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苜蓿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是世界公认的优质饲草,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苜蓿种植历史.全世界苜蓿属有60余种,我国苜蓿有7个种,如关中苜蓿、晋南苜蓿、新疆大叶苜蓿、陇东苜蓿等,常见的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杂花苜蓿3个种.  相似文献   

2.
苜蓿是高产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广泛应用于畜牧业。苜蓿根部病害尤其是苜蓿根腐病是限制苜蓿种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苜蓿根部病害的发生导致苜蓿产量减少、品质降低。通过总结国内外对苜蓿根部病害的相关研究,对苜蓿根部病害的分类、病原种类及病害特征、症状与危害、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苜蓿根部病害病原研究现状,明确了苜蓿根部病害对苜蓿产业的危害,指出了苜蓿根部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苜蓿根部病害发生机制与防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疆苜蓿病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苜蓿病害是限制新疆苜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健因之一,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围绕苜蓿病害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迄今,新疆已报道苜蓿病害24种,病原35种.其中仅对苜蓿黄萎病菌、苜蓿褐斑病菌、苜蓿立枯丝核菌、苜蓿霜霉病菌、苜蓿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苜蓿褐斑病、苜蓿霜霉病、苜蓿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和影响因子做了部分研究,其余病害规律及病原特性尚缺乏研究.就新疆苜蓿病害的种类、病原及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新疆苜蓿病害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根瘤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苜蓿根瘤菌资源生物多样性采集与保藏、苜蓿根瘤菌的田间应用研究、苜蓿根瘤菌固氮机理的研究、影响苜蓿根瘤菌固氮效率的主要因子、苜蓿根瘤菌结瘤基因及其表达调控、结瘤基因与结瘤因子、根瘤菌分类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苜蓿根瘤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浅评,提出广泛开展苜蓿根瘤菌资源调查,筛选和培育建立各个苜蓿品种的高效共生固氮体系、开辟苜蓿根瘤菌溶磷和分泌生长激素的研究是目前苜蓿根瘤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研究盐胁迫下20份苜蓿品种的苗期耐盐性,为耐盐苜蓿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0(CK)、0.4%、0.6%、0.8%、1.0%、1.2%Na Cl溶液分别对20份苜蓿种质材料苗期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盐胁迫处理下,20份苜蓿的耐盐性大致分为3类:即强耐盐性苜蓿有紫花苜蓿(澳大利亚引进品种);中耐盐性苜蓿有伊犁苜蓿、苜蓿王、北疆紫花苜蓿、甘农3号苜蓿、布尔津苜蓿、新牧一号苜蓿、阿尔泰杂花苜蓿、阿尔泰黄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北疆苜蓿、奇台苜蓿、阜康苜蓿、巴州苜蓿和沙湾苜蓿;弱耐盐性苜蓿有甘肃润布勒苜蓿、三得利苜蓿、南疆苜蓿,多变苜蓿和敖汉苜蓿。[结论]建议在新疆干旱区种植推广牧草时选择耐盐性强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一、青贮苜蓿的发展过程以及现状1、苜蓿以及苜蓿干草生产基本情况苜蓿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是来自东亚的一种多年开花的豆科植物。起源于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高地。我国从西汉时期开始种植,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蛋白含量高,营养价值好。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苜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畜牧业对苜蓿的需求和依赖明显增加。但是国内苜蓿多以干草制作为主,由于收获期雨热  相似文献   

7.
塑料拱棚反季节苜蓿菜芽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又名金花菜、紫花菜,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苜蓿生产区,人们长期以来就有用苜蓿作蔬菜的习惯,尤其是刚刚返青的苜蓿幼嫩茎叶,富含多种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翠绿、鲜嫩、可口,深得人们喜爱。为了进一步挖掘苜蓿的经济潜力,开发新的苜蓿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于2003年  相似文献   

8.
适合盐碱地种植的牧草——苜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又名草头、金花菜、黄花菜等,有紫苜蓿和南苜蓿两种.紫苜蓿生于旷野和田间,是动物的主要饲料,被称为"牧草之王".南苜蓿生长于我国南方,宁沪居民爱作菜肴服食,很有栽培价值.  相似文献   

