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主要从m6A甲基化修饰相关蛋白(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及读取蛋白)、m6A检测技术、m6A对哺乳动物复杂性状的调控机制、m6A与其他表观修饰的互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m6A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N6-腺苷酸甲基化(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的一种转录后修饰,是一个动态可逆过程,由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结合蛋白催化,介导真核生物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参与多种细胞基因表达调控和疾病的病理过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RNA修饰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m6A甲基化修饰在细胞分化、动物生长发育、疾病的发生等生物学功能的探索也越来越迫切。作者介绍了m6A甲基化修饰的特征及其相关的3种酶、m6A修饰的检测技术,及其在mRNA调控、干细胞分化、肿瘤发生和转移上的生物学功能,简述了m6A甲基化修饰对畜禽(如猪、鸡)生长发育方面的调控,最后对m6A甲基化修饰在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为后续m6A甲基化修饰在动物生长过程中的深入研究和预防治疗疾病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qPCR分析生肌调节因子MyoD1基因在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及初生早期(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胸肌发育中的表达模式以及与胚胎和胸肌发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yoD1 mRNA在两个品种鸭胸肌早期发育中表现出一致的表达规律,均呈“波浪形”,在13胚龄时表达量相对较高,17胚龄时下降,21胚龄时上升到最高,随后下降,出雏后又维持较高水平;品种间比较结果显示除了在25胚龄时金定鸭胸肌中MyoD1 mRNA表达量稍低于高邮鸭,在其他所检测的胚龄/日龄中,金定鸭胸肌中MyoD1 mRNA表达量均高于高邮鸭胸肌中的表达量(P>0.05);高邮鸭胸肌MyoD1 mRNA表达与胚胎和胸肌发育无显著相关性,而金定鸭胸肌中MyoD1 mRNA的表达与其胚胎和胸肌发育呈强负相关(P胚重=0.048;P胸肌重=0.006)。MyoD1基因参与鸭胚胎期及出雏早期胸肌的发育,胸肌中MyoD1基因表达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yoD1基因在胚胎期胸肌发生过程及其调控机理中的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let-7通过影响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而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为了研究let-7-5p在鸭上的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及其对鸭骨骼肌发育的可能作用,本文应用本课题组前期mi RNA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鸭let-7-5p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其靶基因及靶基因的功能注释。结果如下:1鸭let-7-5p成熟序列是TGAGGTAGTAGGTTGTATAGTT;2鸭let-7-5p在北京鸭孵化第11天(E11)至E27胸肌内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组织间表达模式显示,在鸭E27心脏内的表达量最高(3.33),在肝脏、皮脂、肌胃、小肠和腹脂的相对表达量较低;3鸭let-7-5p靶基因的GO条目中许多条目与骨骼肌发育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能为进一步研究let-7-5p对鸭骨胳肌发育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发育过程TPM1和TPM3基因的表达变化,试验分别采集出壳当天(1 d)、2周龄、4周龄、6周龄和8周龄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组织,提取总RNA,利用qRTPCR技术分析TPM1和TPM3基因在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发育过程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PM1基因在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发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TPM3基因在出壳当天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其他时间点相比显著提高(P0.05),在2周龄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6周龄和8周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4周龄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从出壳当天到8周龄时,TPM3基因在北京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相比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RNA