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长猪对环境气温的反应猪是温血动物 ,它们能适应其所处的气候环境而维持自身的体温。幼猪 (<3 0千克 )的最适气温为 2 2~2 4℃ ,其后大部分生长育肥阶段中的最适气温为 2 0~2 2℃ (Noblet等 ,2 0 0 0 )。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 ,生长猪会在气温低于最适温度时增加采食量 ,而在气温高于最适温度时降低其采食量。低温下的高采食量能使猪保持体重增长 ,而在高温下则猪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 (见表 6和表 7)。饲料报酬在低温下会降低 ,而在高温下并不明显下降。 表 6 环境温度对体重 1 3~ 3 0千克自由采食猪采食量、生长、蛋白质沉积、…  相似文献   

2.
肉用兔生长阶段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只45±3日龄的塞北兔仔兔随机分为三组,采用饲养试验,氮平衡试验,屠宰试验及低氮日粮试验等方法研究肉兔生长阶段蛋白质的需要量。结果表明:(1)生长内兔的 EUN 为144mgN/W~(0.75)d,MFN 为182mgN/W~(0.75)d;(2)生长肉兔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受日粮总蛋白的影响(P<0.01),随着日粮中精料蛋白所占比例的提高,日粮蛋白质的消化率提高(P<0.01);(3)肉用兔对蛋白质的代谢率受其采食量及试兔体重的双重影响(P<0.01),随着蛋白质采食量及体重的增大显著地下降。综合所有试验结果,析因法得出肉用兔代谢体重及平均日增重(ADG)与消化蛋白质采食量(DCPI)的关系式:DCPI(g/d)=2.60W~(0.75)+0.3587ADG(g)  相似文献   

3.
通过氮平衡试验,可以根据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沉积量和日粮赖氨酸利用率,评估不同性别和日龄的快速生长型肉鸡(科宝500)的赖氨酸需要量.试验分为3个日龄段(第1日龄段10~25日龄,第2日龄段30~45日龄;第3日龄段50~65日龄),每个日龄段各72羽试验鸡(公母各36羽).试验日粮由高蛋白质(High Protein,HP)-豆粕、小麦蛋白质和结晶氨基酸(L-苏氨酸(Thr)、DL-蛋氨酸(Met)、L-精氨酸(Arg)]组成,共设6个级别的粗蛋白质水平,从而使得赖氨酸(4.30gLys/100gCP)成为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Lys:(Met Cys):Thr:Arg=1:1.01:0.91:1.14].由于应用了非线性氮利用率模型,将氮维持需要量(Nitrogen Maintenance Requirement,NMR)和每日氮日沉积的理论最大值(Theoretical Maximum for day Nitrogen Retention,NRmax T)确定为模型参数,以便能进一步评估依赖于日龄、性别和每日粗蛋白质沉积量的赖氨酸需要量.例如,按每日粗蛋白质沉积量理论潜能的60%计算得到的日粮赖氨酸需求水平(10~25日龄:赖氨酸含量1.10%,日采食量60g;30~45日龄:赖氨酸含量1.03%,日采食量140 g;50~65日龄:赖氨酸含量0.96%,日采食量170g)与已报道的结果完全一致.然而,当氨基酸需要量水平确定后,采食量预测值就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而作为影响氨基酸需要量重要因素的每日粗蛋白质沉积量和日粮氨基酸的利用效率,在今后的氨基酸需要量研究中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棕榈粕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平均体重(32.13依2.1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4%、7%、10%棕榈粕日粮。各组环境条件一致,自由采食和饮水,按照常规饲养管理进行,预饲期7天,试验期26天。结果显示院随着棕榈粕添加量(<7%)的增加,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逐渐提高。7%棕榈粕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4%棕榈粕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4%棕榈粕组和7%棕榈粕组平均日增重均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当棕榈粕添加量达到10%时,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比7%棕榈粕组显著降低,基本与对照组持平,且10%棕榈粕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生长猪(30kg)日粮中添加4%-7%棕榈粕可促进猪只采食量和生长性能,而当棕榈粕添加量达到10%时,会影响生长猪的采食量和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氮代谢、小肠蛋白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620±30)g的断奶仔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5%、16.0%、17.5%、19.0%、20.5%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53 d。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食入氮、沉积氮和可消化氮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粪氮、尿氮、氮表观消化率、氮生物利用率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除显著影响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外,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含量以及白球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小肠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亦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粮适宜的蛋白质水平能提高生长獭兔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并能降低料重比,提高氮的利用效率,但对小肠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不大。以料重比、沉积氮为衡量指标,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估测得出生长獭兔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51%和19.45%。  相似文献   

