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断端挫灭的离断指体在重建手功能中的应用。方法:对27例27个断端挫灭的离断指体采用移位、桥接法再植。结果:本组27例27指中,21指成活,6指坏死,成活率为77.8%。经0.5~6a随访,再植指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4~12mm,手指外形满意,再植指恢复一定的夹、捏、握功能。根据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其中优5指,良15指,可4指,差3指,总优良率为74.1%。结论:断端挫灭的离断指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充分利用,以重建部分手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断指再植手术中静脉吻合和未吻合对术后患指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103例121指行断指再植术患者,103例均常规完成断指再植手术,回顾分析此10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3例121指,根据损伤的创面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血管端端吻合、静脉动脉化、自体小静脉移植。静脉吻合组、静脉未吻合组的成活率分别为95.4%(83/87)、70.6%(24/34)。再植指有良好的外形及功能,吻合组优75例,良8例,可4例;无静脉吻合组优15例,良8例,可8例,差3例。结论断指再植术中静脉吻合可提高成活率,能恢复良好的外形及功能。完全不吻合静脉,也能获得部分断指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 ,除了需要精细的显微外科操作外 ,精心周密的护理也不可缺少。我科自 2 0 0 1年正式开展显微外科手术以来 ,共收治 15例 ,成功率达 10 0 %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8~ 5 8岁 ;多指再植 2例 ,单指再植 13例 ;食指 6例 ,中指 4例 ,环指 2例 ,小指 1例 ,食、中指 1例 ,中、环指 1例 ;末节离断 11例 ,中、末节离断 4例 ,完全离断 6例 ,不完全离断 9例。 15例再植指全部成活。2 护理2 .1 一般护理2 .1.1 病房环境要求 一般为单人房间 ,病室内需清洁、安静 ,空气新鲜 ,室温保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治疗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1例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移植治疗。结果11例骨折均愈合,骨性愈合平均时间为11周。结论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治疗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好,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当归四逆汤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手指离断行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炎、抗凝、抗痉挛等经典西药3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颗粒剂,1剂·d-1,分2次水冲服,1疗程10 d。1疗程后观察患者再植指成活率、感染率、血运情况、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再植指成活率、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运情况、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归四逆汤有抗凝、抗血栓形成、扩张末梢血管、增加血管灌流量及镇痛、抗炎、解痉作用,可明显改善再植指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疼痛,符合断指再植术后的3抗治疗原则,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85年9月起,收治4例(7只)断指患者,经断指再植术,成功3例(6指),其中1例右手3指移位于左手再植成功,失败1例,现报告于下。[例1]男,20岁,右拇指电锯离断6小时,于1985年9月13日入院。局部伤情:右拇指于掌指关节远端离断,指骨粉碎性骨折,指动静脉、指神经及所有肌腱完全断裂,仅桡侧皮肤约0.5 cm 相连,断指苍白,切口不整齐。即在臂丛麻下行断指再植术,先克氏针作指骨内固定,然后分别吻合指动脉、静脉各一条,外径分别为0.6mm,0.8mm,  相似文献   

7.
