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引种 为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和养猪户都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引种也是猪场管理的第一环节和基础环节,品种的引进应遵循以下8项原则:正确选择引入品种;慎重选择个体;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所有猪种必须有检疫证书;种猪场必须要有生产、经营许可证;要区分引进品种是原种还是商品配套系;要考虑品种原产地与引入地间的环境差异;要考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国养猪普遍呈现价好利好态势,每头商品猪可获纯利200~250元。猪场和养猪户积极补栏,引起新一轮养猪热潮,不少养猪户也适度扩大养殖规模,淘汰不良母猪,调整猪群结构,从各地种猪场的引种步伐明显加快。猪场和养猪户引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猪群质量、达到高产高效。但怎样才能保证引进的种猪品质优良、高产高效,并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呢?1引种前周密计划制定科学的引种计划。猪场和养殖户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引种计划,确定所引品种、数量、代次等相关情况,有选择地到信誉好、质量高、正规的大型种猪…  相似文献   

3.
规模养猪户每年都要更新种猪,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种猪的更新率及更新质量关系到养猪户的命运。但是许多引种客户在进行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往往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引进疫病。1常见的误区1.1不了解健康状况在引种时应首先注意猪场的防疫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严格,所在地区是否为无疫区,所处的环境位置是否有利于防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抽血化验。1.2只注意体形广大养殖户在引种时过分强调种猪的体形,只要是臀部大的猪,不论它的生产性能、产仔数、料肉比、瘦肉率等各种指标如何就盲目引进。国内所称的双肌臀猪只是猪…  相似文献   

4.
<正>养猪户每年都要从外面引入新种猪,更新猪场的血液,以提高猪的品质。但有些养猪户在引种前后准备不足,操作不当,往往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做好种猪引进前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引种效果。1消毒圈舍消毒。引种前应将隔离舍提前1周彻底清洗3遍,并用0.5%的强力消毒灵溶液封闭喷雾或洗刷消毒两遍,隔离舍要远离现有猪群。在种猪到来的前一天,对卸猪台及周围3 m左右的地方用2%的火碱溶液彻  相似文献   

5.
养猪户每年都从外面引入新种猪,更新猪场的血液,以提高猪的品质。但有些养猪户在引种前后准备不足,操作不当,往往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做好种猪引进前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引种效果。  相似文献   

6.
1引种为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和养猪户都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引种也是猪场管理的第一环节和基础环节,品种的引进应遵循以下8项原则:正确选择引入品种;慎重选择个体;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所有猪种必须有检疫证书;种猪场必须要有生产、经营许可证;要区分引进品种是原种还是商品配套系;要考虑品种原产地与引入地间的环境差异;要考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了解被引品种地区的疫病情况及整个畜禽类疫病发生情况,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及仔猪;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种猪…  相似文献   

7.
<正>1种猪引进1.1制订引种计划规模化猪场应结合自身情况确定种猪引入品种和数量。原则上商品猪场应从单一的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以避免发病风险。1.2调查疫情引种前应了解种猪场的猪病流行情况及种猪的健康状况,猪场必须从无疫病流行地区的种猪场引进健康后备猪,同时应了解种猪场的猪病免疫程序及防治措施。1.3隔离消毒猪场应建隔离舍,隔离舍应距生产区300 m以上。种猪引进前30 d应用消毒剂对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为达到优质、高效、高产的目标,各地猪场和养猪户从国内外引种越来越频繁。但许多引种的猪场因技术力量等的差别,在引种前后防疫问题易被忽视,导致引种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猪场健康生产。1 坚持从非疫区引进种猪猪场引种防疫的第一步就在于要坚持从非疫区引进种猪,其具体措施如下。1.1 充分了解引种地区的实际养殖情况在种猪引进过程中,除了要结合养殖场的规模、养殖种类保证所选择引进种猪的品种性  相似文献   

