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十五”计划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养猪数量逐年下降,目前,国内推广使用的骨干猪种与配套系,绝大部分来自国外,肉质色淡、味差,加大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全力推进陕西优质猪肉生产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1陕西养猪生产基础较好1.1养猪存栏、出栏数量和质量稳定提高据统计,2004年全省生猪存栏1 081.0万头,出栏1 170.2万头,出栏率115.5%,较1998年的949.0万头、902.9万头和96.5%,分别增长了13.9%、29.6%和19个百分点。瘦肉率达60%以上的出栏商品猪占到出栏总量的30%以上,较1998年增加了20个百分点。近几年,随着全省乃至全国猪市的平稳发…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猪种资源丰富多彩,在世界养猪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地方品种具有产仔数多、肉质好、适应性强等特性,但还存在着生长缓慢、耗料多、瘦肉率低等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养猪生产和猪肉市场的需求。现代猪种的遗传改良集中在少数瘦肉型种猪上,世界各国都以很大的比例逐渐取代了地方猪种,占据了世界养猪生产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发达国家,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饲养的只是少数生产性能与经济价值高的瘦肉型猪种及其配套杂交组合。目前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们是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  相似文献   

3.
5.2.7如何实行安全优质肉生产5.2.7.1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只有发展了规模化、集约化养猪,才能在猪种、饲料、疾病控制、改善养猪环境上进行严格把关,实现安全优质肉生产。5.2.7.2加大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利用。现代养猪科学技术说明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遗传,不同品种与杂交组合的猪在猪肉品质上有较大的差异,表现有不同的肉色、肌纤维、渗水性、pH值、肌肉脂肪含量、味道、瘦肉率等。研究同样证明,猪胴体瘦肉率与猪肉品质存在矛盾,过高的瘦肉率与过快的生长速度必然导致猪肉品质的下降。研究也…  相似文献   

4.
猪肉品质是影响养猪产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提高产肉性能的同时,确保肉质性状遗传改良是当今全世界猪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丰富,具有优良的肉质特性,在生猪养殖中利用我国地方猪种开展杂交生产或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实现猪肉品质遗传改良,是提高猪肉品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我国代表性地方猪种的肉质特性,并对其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生猪生产发展和人们对猪肉质的科学追求,从养猪的科技动态、当前生 产水平与市场消费需求,推广生猪三元杂交生产技术,首先以我国全面实施的猪二元杂交为 基础选育出优质高效的母本与引入的国外肉用型种猪父本形成生猪(二外一本)三元杂交体 系,再是以地方良种母猪适度导入外国猪血统培育的品系母本再与国外肉用型猪父本杂交形成商品肉猪的生产组合模式,是充分利用地方猪种资源、保持带有地方猪肉风味、适应猪 肉市场消费的理想选择。发展国外猪种的三元杂交生产应以加工、出口、创汇为目标,决定生 产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6.
目前,黑猪杂交肉质市场正在缓慢启动。因而也给我国地方猪种和培育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市场新需求,无疑给猪育种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根据西北地区的养猪发展现状,养猪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具有区域特色。从小户养殖到科学养殖到规模养殖,培育出龙头企业,加之猪种资源丰富,为生产优质猪的市场开发,创造了一定的优质猪肉市场条件,我们将作出相应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7.
冯娜 《猪业科学》2016,(11):51-52
正地方猪品种是我国珍贵的猪品种资源,具有繁殖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种质特性。这些地方猪种经过数千年的猪文化历史熏陶已形成各自的肉质特色,是开发特色品牌猪肉的宝贵素材。随着猪肉消费层次的多元化,猪肉消费市场将向多样化、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品牌猪肉的市场需求大幅提升,故含地方猪种血统的巨大猪肉市场和空  相似文献   

8.
正地方猪品种是我国珍贵的猪品种资源,具有繁殖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种质特性。这些地方猪种在中国不同的自然地理生态条件下,经过数千年的猪文化历史熏陶已形成各自的肉质特色,是开发特色品牌猪肉的宝贵素材。随着猪肉消费层次的多元化,猪肉消费市场将向多样化、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高质量品牌猪肉需求已经凸显,因此,以地方猪种资源为基础开发特色品牌猪肉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猪肉品质日益引起广大消费者和猪育种学家的关注,肉质性状选育成为2l世纪猪育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育种学家们期望在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获得较大进展的同时进一步改良肉质。中国地方猪种肉质优良,肌内脂肪含量达3%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达6%~7%;国外瘦肉型猪种生长速度快,但肉质欠佳。  相似文献   