6.
仔猪对色氨酸营养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氨酸通常是仔猪日粮继赖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后的第四限制性必需氨基酸。除了沉积体蛋白质的作用,色氨酸对仔猪生长最重要的作用还体现在能调控仔猪食欲,促进采食量。这种功效在断奶后的仔猪生长阶段尤为重要。断奶是猪一生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母猪分离,被放进一个新的猪群  相似文献   

7.
雉鸡育成前期能量代谢参数及其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研究采用梯度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 ,结合营养化验和统计分析 ,对4~8周龄育成前期雉鸡的能量代谢参数及能量需要量进行了全面测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雉鸡育成前期维持代谢需要量为每千克代谢体重每天119.61kcal;(2)雉鸡育成前期用于生长的代谢能的利用效率(Kpf)为25.93 % ,每克增重需要代谢能5.30kcal ;(3)雉鸡育成前期随着采食量的增加 ,其体蛋白沉积量、体脂肪能沉积量和体脂肪沉积能占总净能的比例均相应提高 ,但体蛋白沉积能占总净能的比例随着采食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黄芪多糖对大肠杆菌(O55∶B5)脂多糖诱导的肉鸡免疫应激状态下蛋白质重分配的调节作用。试验采用2×2双因素设计将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2个试验因素分别为:免疫应激(注射生理盐水或脂多糖)和饲粮黄芪多糖(0或3 g/kg)。21~35日龄进行蛋白质沉积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应激显著降低了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左侧胸肌的蛋白质沉积量及沉积率(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脾脏指数、脾脏蛋白质沉积量和脾脏、法氏囊的蛋白质沉积率(P<0.05)。而饲粮添加黄芪多糖可使肉鸡在免疫应激时,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6.30%和18.34%,左侧胸肌的蛋白质沉积量和沉积率分别提高30.36%和12.34%,且显著抑制了脾脏蛋白质沉积量和沉积率的上升(P<0.05)。综上所述,在肉鸡免疫应激状态下,饲粮中添加3 g/kg黄芪多糖可抑制蛋白质从骨骼肌向免疫系统重分配,缓解肉鸡生长抑制。  相似文献   

9.
采食量是肉用家禽生长中最重要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彼得·佛凯特博士认为,现代商品肉鸡和火鸡每天只有食入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遗传潜力。同时,除了较好的日粮组成外,维持家禽最大采食量是决定其生长速度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具有最大平均日增重的畜禽几乎总是能够获得最高的采食量,因此,对于饲养者来说了解影响家禽采食量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采食量的控制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家禽的生理状况、感觉系统及满足其生长、维持和抵制疾病的营养需要等方面。1日粮因素彼得·佛凯特博士认为,有几方面的日粮因素影响着采食量,尤其是在日粮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0.
幼年仔猪色氨酸营养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氨酸通常是仔猪日粮继赖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后的第四限制性必需氨基酸。除了沉积体蛋白质的作用外,色氨酸对仔猪生长最重要的作用还体现在调控仔猪的食欲、促进采食量,这种功效在断奶后的幼年仔猪生长阶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配合日粮对育成早期梅花鹿消化代谢的影响,选择4只9月龄雄性梅花鹿,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配合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27%、14.26%、15.61%、18.60%)对梅花鹿体重及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及消化率、蛋白质采食量、沉积量、可消化蛋白质量、蛋白质消化率及代谢率、钙磷采食量及消化率、血液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对血清尿素氮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配合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5.61%时,蛋白质代谢率为30.64%。蛋白质沉积量y1与蛋白质采食量x1呈正相关,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394x1-27.568,R2=0.882 8,n=8(P<0.05)。  相似文献   