断指 (肢、掌 )再植手术时间长 ,术后极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休克一经发生病情发展迅速 ,易诱发血管危象 ,导致手术失败 ,重者造成死亡 ,因而护理难度大。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现将近年来我们对断指 (肢、掌 )再植术后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断指 (肢、掌 )患者 30例 ,年龄 1 7~ 48岁 ,平均 32 .5岁 ,其中男 2 2例 ,女 8例 ;断指 (肢 )再植 2 8例中完全离断 1 8例 ,不完全离断 1 0例 ;断掌再植 2例 ,为完全离断。以上断指(肢、掌 )再植患者中 ,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6例 ,休克发…  相似文献   

8.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足跟软组织缺损和或骨、肌腱外露创面共34例。皮瓣切取范围5cm×7cm~10cm×18cm,蒂长5~10cm。10例经皮下隧道转移,24例经明道转移。结果3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淤血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27例经3个月至4a随访,皮瓣外观、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有所恢复,两点分辨率在9~16mm,平均13mm。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筋膜皮瓣血供确切,容易定位,手术步骤简单,不需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且皮瓣成活率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Cilostazol对犬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吻合处内膜增生的作用,用直径3 mm、长2 cm的Gore-TexR重建犬股动脉.实验分Cilostazol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犬,Cilostazol组从术前1天开始口服Cilostazol,50 mg/(kg.d),直到取材;术后2,6,12,20,24周取材,每组各时相点2只(4条血管),观察移植物通畅率,进行常规组织学检查,测量吻合处内膜厚度,电镜观察吻合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①Cilostazol组于术后6,12,20周各有1条血管闭塞,24周有2条血管闭塞,对照组术后2,6,12周各有2条血管闭塞,20,24周各有3条血管闭塞;Cilostazol组通畅率为75%,对照组为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2周时吻合处内膜无明显增厚,材料面开始有内皮细胞覆盖,术后6周材料面被内皮完全覆盖,吻合处内膜增厚,引起管腔狭窄,随时间的延长,内膜逐渐增厚;Cilostazol组内膜增生较对照组轻,对照组术后6,12,20,24周邻接动脉内膜厚度分别是Cilostazol组的1.4,1.6,2.0,1.6倍,材料面新内膜厚度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6例损伤创面,切取皮瓣最大面积20cm&#215;11cm,皮瓣最上端切取至胭窝下缘,旋转点最低在外踝尖上4cm。结果:术后2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患者均获4~8个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6~10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游离组织移植和断肢(指)再植术后出现血管危象患者,采用小动脉吻合口血栓介入性尿激酶局部溶栓的效果。方法对游离组织移植和断肢(指)再植术后符合条件患者10例,均在血管吻合术后出现血管危象,采用介入疗法局部应用尿激酶进行局部溶栓。均于溶栓术前、术后进行血管造影拍X线片,术后随访。结果术前动脉血管造影X线片可见动脉痉挛6例,血管栓塞4例,术后的血管造影X线片可见动脉均再通。术后随访3~48月,平均6个月,9例组织全部成活,1例皮肤部分坏死,经手术植皮后痊愈。结论介入疗法局部进行冲击给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溶栓方法,为成功地进行游离组织移植和断肢(指)再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屈指肌腱修复术中外涂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对术后肌腱粘连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46例开放性锐器伤致屈指肌腱完全断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34指)及对照组(23例,32指)。治疗组在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屈指肌腱后,在肌腱吻合口近、远端1 cm及腱鞘吻合处表面外涂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对照组直接用改良Kessler法加外周加强缝合法修复。术后3个月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2.3%;1指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对照组优良率62.5%,5指出现伤口延迟愈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4.1855,P〈0.05)。结论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可有效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的肌腱粘连,不影响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根据鹿茸的组织结构,阐明了锯茸时出血特点收取初角茸时呈渗出状出血;收取二杠茸时呈线状出血;收取三杈茸和怪角茸时呈喷射状出血,并且有节律地进行搏动.出血量则随着鹿茸的产量和茸围的增加而增多,但是当收取茸围为20.3±0.6cm的怪角茸时却不存在着这种明显的相关关系.同一茸形不同年龄的鹿,因茸重、茸围的不同出血亦有差别.锯茸时由于茸皮下和茸髓质的动脉、静脉血管被横断,还可能发生纵断,血流较急,它不同于一般的血管损伤,止血时又不能采用钳夹、结扎血管断端的方法控制血流,烧烙法也不适宜,因此研究锯茸止血机理时重要的是机械性止血,同时应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对鹿茸的再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病例:患儿,女,5岁.2002年4月与同伴玩耍时不慎跌倒,导致右眼眉弓上1cm处3cm长的不规则伤口,随即送入我院门诊手术室行清创缝合(缝合线为5-0丝线,缝合针为4×10三角针).术后第3天来门诊换药,伤口情况尚好,无局部肿块,伤口周围也未出现红肿.术后第7天,患儿在当地个体诊所拆线,伤口愈合好,无炎性表现.但在拆线后第3天揭开敷料时,却发现受伤处有一小肿块,之后几天逐渐增大.拆线后第8天,再次被送到我院外科就诊.经外科医生检查,患儿右眉弓上有1×2cm大小的肿块.初步诊断为:①血肿;②异物.继而将患儿带入手术室行探查术.手术时沿伤口切开皮肤,只见凝血块而未见异物存在,即取出凝血块,再次缝合伤口.术后,第7天拆线,伤口愈合好.  相似文献   

15.
