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淡水养殖区域,粘孢子虫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几乎各种鱼类均有感染。粘孢子虫病是该类疾病的一个总称。该病常表现为虫体侵袭鱼类的肠、肾、肝、脑等组织,或寄生于鱼类体表的鳃、鳞、鳍、吻、喉等部位,由于寄生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对鱼类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很多淡水养殖区域黏孢子虫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几乎各种鱼类均有感染,黏孢子虫病是该类疾病的总称。该病常表现为虫体侵袭鱼类的肠、肾、肝、脑、肌肉等组织,由于寄生的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会有所差异,给鱼类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异育银鲫"中科3号"黏孢子虫病中,危害最大的是黏孢子虫侵入鱼的口腔咽部软组织,其引起的死亡率高达30%~40%。异育银鲫"中科3号"自2009年引进我省以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主要的鲫鱼养殖品种,黏孢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淡水养殖区域,粘孢子虫病发病率逐年增长。该病常表现为虫体侵袭鱼类的肠、肝。肾、脑等组织,或寄生于鱼类体表的鳃、鳞、鳍等部位,有的集中于鳃部近眼端,从而诱发烂鳃、赤皮、出血等疾病。病鱼特征表现为拒食,死亡率极高,给淡水养殖业带来极大危害。 鱼类粘孢子虫病历来是国际上公认的顽疾之一,至今仍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放养前彻底清塘,使用药物有生石灰、高锰酸钾等高氧化物,苗种下塘前使用20~30ppm高锰酸钾浸泡10-20分钟;其次,在养殖期间饲料中经常添加免疫多糖、…  相似文献   

4.
<正>粘孢子虫种类繁多,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养殖鱼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粘孢子虫病的危害。近年来粘孢子虫病对鲫鱼的危害特别严重;随着鲫鱼在全国养殖范围的扩大,其呈日益加重趋势。粘孢子虫在鲫鱼喉  相似文献   

5.
<正>喉孢子虫病是近几年暴发的一种对异育银鲫危害极大的孢子虫病,其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其发病季节在5-10月,发病高峰期在6月和9月。该病目前仅在异育银鲫中发现,对鱼种、成鱼均有危害。发病率20%~30%,死亡率一般为30%~40%,严重时高达  相似文献   

6.
袁圣 《海洋与渔业》2013,(10):59-59
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是异育银鲫养殖过程中较常见的病害之一,稍有不慎,会引起重大损失。喉孢子虫病可感染异育银鲫鱼种到成鱼的各个养殖阶段。  相似文献   

7.
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对江苏省大丰市和射阳县异育银鲫精养塘发生的粘孢子虫病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5种典型症状,粘孢子虫病全年发病率达到64.4%,是异育银鲫养殖中影响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中以寄生于咽腔的碘泡虫病对异育银鲫成鱼和鱼种影响最大,死亡率可达30%以上,给养殖者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天津地区鲤鱼养殖频发粘孢子虫病。根据全国鱼类寄生虫病数据库统计结果,以及从各省收集的鱼类病害信息,粘孢子虫病是我国当前最严重的寄生虫性疾病之一。目前,天津市已有淡水养殖水面60余万亩,其养殖多采用鲤鱼主养,搭配彭泽鲫、  相似文献   

9.
5月26日,江苏射阳县发阳水产养殖公司张老板塘口暴发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经过笔者数日的治疗,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正>吉陶单极虫隶属于后生动物亚界,粘体动物门,粘孢子纲,双壳目,单极虫科,单极虫属。目前,已报道单极虫属种类约100余种,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少数种类可寄生于海水鱼类当中。绝大部分种类不会导致鱼类疾病,仅少数几种单极虫会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如寄生于异育银鲫皮肤的“肤孢子病”武汉单极虫、寄生于异育银鲫鳃上的“鳃孢子虫病”汪氏单极虫以及寄生于鲤或散鳞镜鲤肠道或皮肤的吉陶单极虫等。  相似文献   

11.
袁圣 《海洋与渔业》2012,(10):60-61
近年来,江苏异育银鲫养殖主产区射阳县养殖的近20万亩异育银鲫屡屡遭到病害的侵袭,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败血症、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粘孢子虫病、肝胆综合症、鳃出血及大红鳃。目前,危害较大是鳃出血和大红鳃,本文就这两种病防控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中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病害防治团队习丙文研究员等人在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水产科学》《水产学报》上。该团队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组织病理学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和药物筛选等手段,在国内外首次从发病养殖池塘底泥的苏氏尾鳃蚓中发现报道放射孢子虫15种,发现命名鱼体寄生粘体虫新种4个,揭示了吴李碘泡虫、培养碘泡虫、  相似文献   