12.
家禽业在影响养殖利润的生产周期中面临各种决策.上市家禽的生长预测是实现家禽生产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数学函数又叫生长函数可将体重和年龄或累积采食量联系起来,亦可作为响应函数来预测维持和生长所需的每日能量和蛋白质日粮需要量.在描述家禽生长与年龄关系时,如Gompertz和Logistic等曲线的固定拐点可能是方程的一个局限.因为拐点的变化取决于家禽的年龄、性别、品种和类型,所以通常推荐采用Richards和Lbpez方程.而描述日采食量保留率这些没有拐点的曲线,通常选择单分子方程.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4,(11):24-28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1318周龄略阳乌鸡生长性能、屠体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蛋白质需要量。选取600只85日龄略阳乌鸡,将其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各处理组分别饲喂代谢能相同、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日粮。代谢能水平均为12.34 MJ/kg,蛋白水平分别为12.39%、14.20%、16.60%、18.06%和20.15%。饲养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试验鸡的周喂料量,每3周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试验鸡空腹体重(禁食12 h后)。以此计算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并于18周龄末各重复分别选取接近相应处理组平均体重的鸡2只(公母各1只),屠宰,进行屠体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对1318周龄略阳乌鸡生长性能、屠体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蛋白质需要量。选取600只85日龄略阳乌鸡,将其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各处理组分别饲喂代谢能相同、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日粮。代谢能水平均为12.34 MJ/kg,蛋白水平分别为12.39%、14.20%、16.60%、18.06%和20.15%。饲养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试验鸡的周喂料量,每3周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试验鸡空腹体重(禁食12 h后)。以此计算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并于18周龄末各重复分别选取接近相应处理组平均体重的鸡2只(公母各1只),屠宰,进行屠体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对1318周龄略阳乌鸡公鸡平均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其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蛋白质水平对略阳乌鸡母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及血清尿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日粮能量水平为12.34 MJ/kg时,基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性能、屠体性能以及各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综合评估,1318周龄略阳乌鸡公鸡平均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其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蛋白质水平对略阳乌鸡母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及血清尿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日粮能量水平为12.34 MJ/kg时,基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性能、屠体性能以及各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综合评估,1318周龄略阳乌鸡公鸡和母鸡适宜的蛋白需要量均为16.60%18周龄略阳乌鸡公鸡和母鸡适宜的蛋白需要量均为16.60%18.06%。  相似文献   

14.
仔猪的生长受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中枢的控制,其中下丘脑-垂体-肝脏轴(简称生长轴)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目前国内外关于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生长影响的报道较多,结果不尽一致,较为统一的结果显示,断奶日龄显著影响仔猪早期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相对生长速率等生长指标,且断奶日龄越早,这些指标于断奶后下降的幅度越大。至42日龄以后,不同断奶日龄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体重以及相对生长速率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然而,不同断奶日龄影响仔猪早期生长的分子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开展相关研究对指导不同断奶日龄仔猪确定合理的营养对策、科学确定仔猪断奶时间等均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仔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仔猪采食量和后期生长的关系断奶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猪生长的多事之秋。在这个时期,猪的营养来源从优质的母乳转换到质量相对较差的固体的植物源性饲料。由于消化系统不能完全适应这种转换,猪时常会发生消化不良,直接导致采食、生长和健康受到影响。仔猪的婴幼期采食量总体上说是低的并且不固定,变化范围在3~77g/头·d(Pluske等,1995)。在母乳减少的某些情况下,比如周围环境高热时,采食量会增加。Quiniou等(2000)、Renaudeau和Noblet(2001)都报道了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采食量会增加。当环境温度从20°C升高到26°C时,仔猪采食量增加6g/…  相似文献   

