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黄南州三江源区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近年来,该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地大面积的退化与沙化,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威胁到  相似文献   

2.
黄河源头高寒草原植被退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早熟禾Poa annua为优势植被的高寒草原是黄河源头区典型植被类型之一.由于自然环境变迁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黄河源头以扎陵湖北岸地区为中心的紫花针茅草原和早熟禾草原植被退化十分明显,2002年通过样方调查和植被数量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的退化草地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退化草地植被盖度比未退化区下降10%~55%;优势物种变化,紫花针茅、早熟禾等植物种生长势减弱,物候期推迟,群落优势植物逐步演替为以菊科、豆科等杂类草植物为优势种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55%~79%.由于高寒植被的退化,导致了植被群落整体生态功能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3.
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凤森 《青海草业》2003,12(2):24-26
同德县地处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治理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针对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果洛州草地建设、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东南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的发源地。土地面积7.644万km2,草地面积653.82万hm2,是一个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州。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草地退化速度加快,黄河源头发生断流,近一半的湖泊干涸,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果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牧民群众的生存受到威胁,也给全省乃至黄河流  相似文献   

5.
甘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藏族众生产发展,社会进步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实行牧民定居,即可以避免人为破坏生态环境,又有利于依法保护自然区的生态环境。论述了牧民定居的重要性、前瞻性、必要性、选择性,并提出了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6.
川西北高原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及重要支流的源头地区,地理位置独特,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文章研究了川西北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莺  李耀辉  孙旭映 《草业科学》2015,32(4):539-551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干扰。目前,气候变化对黄河源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黄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和已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径流量、土壤侵蚀、湿地、冻土和植被5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河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治理对策。结果显示,黄河源区降水略有增加,气温显著升高。黄河源区径流有很大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相对偏丰,90年代初至2008年相对偏枯;源区年径流量距平的年际变化与年降水量距平的年际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降水强度也是影响径流量的原因。黄河源区土壤侵蚀现象严重。湿地面积减少,沼泽和水域的斑块数、破碎度和分维数增加,优势度降低。源区多年冻土已经减薄或消失,多年冻土的边缘地带,垂直方向上形成不衔接冻土和融化夹层,多年冻土分布下界升高50~70 m。源区植被覆盖总体上保持原状,局部出现退化。在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形成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社会环保意识,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加强部门联合,实施生态移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8.
黄河源头区沙化土地现状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元 《青海草业》2004,13(1):44-46
根据黄河源头区沙化土地现状,分析了沙化成因及危害,提出了治理沙化土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贵南县2002年退耕还林(草)情况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况简报王金山(青海省贵南县草原总站,青海茫拉813100)  贵南县是青海省退耕还林(草)试点县之一,是黄河上游及源头涵养重点治理区和青海湖草地治理区、“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是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划分的八个重点治理区之一,也是国家二十个重点防沙县之一,其生态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贵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把历年的退耕还林(草)工作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于2000、2001年相继完成退耕还林(草)653.3hm2、683.3hm2后,2002年又完成退耕还林(草)、周边荒山种草造…  相似文献   

10.
吕雪莉 《草业科学》2005,22(11):57-5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致使黄河源区雪线上升、冰川后退、湿地减少:湖泊萎缩,加之风力、水力和冻融侵蚀的不断加剧,造成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水土资源承载力下降,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仍在持续恶化。青海省副省长穆东升在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说,高寒、干旱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青海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加重了这一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目前,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五大威胁。  相似文献   

11.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黄河源头区天然草场中的高寒草原、高寒灌丛、高寒沼泽与水生植被、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山垫状植被、高山冰缘和流石坡稀疏植被等主要草场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群落结构和组成及其年轻性、脆弱性、敏感性、原始性、典型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对黄河源区天然草场植被保护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周九菊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2):47-48,51
甘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藏族群众生产发展、社会进步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黄河重要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对生态优势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河源区天然草地沙化机理分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黄河源头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区,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黄河源区的玛曲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然草地沙化面积不断增加,沙化程度日趋严重。本研究以玛曲县为例,对引起草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与草地沙化的相关性及驱动作用进行定量辩识和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1)各因子对草地沙化的驱动力大小依次为:牧业产值>人口数量>年均气温>羊只存栏数>牛羊肉产量>年均降水量>大牲畜存栏数>黄河年径流量>年大风日数>年均风速;2)区域年均气温的不断升高,使地面水分蒸发损失和土壤干旱程度加剧,这种变化对土地沙化产生的驱动作用要大于降水量的小幅减少和风力因子变化的影响,是引起该区土地沙化最重要的自然驱动因子;3)对2类因子的相对贡献率进行综合,得到人为因子的驱动力比重为61.55%,自然因子的驱动力比重为38.45%。说明在高寒阴湿的气候条件下,区域气候和水文因子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变化只是天然草地沙化的一种诱导力,而人为过度和不合理利用是导致草原植被衰退的根本原因,二者结合导致了黄河源头区草地沙化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河源区天然草场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虎 《中国草地》2004,26(2):70-75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黄河源头区天然草场中的高寒草原、高寒灌丛、高寒沼泽与水生植被、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山垫状植被、高山冰缘和流石坡稀疏植被等主要草场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群落结构和组成及其年轻性、脆弱性、敏感性、原始性、典型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对黄河源区天然草场植被保护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 ,尽快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总体不断恶化的被动局面 ,农业部于 2 0 0 3年 4月在京召开全国草原建设工作会议。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会上指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草原工作要以贯彻落实《草原法》为契机 ,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使草原法制化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部提出 ,我国将用 5年时间 ,使草原严重退化区、生态脆弱区和重要江河源头区的草原植被有所恢复。到 2 0 2 0年使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目前 ,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 ,草原“三化”面积仍以每…  相似文献   

16.
关于长江、黄河源头地区草地现状以及成因的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长江、黄河源头地区草地现状 ,分析了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为江河源头植被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三江源区开始实施的移民项目。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总面积35.66×104km2,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9.37%。近年来,随着移民项目加快实施,三江源区部分生态移民进驻聚居点后,牦牛、藏羊也由原始传统的游牧饲养方式逐步转变为全舍饲或半舍饲,从而促进了三江源生态移民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生态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十堰市位于鄂西北,辖五县一市两区,国土面积23680平方公里,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核心水源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等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甘南草原地处黄河、长江水源区,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度加大,尽管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和黄治工程、长治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国家对甘南草原水土流失治的投入较小,水土流失治理进度慢、治理程度低,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各类生产、建设和其他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甘南草原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步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危及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降低了黄河、长江的水源补给功能。  相似文献   

20.
秦利 《蚕学通讯》2019,39(3):8-8
东辽河是辽河干流上游地区东侧的大支流或源头,发源于吉林省东辽县的辽河源镇—辽河掌,源区的海拔高为360m。为了保护辽河源头及干流的生态环境,吉林省委省政府给东辽县下达了一项政治任务—辽河两岸水源涵养林建设,该项目列为吉林省重要的环保项目,东辽县将其列为2019年“一号工程”。为完成吉林省市委部署的东辽县水源涵养林建设工作,东辽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规划,规划利用5年时间完成建设面积38320hm^2,2019年计划完成46hm^2,2020年完成8130hm^2,2021~2023年每年完成8530hm^2,树种以柞树为主,水源涵养林建成后既可以保护东辽河水源地生态环境,又可以发展柞蚕产业,振兴当地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