1.蘑菇瘿蚊Mycophila speyeri(Barnes 1926),中国新记录雄性体长0.65~0.75mm。复眼黑色,合眼式。下颚须暗褐色,2节,末节锥形(图1)。额和口器剩余的部分均桔褐色,前者具长毛。触角暗褐色,2 9节。鞭节第1~7节具柄,第八、九节无柄,第九节呈球形(个别虫体第八、九节愈合,形成双结形):第1~3鞭节各具2枚透明的伞形突起,其每侧各具2枚指形突起,第四、五鞭节上仅具指形突起,第6~9鞭节均无上述特征;鞭节具刚毛3轮,其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游离足背并联双叶皮瓣修复单指皮肤脱套伤的疗效。方法对25例单指皮肤脱套伤患者应用游离足背双叶皮瓣进行修复,以胫前动脉、足背动脉为主干,以第1跖背、跗外侧或外踝前动脉为分支构成第1跖背、足外侧的并联双叶皮瓣修复单指皮肤脱套伤。结果 25例皮瓣全部成活,17例一期愈合,8例皮瓣边缘部分浅表坏死,经换药后延迟愈合;有21例获3~6个月随访,皮瓣质地、肤色好,厚薄均匀,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足背双叶皮瓣具有解剖恒定、血供可靠、简单易取、安全、损伤小、成活率高和效果好等优点,是修复单指皮肤脱套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单侧带蒂鼻腔底黏骨膜瓣对鼻中隔穿孔修补的疗效。方法对15例鼻中隔穿孔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单侧带蒂鼻底黏骨膜修补术。结果 15例患者术后48h内取出鼻腔填塞物,4周取出硅胶片并断蒂;有11例粘膜愈合好,无明显结痂,另4例出现结痂,定期清理换药,3~4个月后愈合。随访4个月~5a,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未发现鼻中隔再次穿孔。结论用带蒂鼻底黏膜修补鼻中隔穿孔,取材方便,血供好,无排斥反应,容易存活,是修补鼻中隔穿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CNP)在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断指再植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CNP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焦虑及抑郁情况;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I274)评价2组术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并对住院期间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GQOL I274评分中3个纬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干预可纠正断指再植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乙状结肠重建阴道术在治疗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乙状结肠重建阴道术治疗年轻宫颈癌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4a,全部患者均有满意的性生活,且无复发或转移.随访妇科检查,乙状结肠代阴道肠段吻合口愈合良好,无变窄及粘连,均能容两指松,宽度及长度接近正常阴道.结论 乙状结肠重建阴道术治疗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式新颖合理,效果好,对提高年轻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是对传统术式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茉莉长期无性繁殖导致的种性退化、抗逆性下降、花朵产量逐年下降等问题,进行了茉莉离体微繁及无糖生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茉莉腋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1 mg/L;继代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 6-BA 1.5 mg/L NAA 0.3 mg/L GA3 0.5 mg/L;无糖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 NAA 1.2 mg/L;适宜培养条件为光强5 000~5 500 lx、CO2浓度1 500 mg/L、通气孔数为3个.无糖试管苗移栽后长势健壮,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