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人类医学上是一种常用的标记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胶体金标检测颗粒是一种球形粒子,对蛋白质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可与葡萄球菌A蛋白、免疫球蛋白、毒素、糖蛋白、酶、抗生素、激素等以非共价结合。利用这一特性,近年来将免疫胶体金技术引入生物医学领域,并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酶标记技术是以过氧化物酶作为标记物,标记抗体或抗原,以便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检测相应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新的免疫标记技术。它和荧光标记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一样,具有快速、敏感和试验结果客观等优点。在作细胞内病毒抗原的检测和定位时,酶标记技术比荧光标记技术更为简单,不需特殊的荧光光源和相应的暗室设备,只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免疫学会、上海市生化学会和洛阳市科协联合举办的全国“酶标记技术”讲习班,于1983年5月22—29日在洛阳举行。酶标记技术是具有准确、高灵敏、快速简便和广泛应用等优点的一项新技术。学员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103个单位,173名学员中兽医界和医学界各占半数,而且一半以上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中级科技人员。讲习班邀请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潘玉芝副研究员、上海第一医学院刘尚廉副教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山羊、绵羊和牛的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作为待检血清,分别以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山羊抗体、酶标兔抗绵羊抗体和酶标兔抗牛抗体作为酶标二抗,进行以小反刍兽疫(PPR)裂解蛋白为抗原和基于抗血凝素(H)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PPRH蛋白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结果四种酶标抗体均分别能使山羊、绵羊和牛阳性血清的百分抑制率达到100。在阳性血清百分抑制率为100时,检测山羊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山羊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17、12,检测绵羊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绵羊山羊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20、16,检测牛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牛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14、13。结果认为,酶标蛋白A/G而且与酶标抗抗体相比,具有本底低的优点,在PPRH蛋白ELISA试验中可以同时应用于检测山羊、绵羊和牛血清并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山羊、绵羊和牛的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作为待检血清,分别以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山羊抗体、酶标兔抗绵羊抗体和酶标兔抗牛抗体作为酶标二抗.进行以小反刍兽疫(PPR)裂解蛋白为抗原和基于抗血凝素(H)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PPRH蛋白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结果四种酶标抗体均分别能使山羊、绵羊和牛阳性血清的百分抑制率达到100。在阳性血清百分抑制率为100时,检测山羊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山羊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17、12.检测绵羊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绵羊山羊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20、16,检测牛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牛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14、13。结果认为.酶标蛋白A/G而且与酶标抗抗体相比,具有本底低的优点.在PPRH蛋白ELISA试验中可以同时应用于检测山羊、绵羊和牛血清并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动物标记技术在仔犬警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动物行为研究中的标记技术大致可分为自然标记法;暂时标记法;半永久标记法;永久标记法.这些技术已用于多种动物行为研究之中,对于仔犬来说因其特殊的社群行为及心理生理结构,在观测其警用行为时,采用自然标记法和暂时标记法来标记仔犬,不仅方便而且效果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及其在家蚕品种纯度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子标记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种质鉴定技术,具有准确可靠、成本低、便于实现自动化、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可鉴别表型难于鉴别的品种等优点。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标记鉴定品种的原理及其在鉴定植物品种和家蚕品种纯度上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品种纯度和真伪鉴定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没有潜在致癌物质的酶显色底物。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是将斑点酶标与免疫胶体金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将被检抗体(血清或血纸浸出液)直接点样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滴加胶体金标记的血吸虫抗原,特异性抗原与抗体很快结合,在反应处发生金颗粒聚集,1min左右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动物标记技术在仔犬警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动物行为研究中的标记技术大致可分为:自然标记法;暂时标记法;半永久标记法;永久标记法。这些技术已用于多种动物行为研究之中,对于仔犬来说因其特殊的社群行为及心理生理结构,在观测其警用行为时,采用自然标记法和暂时标记法来标记仔犬,不仅方便而且效果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与免疫荧光、免疫酶、免疫铁蛋白等标记技术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更广泛的用途.本文综述了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没有潜在致癌物质的酶显色底物。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是将斑点酶标与免疫胶体金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该测定方法是将被检抗体(血清或血纸浸出液)直接点样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滴加胶体金标记的血吸虫抗原,特异性抗原与抗体很快结合,在反应处发生金颗粒聚集,1min左右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判定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子标记技术在寄生虫分类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与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和生化标记3类遗传标记技术相比,具有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动物的任何生长阶段都可检测,遍布整个基因组,多态性高,检测手段简单迅速,无基因多效性,能够明确辨别等位基因,试验重复性好等优点.目前,在寄生虫分类鉴定上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有RFLP,PCR-RFLP,RAPD和AFLP.文章综述了4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优缺点以及在寄生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抗绿脓杆菌外毒素A酶标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死羊体内分离到绿脓杆菌并提取出外毒素A(PEA),再以此毒素作为抗原加油佐剂制成乳化抗原免疫家兔,获得高免血清并提取免疫球蛋白G(IgG);用过碘酸钠法将过氧化物酶标记抗PEA抗体(IgG),制成酶标抗体,经检验,酶标抗体结合物中的HRP浓度和Ab(IgG)浓度分别是0.0608 mg/mL和0.336 mg/mL;HRP/Ab(IgG)克分子比值为1.724%;酶(HRP)结合率是11.15%.利用该酶标抗体以ELISA夹心法对羊体内抗PEA抗体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用酶标抗体ELISA法比用平板凝集实验法检测的抗体效价平均高出二个滴度,表明制备的PEA酶标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产品作为食品在人民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确保可食性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备这些优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个基本构成条件为:1)抗原抗体的固相化,即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2)抗原抗体的酶标记,即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  相似文献   

15.
该试验采用过碘酸钠氧化法研制成功了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酶标抗体。通过进行双抗体夹心法ELISA试验,对不同送检病料中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用过碘酸钠氧化法制备酶标抗体方法简便、省时;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试验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过碘酸钠氧化法研制成功了兔抗赭曲霉毒素A酶标抗体。通过进行ELISA直接试验,对含不同浓度的赭曲霉毒素A纯品和含毒饲料浸提液作了检测。结果证明,用过碘酸钠氧化法制备酶标抗体,方法简便、省时;用ELISA直接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是在荧光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由于其具有稳定性好、安全、简便,且不需任何仪器设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检测、进出口产品病原微生物检测等领域。主要就其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人类医学中常用的标记技术。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与葡萄球菌蛋白、免疫球蛋白和毒素相互作用,与糖蛋白、酶、抗生素、激素等的相互作用,非共价结合。近年来,免疫胶体已广泛用于人体医学领域,胶体金技术已被引入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的酶标双抗体夹心斑点酶联法检测兔瘟病毒的主要步骤为,以单抗包被,加入待测抗原,再加多克隆兔抗兔瘟病毒血清,最后加酶标羊抗兔抗体示踪。由于本法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小、肉眼可观察结果、无需特殊仪器,故对兔瘟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抗鸡毒支原体阳性血清包被酶标板作为捉抗体,以4株鸡毒支原体特异单克隆抗体作为第二抗体和酶标羊抗鼠IgG作为指示体建立了一种检测鸡蛋卵黄中鸡毒支原体的双夹心AC-ELISA。该法具有简便、灵敏、快速等优点,从采样到获得结果6小时内完成,检出率高于分离培养法,且重复性良好,该方法的建立鸡群毒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和净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