9.
苜蓿是重要的畜草资源,相同质量下的畜草中,苜蓿的使用价值最高;苜蓿所含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高于相同面积的禾本科牧草,其中,可消化蛋白质最高高出2.5倍,矿物质最高高出6倍。苜蓿因具有高消化率、高蛋白而得名,优质高产苜蓿无论是幼嫩的幼苗还是鲜草或青贮等,都是很好的畜禽口粮。幼嫩苜蓿的茎叶是猪、牛等牲畜和草食性鱼类的良好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饲料;成熟苜蓿的茎叶可以加工成苜蓿粉加入畜禽饲料中,可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河南省长垣市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土壤优势,对高产优质苜蓿饲用价值进行应用研究,主要分析了优质高产苜蓿饲用价值、苜蓿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苜蓿种植中杂草与虫害防治标准等的保障措施,为畜禽养殖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苜蓿皂苷是苜蓿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抗氧化等作用。对苜蓿皂苷的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作了简单的介绍,同时介绍了苜蓿皂苷在动物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最后探讨分析了苜蓿皂苷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苜蓿是优良牧草的主要原因是苜蓿中含有20%左右的粗蛋白,所以在苜蓿生产中防止苜蓿蛋白损失是苜蓿生产的关键技术。结合克拉玛依苜蓿生产的实际,总结出苜蓿  相似文献   

12.
苜蓿生产与奶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奶业稳定发展能够促进苜蓿产业的大发展,而苜蓿是奶业发展的关键和根基。为了实现奶业健康发展,实行苜蓿与奶业的有效结合、相互推进,是推动两者共同发展的关键途径。本研究通过分析苜蓿生产与奶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实现苜蓿生产与奶业发展相互推进的关键途径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促进苜蓿与奶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和2005年对WL232、苜蓿王、全能苜蓿、费纳尔、阿尔冈金、苜蓿王、新牧1号进行引种试验,并做了品种比较,筛选适合该地生产的优质、高产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两年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阿尔冈金,鲜草产量为27 033.13 kg/hm2(干7 009.08 kg/hm2),最低的是WL232,为23 770.4 kg/hm2(6 004.99 kg/hm2).鲜干比最小的是全能苜蓿3.83∶1,最高的是霍普兰德4.05∶1.陇东苜蓿、霍普兰德、新牧1号、宁夏苜蓿易感病;综合考虑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阿尔冈金、新牧1号、全能苜蓿较好,但新牧1号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人工模拟高温环境,测定了9个苜蓿品种幼苗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受害率及恢复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膜透性变化、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苜蓿品种幼苗的抗热能力呈负相关;各品种幼苗的受害温度范围是>42℃<47℃;根据综合评定,9种苜蓿品种幼苗的抗热能力的次序为:草原2号苜蓿>公农1号苜蓿>新疆抗旱苜蓿>沙湾苜蓿=芋县苜蓿>紫花苜蓿>阳高苜蓿>公农2号苜蓿=准格尔苜蓿。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苜蓿属的植物约有十几个种,常见的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天兰苜蓿、南苜蓿等。除紫花苜蓿无野生分布、为从国外传入外,其它种类的苜蓿在我国均有野生分布。紫花苜蓿是苜蓿属中人类利用历史最悠久、饲用价值最高的一种牧草。因此,通常所说的苜蓿多指紫花苜蓿。北方寒地种植苜蓿有很多优点,首先能给够提高肥力和改良土壤。苜蓿是种固氮作物,种植苜蓿可在土壤中积累氮素每公顷60~105千克。种过3~4年苜蓿后,土壤中可以留下大量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和2005年对WL232、苜蓿王、全能苜蓿、费纳尔、阿尔冈金、苜蓿王、新牧1号进行引种试验,并做了品种比较,筛选适合该地生产的优质、高产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两年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阿尔冈金,鲜草产量为27033.13 kg/hm2(干:7009.08 kg/hm2),最低的是WL232,为23770.4 kg/hm2(6004.99 kg/hm2)。鲜干比最小的是全能苜蓿3.83∶1,最高的是霍普兰德4.05∶1。陇东苜蓿、霍普兰德、新牧1号、宁夏苜蓿易感病;综合考虑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阿尔冈金、新牧1号、全能苜蓿较好,但新牧1号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苜蓿产业的意义,阐明了苜蓿产业化的地位和作用。在分析了我国苜蓿产业现状后认为,要实现苜蓿产业化,必须增加研发投入,而苜蓿加工业则是苜蓿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固氮、高产优质的特性.该文在分析和田地区荒漠化现状、成因、分布基础上,综述苜蓿种植技术、施肥、产量、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田地区苜蓿种植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加强和田地区苜蓿生育期需肥规律研究,确定苜蓿种植最佳施肥量,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浇水,提高苜蓿产量,优化苜...  相似文献   

19.
苜蓿青贮避免了田间晾晒过程中雨淋造成的养分损失,有效解决雨季苜蓿干草调制难的问题。但传统的苜蓿青贮养分损失仍很多,饲用价值较低。如何提高苜蓿青贮品质,是大规模苜蓿青贮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为此,文章在多年生产基础上,总结出适合呼和浩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高效、低成本苜蓿青贮调制关键技术,确定了苜蓿青贮最佳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在我国的农业、畜牧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苜蓿属于中等耐盐作物,但在盐胁迫下仍会对苜蓿的生长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从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盐胁迫对苜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膜透性、离子水平的影响等几方面入手,对苜蓿盐胁迫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