m6A修饰相关基因去甲基化酶Alk B同源蛋白5(Alk B homologue 5,ALKBH5)、去甲基化酶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hyltransferase like 14,METTL14)和成肾细胞瘤1-结合蛋白(Wilms’tumor 1-associating protein,WTAP)在鸡骨骼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骨骼肌m6A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6A甲基化相关基因在金茅花鸡12(E12)、14(E14)、16(E16)、18(E18)胚龄和1日龄腿肌和胸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以及其在鸡成肌细胞50%、100%增殖期和1、2、3、4、5 d分化期的mRNA表达水平;随后,利用m6A甲基化试剂盒检测金茅花鸡E12和1日龄腿肌和胸肌组织中m6A甲基化修饰水平,与m6A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6A去甲基化基因ALKBH5和FTO mRNA表达水平在骨骼肌发育过程中显著上调(P<0.05),即在E12、E14低表达,E16、E18逐渐上调,1日龄达到最高。m6A甲基化写入基因METTL14、METTL3和WTAP mRNA表达水平在E12、E14、E16逐渐上升,E18下降,随后至1日龄表达量回升。在细胞增殖过程中,ALKBH5、FTOMETTL14、METTL3和WTAP基因表达均上调;在细胞分化过程中ALKBH5和FTO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在分化第5天达到最高。METTL14、METTL3和WTAP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细胞诱导分化的1、2、3、4 d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而在诱导分化的第5天有所回升。甲基化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腿肌和胸肌m6A甲基化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显著下降(P<0.05),至1日龄达到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鸡骨骼肌RNA m6A甲基化水平与m6A去甲基化修饰基因ALKBH5、FTO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推测m6A甲基化修饰与鸡骨骼肌发育相关,而去甲基化基因ALKBH5、FTO可能通过调控RNA m6A甲基化水平,影响鸡骨骼肌发育。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6A甲基化修饰调控鸡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胚胎移植前供体牛与受体牛血浆外泌体miRNA的表达差异, 以明确血浆外泌体miRNA在牛早期妊娠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以3~6岁、体重480~600 kg的夏南牛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10头供体牛进行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和人工授精, 23头受体牛只做同期发情处理。在人工授精后第7天, 冲洗供体牛子宫以获取囊胚, 选取3头囊胚数相近的供体牛及3头与供体牛体重和年龄均相近的受体牛, 颈静脉采血, 进行血浆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 然后提取血浆外泌体miRNA, 并检测其表达量; 采用R语言中的DESeq差异算法计算P值, 并筛选出P<0.05的miRNA, 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6个样本的囊泡粒径均在135 nm左右, 符合外泌体的特征。与供体牛相比, 受体牛中有9个miRNAs表达显著上调(P<0.05), 13个miRNAs显著下调(P<0.05);22个差异表达的miRNAs中, 有15个miRNAs预测出无重复的靶基因2 990个。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的结果表明, 这些靶基因主要富集在与生物黏附(biological adhesion)、定位(localization)、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功能有关的通路上, 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与黏着斑(focal adhesion)、黏着连接(adherens junction)有关, 提示血浆外泌体miRNA可能参与调控胚胎着床。【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筛选和探究影响胚胎着床的血浆外泌体miRNA提供参考, 并为进一步阐明血浆外泌体miRNA在母牛早期妊娠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樱桃谷鸭胚胎期胸肌的发育规律以及调控基因与胸肌发育的关系,选取100只均重90~100 g的樱桃谷鸭种蛋进行同条件孵化,测定12~27日胚龄(E12~E27)的胚重和胸肌重并计算胸肌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樱桃谷鸭E13~E27胸肌中MyoG、MRF4和MSTN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樱桃谷鸭胚重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增加;E20前胸肌发育与鸭胚重发育趋于一致,胸肌率随胚重的增加而增加;然而,E20后胸肌的发育以肌细胞融合为主,胸肌增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胸肌率开始呈现下降趋势。MyoG、MRF4在胸肌中的相对表达量随胚龄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分别在E19、E20处达到最高点;MSTN在E16~E27的表达趋势与MyoG、MRF4相反,呈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E19处出现最低点。结果表明:E18~E20是樱桃谷鸭胸肌增长最快点,是胚胎期樱桃谷鸭胸肌发育的关键过渡点。  相似文献   