9.
1制定合理的引种计划在引进种猪前,首先要结合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引种计划。合理的引种计划包括种猪品种,种猪级别和引种数量。一般猪场采用本交时,公、母猪的比例为1∶20~25;采用人工授精时,公、母猪的比例为1∶100~500,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引进的公猪相对要多于此比例。引进的种猪在体重上要大、中、小搭配,各占一定比例。种猪应是繁殖性能优良和符合杂交方案要求的纯种猪或杂种猪,一定要来源于经过严格选育的种猪繁殖场;杂交用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引进种猪过程中减少种猪的应激,最大限度减少种猪的死亡,引入品种优良、无疫病的健康种猪,免除后顾之忧,养猪户应注意以下事项。1作好引种前的准备工作引种前要制定详细引种计划,并结合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和所需品种的数量,有选择地购进种猪。引进种猪要选择正规、信誉好的大型养猪场,并要掌握该养猪场繁殖的各品种种猪的选育标准,经过详细调查在无疾病种猪场引进种猪,同时要了解该种猪场的免疫程序及其具体措施。选购种猪时,除了要向种猪销售单位索要具有兽医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外,还要注意:要求品种纯正,活泼喜动,个体发育良…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和养殖户都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怎样才能引进到优良的种猪并能安全、顺利的投入生产,发挥其应有效果呢?笔者十多年来曾多次从国内外引进猪种,总结起来,一般应从下列各方面着手做好种猪引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只有引进优秀的种猪,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猪群,这对养猪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繁殖性能和肥育性能基因决定着种猪的生产潜力,健壮的体质决定着种猪的利用强度和使用年限,健康无病的群体决定着整个猪场的安全。引进种猪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种猪选择目前,我省主要是瘦肉型猪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模式,也就是用杜洛克公猪配长白和大约克杂交母猪,以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我们在引种之前,首先要明白引种的目的,以生产种猪为目的时应引进纯种猪,以生产商品猪为目的时应引进杂交猪。1.1 个体选择种猪的体型、头型、肢体、毛色符…  相似文献   

13.
引进种猪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猪场每年都要补充后备母猪及种公猪,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以保证猪群合理的胎次(年龄)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和猪群的性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良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首要因素,种猪的质量是养猪成败的关键。但是许多猪场在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往往容易引进疾病,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下面简单谈谈引进种猪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1制定引种计划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引种前要根据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计划应包括引进种猪的品种、级别(原种、祖代、父母代)、数量等。同时,要积极做好引种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应将隔离舍彻底冲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一周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装猪台要建在隔离舍附近,使运猪人员不用进场即可把猪卸入场内,以防止带入疾病。二是对所要引种的猪场进行调查,选择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种猪的大型种猪场引种。2注意把握后备种猪的挑选原则后备公猪要睾丸发育良好,轮廓明显,左右对称,大小一致,没有单睾、隐睾或赫…  相似文献   

15.
一、严把引种关尽可能从同一个猪场引进后备猪,这样可降低猪场发病率。引种时应防止长途运输和环境、饲喂方式改变等原因引起猪的应激反应。引种前要先进行圆环病毒、猪瘟病毒、弓形体、伪狂犬病病毒、布氏杆菌等病原的检查,若呈现阳性,就不要引进。对检疫合格种猪,要进行隔离饲养,隔离期应不少于6周。二、加强饲养管理对猪场饲养管理人员实行严格管理,严禁自由出入、交叉使用工具、患病上岗等。每栋猪舍要设立消毒池、消毒脸盆。根据季节不同,每周至少进行1次大消毒,每季度进行1次灭鼠工作,夏季应加强蚊蝇的杀灭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加强饲养管理1.严抓引种。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如需要引种,必须到没有呼吸道疾病的猪场引种,对新引进的种猪进行严格的检疫,隔离饲养40天以上,确认无病后,方可参与混群生产。2.病猪处理。猪场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应将症状较重的猪放在相对隔离的栏舍(病猪栏)单独饲养,该淘汰的应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17.
专家咨询     
《预防兽医学进展》2009,(8):111-111
1、PRRS阴性或阳性猪场,在引进种猪时应注意哪些? 多年的PRRS流行规律表明,猪群暴发PRRS多数与猪场引进种猪有关,一种情况是阴性猪场引进PRRSV携带猪引发蓝耳病,更常见的是阳性猪场引进PRRSV阴性猪引发蓝耳病。因此,如何将种猪引入猪群在控制PRRS发生上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引种前要根据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计划应包括引进种猪的品种、级别(原种、祖代、父母代)、数量等。同时,要积极做好引种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应将隔离含彻底冲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一周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装猪台要建在隔离舍附近,使运猪人员不用进场即可把猪卸入场内,以防止带入疾病。二是对所要引种的猪场进行调查,到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种猪的大型种猪场去引种。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保证猪场种猪品质的纯正和避免近亲繁殖,每个猪场每年都面临着三分之一引种的实际问题,为确保引种成功,保证引种效果,达到预期目的,现就引种前的一些准备和引种后的管理阐述如下。1引进种猪前各项工作的准备1.1调查引种所在地的疫情流行情况及要引进种猪的质量。要从没有严重疫病流行地区的种猪场引种。同时了解该种猪场的免疫程序及其具体防疫措施。1.2做好隔离舍的准备。隔离舍要在猪场下风  相似文献   

20.
集约化猪场后备猪的选留及引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场要想长期将生产水平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就一定要重点关注后备猪的选留和引种,可以说后备猪是一个猪场的未来,及时补充后备猪是猪场将PSY做到22头的一个关键环节。1后备种猪引进流程1.1生产厂长和配种主管根据生产母猪存栏、淘汰计划、后备存栏、后期生产计划等推算下一年度后备种猪引进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