13.
鱼类粘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粘孢子虫是鱼类寄生虫区系中的主要组成之一,目前国内发现600余种,绝大多数隶属于粘孢子虫纲双壳亚纲,计有11科20属,其中不少种类可致严重鱼病。粘孢子虫生活史的研究是有效防治此类鱼病的关键,现已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1)在鱼的血液中发现了“UBO“,并证实是粘孢子虫的早期发育阶段;(2)某些粘孢子虫在其生活史中有中间寄主。对于粘孢子虫病的药物防治措施近年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由淡水渔业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严重危害养殖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病原的宿主范围以及不同宿主寄生虫株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广泛采集了金鱼、红鲫、异育银鲫、彭泽鲫、方正银鲫、淇河鲫、金背鲫等我国常见鲫复合种样品,采用18S rDNA PCR检测了各样品伪鳃的洪湖碘泡虫感染率,并进一步通过巢式PCR克隆测序获得部分样品洪湖碘泡虫的ITS2序列。PCR检测结果发现来自7个地区8种鲫属鱼类品系都存在洪湖碘泡虫的隐性感染,感染率为25.0 % ~ 88.2 %;ITS2序列分析表明感染鲫复合种的洪湖碘泡虫株系间序列差异较低,所获得的序列间仅有6个差异信息位点,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不同来源虫株间共存在7种单倍型, 其中H1、H2和H3只出现在金鱼、红鲫寄生虫株,H5广泛存在不同来源的异育银鲫寄生虫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来自不同鲫复合种的洪湖碘泡虫聚集为2个分支,其中寄生金鱼的虫株与瓶囊碘泡虫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防控疾病发生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苏北地区是我国异育银鲫商品鱼的集中供应基地,多年来在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获得高效益的背后,这里却成了粘孢子虫病的重灾区,而小小的粘孢子虫也成了苏北渔民的心病。  相似文献   

16.
异育银鲫足利用多倍体技术培育出的鲫类新品种,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逐渐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一种重要养殖对象。但是,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异育银鲫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疾病越来越多,并且已经成为该品种养殖发展的重要障碍。其中粘孢子虫病是异育银鲫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粘孢子虫是变温动物体内常见的原生动物类寄生虫,除少数种类寄生在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环节动物和昆虫上外,其寄主基本上是鱼类,也可以说粘孢子虫是鱼类所特有的一类寄生虫,其危害程度十分严重,如果防治不及时,常常引起鱼类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自从1825年Jurine首次发现由粘孢子虫所引起的鱼病以来,粘孢子虫及其所引发病害的研究已取得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年来报道较多的粘孢子虫病主要集中在鲤、鲫鱼上,其他鱼类的报道相对较少。鱼体表和鳃是最常见的寄生部位,腹腔、肠道等部位也可寄生,寄生时通常会在寄生部位形成较明显的包囊,并引发相应的症状。2011年6月,大连海洋大学病害实验室接诊了一批疑似细菌性败血症的水库鳙鱼,经解剖及组织学检查后确诊为粘孢子虫病。该病与以前报道的粘孢子虫病的发病情况及症状都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粘孢子虫(粘体门:粘孢子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粘孢子虫是变温动物体内常见的原生动物类寄生虫 ,除少数种类寄生在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环节动物和昆虫外 ,其寄主范围基本上是鱼类 ,可以说粘孢子虫是鱼类所特有的一类寄生虫 ,并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自从 1 82 5年Ju rine首次发现粘孢子虫所引起的鱼病以来 ,粘孢子虫及其所引发病害的研究已走过了 1 70多年的历程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在分类学、生活史和免疫学方面。在分类上 ,国内以陈启鎏等的专著《中国动物志粘体门粘孢子纲 (淡水 )》[1] 为标志而达到系统化阶段 ;在生活史和免疫学方面 ,国外应用分子生物学手…  相似文献   

20.
(一)流行趋势 1.传统养殖鱼类病害 由于1998年冬和1999年春的气候异常,受去年洪水灾害的影响及病原耐药性较普遍等因素影响,1999年常规养殖鱼类病害特别是草鱼出血病、细菌性暴发病、鲤、(鲫)鱼粘孢子虫病的危害总趋势将会加重,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尤应提高警惕。 2.名优养殖鱼类病害 鳗鲡狂游病、爱德华氏病和锚头鳋病仍将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地流行;鳜鱼病仍以广东为主要流行地区,病情仍难以缓解,养鳜场应特别警惕尾孢子虫病的流行;黄鳝的几种疾病仍将偏重,而且新的鳝病有可能发生;斑点叉尾鮰疾病仍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