16.
大约克生长猪采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约克生长母猪的采食行为进行了观测和研究,并总结其采食规律。选用体重(28.0±1.2)kg的大约克猪60头,采用美国奥斯本(Osbern)工业公司生产的FIRE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对猪采食行为进行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30~60 kg体重大约克生长猪,平均日采食次数为9.5次;平均日采食量为1.48 kg;日采食量(kg)和体重(kg)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00052x3+0.0054x2-0.1177x+0.7189,R2=0.96;平均日增重为0.68 kg;白天的采食量占全天的68.9%;全天采食量的高峰时间段为15:00~18:00。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浓缩料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24头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低蛋白和高蛋白组肉牛在整个试验期间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5%和17.5%的浓缩基础日粮,每天自由采食小麦秸秆,试验共进行140?d。结果:低蛋白和高蛋白组肉牛各阶段体重、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及71~140?d和1~140?d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蛋白组肉牛1~70?d的平均日采食量较高蛋白组显著提高0.60%(P<0.05)。低蛋白和高蛋白组肉牛140?d粪氮量及70?d粪氮、尿氮和氮沉积量无显著差异(P>0.05)。高蛋白组肉牛70?d氮摄入量较低蛋白组显著提高4.97%(P<0.05)。与低蛋白组相比,高蛋白组肉牛氮摄入量、尿氮和氮沉积量分别显著提高19.88%、17.24%和54.28%(P<0.05)。浓缩料蛋白质水平对肉牛胴体大部分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但高蛋白组肉牛肌肉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粗蛋白质含量较低蛋白组分别显著提高6.16%、13.07%和9.98%(P<0.05)。结论:浓缩料高蛋白质水平降低了肉牛育肥前期的采食量,对饲料报酬和日增重无负面影响,但高蛋白质日粮可以提高氮沉积、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肌肉粗蛋白含量。 [关键词]粗蛋白|肉牛|生长性能|氮代谢|胴体  相似文献   

18.
断奶期间,给仔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报告表明,猪舍的环境温度能够影响仔猪的自由采食量及其增重的速度、效率和成分。在凉爽环境中饲养的仔猪,其采食量增加,但饲料利用率下降,因为仔猪的维持需要增加。在炎热环境中饲养的仔猪,采食量减少,以减少消化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机体热量。其他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日粮氨基酸和(或)能量的日摄取量不受限制的话,生长猪体蛋白的增加基本上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梯度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 ,结合营养化验和统计分析 ,对 9~ 14周龄育成后期雉鸡的能量代谢参数及能量需要量进行了全面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雉鸡育成后期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每千克代谢体重每天 4 6 2 0 0kJ ;雉鸡育成后期生长代谢能的利用效率 (Kpf)为 4 2 18% ,每克增重需要代谢能2 2 86kJ;雉鸡育成后期随着采食量的增加 ,其体蛋白能沉积量、体脂肪能沉积量和体脂肪沉积能占总净能的比例均相应提高 ,但体蛋白沉积能占总净能的比例随着采食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猪排泄性状与生长、采食性状之间的关系,通过遗传育种减少粪污排放,本研究利用117头体重约70 kg的生长育肥猪(大白、长白及杜洛克)在代谢笼中进行饲养试验10 d,得到采食量、排粪量、日增重等11个变量,划分为采食、排泄和生长3组性状,利用SAS对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采食和排泄性状间、生长和代谢性状间的第1、第2典型相关性状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采食和生长性状间的第1典型相关性状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3、0.5376;0.6093、0.4171;0.6804,采食量、饮水量、日增重、体重、排粪量、排尿量和氮产污系数及磷产污系数在典型相关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