11.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2022,(11):6801-6816
脂肪组织发育和沉积与动物的生长、生产效率、繁殖以及产品品质密切相关,同时,脂肪的过度沉积也直接与人类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紧密关联。因此,如何调控脂肪沉积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和保障人类生命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脂肪干细胞分化聚酯与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在概述了脂肪组织种类和mRNA m6A修饰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mRNA m6A修饰对动物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并阐述了营养素通过mRNA m6A修饰调控动物脂肪沉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精准调控动物脂肪沉积进而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试验旨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影响鸭胸肌矿物元素含量的候选基因及分子标记,解析矿物元素性状的遗传机制。【方法】研究构建了北京鸭×野鸭F2代资源群体,利用个体血液样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采集8周鸭胸肌并根据国标方法测定7种常量矿物元素含量,结合重测序数据与矿物元素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关联分析,鉴定影响矿物元素含量相关基因。【结果】7种矿物元素的表型遗传力分别为磷(0.007)<铁(0.100)<镁(0.120)<钠(0.140)<钾(0.150)<钙(0.190)<锌(0.35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镁和钾元素相关性最高(r=0.62),磷与镁、钾元素在鸭胸肌中的含量呈现较高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和0.56。通过GWAS鉴定出与锌元素含量显著相关的1个SNP位点在6号染色体12 075 283 bp处达到全基因组水平上的显著关联(-log10P-value=8.03),与最高点SNP高度相关的39个SNPs将候选区间缩小至39 kb,该区间内仅存在1个基因SORCS3,结合基因功能注释与转录组分析确定S...  相似文献   

13.
可变剪接是畜禽增加转录组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一种重要机制。研究应用前期测定的不同发育时期(2、4、6周龄)北京鸭胸肌和皮脂RNA-seq数据,挖掘北京鸭胸肌和皮脂内可变剪接及其功能注释。结果显示:1 6个样品中共鉴定出30 465个可变剪接,这些事件发生在7 587个基因上,可变剪切类型以外显子跳跃、内含子滞留、可变的5′剪接位点和可变的3′剪接位点等为主;2可变剪接的发生具有组织和发育阶段特异性;3共有可变剪接的基因主要富集于物质合成、物质结合及酶活性相关的GO条目中,胸肌特有可变剪接基因显著富集到骨骼肌发育相关的GO条目中,而皮脂特有的可变剪接基因富集到油脂合成的GO条目中。研究系统鉴定了北京鸭胸肌和皮脂内的可变剪接和基因,为北京鸭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鸡体内存在环状RNA(circRNA)含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1(circWWP1)的表达,并进一步探究其组织表达特征及其在鸡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为研究circWWP1对鸡肌肉发育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DNA测序、RNase R酶消化、放线菌素D处理鉴定circWWP1的真实性和稳定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WWP1的组织表达特征。利用在线软件预测circWWP1 miRNA的结合位点及其靶基因,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circWWP1-miRNA-mRNA网络图,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鸡circWWP1真实存在且稳定表达,耐受RNase R酶的消化和放线菌素D处理。circWWP1在成年鸡各组织中广泛表达,胸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仅在22日龄雏鸡胸肌和腿肌组织中表达;成年鸡胸肌、腿肌组织中circWWP1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2日龄雏鸡(P<0.05)。circWWP1-miRNA-mRNA网络调控分析获得3个靶向miRNA(gga-miR...  相似文献   

15.