10.
<正>据1986年《中国猪品种志》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现有地方猪种48个,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猪种的34%。民猪是我国土著品种,属于华北猪系统,在世界地方猪种排行榜中占据重要位置,是我国宝贵的猪种资源。民猪具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等特性。民猪在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养猪生产中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民猪存在生长缓慢、瘦肉率低的缺点,以及从国外引进猪种进行杂交,使民猪纯种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1.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养节粮型地方猪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尽管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受到了各地政府以及一些养猪企业的重视,但养猪业过度依赖"洋"品种、忽视了许多有优良特性的地方猪品种的现状依然存在。其实,与"洋"品种猪而言,我国地方猪种特点各异,有繁殖性能高的、有肉质好的,都有很强耐粗饲能力、抗逆性和适应性强,且饲养成本又明显低于国外猪品种。时下,在高成本、高风险的养猪时代,另辟蹊径,养地方猪品种无疑是一个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司马博锋 《养猪》2013,(6):67-68
近些年来,通过科学的遗传育种措施和国外猪种引入,我国猪肉的产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猪肉品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优质猪肉的生产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各地的地方特色猪肉也成为行业的一大亮点,但作为目前国内大众瘦肉主流的杜长大洋三元猪肉,如何通过营养手段改善其肉质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猪喂青饲料,可起到以青补精、降低成本,满足营养、增加产量,改善肉质、提高质量的作用。因此,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在养猪生产尤其是无公害猪肉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笔者多年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观察与筛选结果来看,除紫花苜蓿、籽粒苋、普那菊苣、串叶松香草等优质牧草适于养猪外,还有青饲玉米、墨西哥玉米、大力士高粱、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最新状况与保护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具有繁殖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种质特性。我国政府重视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能力建设、推进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由于国外优良品种在生长速度、瘦肉率等方面的优势,当前我国猪肉供给主要依靠国外品种及其与地方猪种的经济杂交,导致地方猪种的饲养范围逐步缩小。为了保证我国乃至全世界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加强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养猪业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到 2 0 10年 ,预计中国人口达 14亿 ,人均生产猪肉比 1998年略高 ,全国猪肉生产量比 1998年增加 2 3 %左右 ,同时要求品质更好。在存栏猪数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 ,主要依靠科学技术 ,提高出栏率与母猪年生产力来实现。为此 :1 在猪种改良上 ,应提倡培育含有一定比例中国猪血统的新品系 ,以保持较高的繁殖力和较好的肉质 ;2 对猪肉品质的要求 ,不但要口味好 ,而且在猪肉中应尽量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 ;控制猪场对环境的污染 ;3 大力推广集约化、规模化养猪 ,提倡“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养猪模式 ;4 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 ,研制多种类型的养猪日粮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地方猪品种是我国珍贵的猪品种资源,具有繁殖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种质特性。这些地方猪种在中国不同的自然地理生态条件下,经过数千年的猪文化历史熏陶已形成各自的肉质特色,是开发特色品牌猪肉的宝贵素材。随着猪肉消费层次的多元化,猪肉消费市场将向多样化、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高质量品牌猪肉需求已经凸显,  相似文献   

17.
梅山猪是由长江下游南部浏河两岸地区的古老猪种大花脸猪演变而来的,主要分布于太湖排水干道的浏河两岸地区。梅山猪在浏河两岸悠久的养猪历史、紧密的农牧结合传统、丰富的饲料资源和增长的猪肉需求背景下,经当地劳动人民对大花脸猪不断杂交选育,形成了具有繁殖性能高、肉质好、耐粗饲等优良特性的猪种。由于独特的优良性状,梅山猪在历史上具有较好的生态循环价值、种质资源价值、肉质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海南热带地区实施和推广优质猪人工授精技术,可有效地改良地方猪种、大幅度提高商品猪杂种优势率、降低热带地区养猪过程中疾病的传播、扩大优质种猪资源的利用、增加优质猪肉的生产比例,对正在实施的海南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猪肉品质是影响养猪产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提高产肉性能的同时,确保肉质性状遗传改良是当今全世界猪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从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应用和品种选择生产优质肉猪两方面,总结了国家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近年来在猪肉品质遗传改良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养猪挑战WTO的国际接轨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力 《养猪》2000,(3):26-27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在面临WTO通关之际 ,世界同行为之瞩目。中国的养猪生产将融入国际竞争。中国养猪业能否保住国内市场而又雄居国际猪市是当今中国养猪的首要战略思路。探讨焦点在于猪肉产品的质量优化和肉检规范的国际化。1 中外猪文化差异与肉质观念国人对猪肉品质的讲究和饮食文化的历史遗产导致了中国地方猪种的优良肉质。达尔文在“动物在家养条件下的变异”和张仲葛在《中国实用养猪学》中对此作了详尽考证。国人习惯于吃肥育猪 (阉公或阉母 ) ,一般不吃母猪肉或公猪肉。在烹饪名谱中猪肉和内脏同属桌上佳肴” ,讲究爆炒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