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 (CPV)引起的以剧烈呕吐和腹泻及白细胞明显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本病作为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危害极其严重。1 病原与流行情况该病的病原为犬细小病毒 (CPV) ,属犬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可在犬、狼、狐狸等动  相似文献   

2.
<正>狐脑炎(Fox Encephalitis)是由狐脑炎病毒(Fox Encephalitis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狐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主要特征是高热、高度兴奋、剧烈痉挛、感觉过敏、共济失调。1928年Green首次在银狐养殖场发现本病。1949年Siedentopf和Carlson证实本病病原与犬传染性肝炎病原相同。1954年Cabass等用犬肾细胞将此病毒分离成功。该病常见于美国,以后在德国、法国、苏联、罗马尼亚、波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也相继报道,现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养狐国。我国于1988年首次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 )五、犬病毒性肠炎犬病毒性肠炎又名犬细小病毒病 ,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心肌炎和肠炎。1 病原 :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犬细小病毒。2 流行病学 :粪便是引起本病传染的主要因素 ,尤其在犬患病后 4~ 7天 ,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急性病犬的唾液、呕吐物也具有传染性。犬不论年龄大小均可感染。流行早期 ,病程较短 ,死亡率高 ,常为爆发性流行 ;流行后期 ,病程延长。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 ,以夏、春季多发。病犬及慢性带毒犬为主要传染源。本病死亡率约为 1 0 %~ 1 5 %。3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4.
犬作为我国常见伴侣动物之一,犬的健康也随之受到重视。其中"犬窝咳"是继犬瘟热、犬细小病毒和犬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之后,近年在犬群中流行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本病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单一或混合感染所致。患犬表现阵发性咳嗽,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解郑州市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规律,本研究用犬细小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和犬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对2009年3月—2011年3月河南农大附属动物医院接诊的427例具有腹泻、呕吐、粪便带血等症状的患犬作病原检测,从而了解郑州地区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6.
1犬瘟热1.1流行病学病原是犬瘟热病毒。传染源主要是病犬和带毒犬,不少犬场购入带毒犬引起本病流行。病犬和带毒犬可通过泪液、鼻液、唾液、尿液及呼出的气体等排出病毒,造成食物、  相似文献   

7.
<正>犬细小病毒(CPV)是197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的,从发现该病毒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1流行病学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犬,尤其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  相似文献   

8.
<正>犬细小病毒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至今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病原的广泛存在和养犬者对疫病防控知识的匮乏,使得每年秋季开始,我区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量散发病例。感染犬细小病毒的犬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心肌炎型和肠炎型2种病型,心肌炎型主要感染2月龄左右幼犬,因病程短和诊断困难,很少在门诊出现;肠炎型病例各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但多发生于周  相似文献   

9.
Eugster等人(1977年)首先从腹泻幼犬粪便中分离到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简称CPV)。此后,各国对该病毒引起犬的暴发性肠炎有过一些报道。近年来,我国许多犬场也多次发生类似疾病的流行。至今无有效方法可控制本病。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犬细小病毒(CPV)病原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CPV基因序列,在保守的VP2基因内部设计合成内外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CPV的套式PCR方法。该方法对犬瘟热病毒(CDV)、犬冠状病毒(CCoV)、犬腺病毒(CAV)、犬副流感病毒(CPIV)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检测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出0.1 ng的病毒核酸,第2次比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高100倍。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可以准确快速检测出极低含量的CPV,将为CPV的病原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外有关犬细小病毒所致的出血性肠炎的报道甚多。1977年,美国Eugster,Nairn首先从腹泻病犬粪便中发现了细小病毒颗粒。1978年McCandlish应用犬肾细胞分离到了犬细小病毒。之后,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德国、日本等也相继报道了有关本病的流行、病原分离、快速诊断和免疫等资  相似文献   

12.
刘昌良 《兽医导刊》2013,(Z1):45-47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病毒性肠炎、传染性肠炎,它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的接触性、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在我国,梁士哲等于1982年首次报道了类似犬细小病毒感染性肠炎,1983年证实有本病的流行。近年来,随着我国军警犬、导盲犬和宠物犬饲养量的大幅增加,犬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3.
犬细小病毒肠炎(Canine parvovi-rus enteritis,简称 CPE),是70年代末新发现的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现已遍及世界许多国家。Appel 等于1979年从病犬中分离出病原并鉴定为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简称 CPV)。本病患犬以剧烈呕吐、腹泻和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4.
自2012年美国首次报道犬圆环病毒(CanineCV)以来,随后欧洲、北美洲及亚洲等地区陆续从腹泻犬中发现该病毒。犬圆环病毒可感染不同年龄段犬,尤其以幼龄犬感染率较高。该病毒可以感染狼和獾等食肉动物,经常与犬细小病毒发生混合感染,造成犬的出血性腹泻。犬圆环病毒(CanineCV)与其他肠道病毒协同作用,加重胃肠道疾病。然而对于犬圆环病毒病的研究还没有完全深入,论文就目前已知犬圆环病毒病的病原特征与致病性、流行病学、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犬圆环病毒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各地养狐场常发生传染性肝炎,是犬的病毒性传染病。除犬外还发生于北极狐、彩狐、银黑狐,本病最早发现于狐(流行性脑炎),曾认为是沙门氏菌病的类型,1930年才确定其病原为1种病毒,并可传染犬狐。1949年证明传染性肝炎和狐流行性脑炎病原是同1种病毒,在病毒分类上属于腺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作犬业》2012,(7):66-67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检查、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PCR检测的操作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犬细小病毒病的鉴定及其流行学调查、诊断和监测。其中病毒分离、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PCR检测适用于犬细小病毒的病原诊断。2试剂和材料2.1FK81细胞(猫肾细胞)。  相似文献   

17.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由犬细小病毒(CPV)感染引起。临床上多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其主要特征,其中以肠炎型多见。目前本病已经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成为危害我国养犬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1977年Eugster首先通过电镜在患腹泻的幼犬粪便中发现犬细小病毒,到1979年,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或心肌  相似文献   

18.
<正>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感染犬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呕吐、出血性肠炎、白细胞显著减少以及心肌炎为主要特征〔1〕。幼犬发病率高达90%以上,致死率达30%~100%〔2〕,传染性强,是危害我国养犬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作简要概述。1病原犬细小病毒(CPV)是细小病毒属成员,线状负  相似文献   

19.
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犬细小病毒病流行现状进行调查,为本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用犬细小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对2008年门诊的具有腹泻、呕吐、粪便带血等体征的189只患犬作病原检测,对犬细小病毒阳性病例兼有发热、咳嗽体征的16例病犬同时作犬瘟热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犬细小病毒阳性病例共137只,发病年龄从1个月~15岁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以6月龄以下幼龄动物发病较多,占65.7%。流行季节差异不大,以春季病例略多,占27.0%。犬细小病毒与犬瘟热病毒混合感染的有12例,占8.8%。对在疫苗接种免疫保护期内的4只患犬进行检测,3只犬细小病毒阳性。结论:①免疫力尚未建立是幼犬发病的主要原因;②不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动物进行加强免疫是成年犬发病的主要原因;③在部分发病幼犬中存在犬细小病毒与犬瘟热病毒的混合感染;④老龄动物对免疫的应答能力下降可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20.
犬冠状病毒(CCV)是引起犬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1971年首次从腹泻的德国军犬中分离到病毒以来,世界上相继有CCV感染的研究及新病毒株分离的报道。我国对该病的研究起步较晚,1985年证明有CCV的流行并且广泛存在感染现象,但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