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和2005年对WL232、苜蓿王、全能苜蓿、费纳尔、阿尔冈金、苜蓿王、新牧1号进行引种试验,并做了品种比较,筛选适合该地生产的优质、高产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两年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阿尔冈金,鲜草产量为27 033.13 kg/hm2(干7 009.08 kg/hm2),最低的是WL232,为23 770.4 kg/hm2(6 004.99 kg/hm2).鲜干比最小的是全能苜蓿3.83∶1,最高的是霍普兰德4.05∶1.陇东苜蓿、霍普兰德、新牧1号、宁夏苜蓿易感病;综合考虑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阿尔冈金、新牧1号、全能苜蓿较好,但新牧1号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栓系隔离挤乳对伊犁马驹体尺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出生日期相差在10 d内的伊犁马驹24匹,自30日龄后,每日08:30-18:30马驹与母马栓系隔离,其余时间自由采食母乳.测量马驹70、115、140、155和170日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并对170日龄试验马驹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野外放牧马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伊犁马驹体高与胸围生长发育曲线的交叉点在120 d左右;栓系隔离马驹与野外放牧马驹各项体尺指标及各项血液生化指标(TP、Alb、Glob、A/G、Chol、K、Na、a、TEa、P、Mg)均无显著差异;栓系隔离马驹与野外放牧马驹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处于正常生理范围内,但血清Alb值均接近正常值的下限,分别为24.95±2.53和25.92±2.87 mmol/L.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进行间歇训练的6匹青年伊犁马训练前、后12 km测试赛各阶段血液指标变化规律的分析,探究间歇训练对其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影响,为耐力马训练体系的建立和培育优质国产耐力马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分别于训练前后测试赛赛前、赛后即刻、赛后15 min、赛后90 min检测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血尿素(UREA)和乳酸(LAC)6项血液生化指标,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并对比训练前后的变化规律。【结果】青年伊犁马通过9周间歇训练后,12 km测试赛用时极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训练前后马匹测试赛血浆CK、LDH变化趋势明显,训练前血浆CK、LDH赛后即刻升高,随后下降,再上升,赛后90 min CK极显著高于赛前(P0.01),LDH显著高于赛前(P0.05);训练后血浆CK、LDH均表现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赛后90 min极显著高于赛前(P0.01)。训练前后血浆ALT、AST、UREA、LAC与训练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较训练前更大,最大LAC较训练前提高了33.2%。【结论】马匹经9周间歇训练后,训练后测试赛马匹骨骼肌运动损伤小,具有更高训练程度,机体对血浆ALT、AST、LAC的耐受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法特莱克耐力训练对青年伊犁马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青年伊犁马日常耐力训练提供参考.[方法]对6匹青年伊犁马进行为期9周法特莱克训练,前后分别进行12 km测试赛,测定赛前、赛后即 刻、赛后15 min及赛后90 min马匹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在训练前测试赛中,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LDH)、(UREA)和(UA)浓度在赛后90 min较赛前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REA浓度在赛后90 min较赛前呈显著差异(P<0.05),LACN浓度在赛后90 min较赛前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为期9周的法特莱克训练后,青年伊犁马血浆中ALT、AST、LAC、UREA和CREA浓度在赛后90min均能基本恢复至赛前水平(P>0.05),CK、LDH和UA赛后90 min浓度较赛前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分析比较青年伊犁马血液生化指标,马匹经过训练后身体机能得到明显改善,法特莱克法可作为青年伊犁马日常耐力训练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酸马奶中酵母菌5.8 S rDNA及ITS的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将两株从酸马奶中分离提纯的酵母菌,提取单菌株基因组DNA,用一对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 PCR 扩增它们的5.8S rRNA和ITS基因,连接入pMD19-T载体,克隆鉴定后,测定序列,将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进化树.结合系统发育树及5.8 S rDNA和ITS的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J14和S33判定为Kluyveromyces marxianus(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酸马奶中传统的酵母菌分类主要依靠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等鉴定方法,实验首次利用5.8S rRNA和ITS基因扩增和测序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6.
以马场为例,分析了草地资源利用格局及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生态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昭苏草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昭苏县的天然草地是伊犁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我国少数没有荒漠类草地分布的地区.通过对昭苏草地资源的类型、特点、利用现状的论述和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受蚁包影响的退化草地进行研究,在其建立人工草地以后,分析三年内草地产量、盖度,以便为生产实践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退化蚁包草地实施重建后,使草地草群结构得以更新,产量和营养价值大幅提高;建成年,提高了草地的生态功能,同时改变了局地小气候,抑制了蚂蚁的生存与发展;由于产草量大幅增加,使3 000亩退化打草场得到自然修复,而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马场为例,分析了草地资源利用格局及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生态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和2005年对WL232、苜蓿王、全能苜蓿、费纳尔、阿尔冈金、苜蓿王、新牧1号进行引种试验,并做了品种比较,筛选适合该地生产的优质、高产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两年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阿尔冈金,鲜草产量为27033.13 kg/hm2(干:7009.08 kg/hm2),最低的是WL232,为23770.4 kg/hm2(6004.99 kg/hm2)。鲜干比最小的是全能苜蓿3.83∶1,最高的是霍普兰德4.05∶1。陇东苜蓿、霍普兰德、新牧1号、宁夏苜蓿易感病;综合考虑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阿尔冈金、新牧1号、全能苜蓿较好,但新牧1号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