鸭胚骨骼肌不同组织Myf6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Myf6基因对鸭肌肉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技术检测Myf6基因在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第13、17、21、25、27天及出生后7日龄胸肌、腿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yf6基因在2个品种的胸肌和腿肌中均有表达,在不同品种同一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一致,而在不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不同,其中在胸肌组织中21胚龄时表达量最高,随后表达量下降,维持相对较高表达水平;在腿肌组织中13胚龄时表达量较高,17胚龄时达到最高,随后表达量有所降低,并在21胚龄后急速下降至极低水平,但其表达在胚胎期后期(27胚龄)及初生期(7日龄)又有缓慢上升趋势。上述结果表明,Myf6基因参与了胸、腿肌组织的发育,在胸、腿肌中表达模式不同,推测Myf6基因在胸、腿肌中的调控存在差异,可能与其胸、腿肌不同肌纤维的发育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在胚胎发育中发挥作用,并能与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MEF2基因家族协同促进肌肉的分化,而其在心肌发育中的作用却鲜有报道。为研究其在胚胎心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扩增了鸭MyoG基因CDS序列,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MyoG在鸭E10、E14、E18、E22、E27 d及出生后1周雏鸭(P7 d)心肌组织中共6个阶段的表达变化。基因扩增得到鸭MyoG基因CDS序列共684bp,编码227个氨基酸,预测其含有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结构域。结果表明:MyoG在鸭E10 d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E14、E18、E22和E27 d(P0.05);E14 d与E18 d,E22 d和E27 d之间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MyoG在鸭出壳前心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出生后1周,表达量又明显上升,与E22 d和E27 d差异显著(P0.05)。MyoG在鸭心肌组织的发育中起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MyoG的bHLH结构域直接或以MEF2基因家族介导间接实现对心脏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生肌决定因子对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肌纤维的数量和大小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而且对肉质和风味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SIRT1对生肌决定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因而影响肌肉和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本研究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北京鸭出壳后胸肌发育过程中生肌决定因子家族的4个成员(MyoD、MyoG、Myf5和Myf6)和SIRT1基因的表达变化模式,结果发现MyoD1和Myf5基因在北京鸭出壳后的肌肉组织中呈下降趋势,而且这两个基因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Myf6基因在北京鸭出壳后的肌肉发育过程中没有显著的变化;MyoG基因在北京鸭出壳后的肌肉发育过程中表达量低且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SIRT1基因与MyoD和Myf5基因的表达模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整体上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本研究对生肌决定因子和SIRT1基因在北京鸭出壳后胸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为揭示北京鸭胸肌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血清5型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对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m6A甲基化修饰相关基因METTL3、METTL14、WTAP、YTHDF2和FTO表达的影响,试验构建了Hps感染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模型,利用不同浓度的Hps(MOI分别为10∶1和100∶1)分别感染细胞0,6,12,24 h,收集各时间点细胞样品的总RNA和总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炎性因子及m6A修饰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MOI为10∶1和100∶1时,TNF-α和IL-8基因总体呈上调表达,在Hps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24小时时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12小时时,除MOI为100∶1时的TNF-α基因外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即Hps感染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在Hps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后m6A修饰关键基因METTL3、METT...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Ccna1基因在鸭骨骼肌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RT-PCR扩增和克隆了鸭Ccna1基因启动子区并作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cna1基因以及参与该基因表达调控的多个肌源性转录因子在鸭胚骨骼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鸭Ccna1基因启动子2 213bp。序列分析表明,鸭Ccna1启动子存在典型的TATA-box、CAAT-box调控元件,有MyoD、MRF4、MyoG、Sp1、PITX1及MEF2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定量结果发现,MyoD、MRF4、MyoG和Ccna1在鸭胚胎骨骼肌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在鸭胸肌中,MRF4在E23时期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D8的表达量(P0.05);在腿肌中,MRF4和MyoG表达量在E17时期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D2、D8(P0.05)。聚类分析表明,在鸭胸肌组织中Ccna1表达模式与MyoD一致,在腿肌组织中Ccna1表达模式与MRF4、MyoG一致。初步推测,Ccna1参与到了鸭骨骼肌组织的发育,且在鸭腿肌的生长发育中,MRF4、MyoG可能与Ccna1相互作用进而调控骨骼肌发育,而在鸭胸肌组织中,Ccna1的表达可能与MyoD的转录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优质农业动物肉产品深受我国消费者市场青睐,而脂肪沉积是影响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阐明脂肪沉积的规律对探究动物优质肉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N6-甲基腺苷修饰(m6A)是真核生物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RNA表观遗传修饰,其与RNA运输、表达及降解等多种生物学事件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GF2BP2)介导的m6A修饰在动物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本文将论述m6A、IGF2BP2及其调控动物脂肪沉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以期未来为家畜肉品质改良提供候选基因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