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抓实免疫注射免疫注射是预防动物疫病核心、有效的方法。动物通过注射疫病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后,机体获得的免疫保护可抵抗该病原的攻击,在免疫期内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疫病。因动物疫病免疫保护时间有期限,所以疫苗首次注射免疫后,要在免疫保护期满之前再次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任何饲养和经  相似文献   

2.
正动物疫苗在接种动物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抵抗该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疫苗是防治动物传染病有效的途径之一。疫苗质量直接影响动物接种免疫的效果。其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在保存环节,不规范的保存方式将直接影响疫苗质量,进一步影响动物免疫效果。动物得不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极易发生疫病,使养殖户经济效益降低,严重影响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影响疫苗效力的因素谭红英(民星集团江西生物药厂.南昌330200)动物接种灭活的或毒力致弱的病原后,可获得免疫力,因此许多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疫苗随之产生。但有时动物免疫后虽可产生抗体.但仍然发病。有些疾病接种疫苗后仅能产生无保护作用的循环抗体或不产生...  相似文献   

4.
疫苗是由免疫原性较好的病原微生物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制品,接种动物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当体内的抗体滴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就可以抵抗这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起到预防这种疾病的作用。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传染病。疫苗的保管的条件和是否正确使用,往往影响疫苗的效果。下面结合临床经验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通过圈养绿孔雀新城疫免疫实验研究,对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估。单苗实验组结果:低毒活苗LASOTA可以使抗体水平在4LOG2以上的时间持续6个月;灭活油苗可以使抗体水平保持在4LOG2以上8个月。联苗实验组接种LASOTA疫苗同时肌肉注射灭活油苗后,抗体水平保持4LOG2以上15个月,表明圈养绿孔雀宜采用联合疫苗免疫方法。联合疫苗的应用不仅表现在较高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长,低毒活疫苗还有产生黏膜免疫的重要意义。滴鼻或点眼接种LASOTA疫苗,要保证疫苗能够作用于哈氏腺,以激发动物机体产生黏膜免疫。此外免疫接种时机很重要,对该病的预防工作不应在动物机体较高抗体水平的时候进行免疫接种,也不应在动物机体已经失去保护力或隐性感染后盲目接种,应选择绿孔雀在健康无病情况下进行。同时为了有效地控制新城疫,必须加强禽群免疫监测。  相似文献   

6.
<正> 一、特异性菌苗和疫苗,实际上是被杀死或弱毒处理过的病原微生物。把它们注射到动物体内,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然后"抗体"与同种病原微生物产生特异结合,使该病原微生物失去致病力,对动物起到免疫作用。因此疫苗或菌苗仅对应特定的动物的特定传染病有效,不具有治疗药品的一般统用性。二、起效期一般活苗(菌苗或疫苗)约经过7天,死苗约经过14~21天才能在动物体内产生足够抗体抵抗感染。所以,刚进行了预防免疫  相似文献   

7.
疫苗是免疫原性较好的病原微生物经繁殖和处理后的制品。接种动物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当体内的抗体滴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就可以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起到预防疫病发生的作用。了解疫苗,正确使用疫苗是预防畜禽传染病的有效措施。近年来许多养殖户为了减少支出,自己购买疫苗进行防疫,但是许多养殖户对疫苗的知识了解不够,常不能正确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免疫失败,为此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  相似文献   

8.
<正>疫苗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策略。合理使用疫苗可以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保护[1],优良的疫苗应当具有快速产生免疫保护和持久保护的特点。可诱导快速免疫保护的兽用疫苗能够在免疫早期激活畜禽的免疫系统,为畜禽提供快速的免疫保护,可用于畜禽的紧急免疫。本文列举了几种可诱导动物机体快速免疫保护的兽用疫苗,并阐述它们诱导快速免疫保护的关键免疫学机制,为研发可诱导快速免疫保护的疫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1快速免疫保护及其意义机体产生高效的固有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宿主抵抗病原感染的关键[2-3]。  相似文献   

9.
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只有正确使用疫苗,才能使动物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作用,达到抵御外来病原侵害的目的。不少饲养户由于对使用疫苗预防动物疫病知识了解不够,没有使兽用疫苗真正发挥效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10.
免疫防制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免疫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导致传染病的爆发。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本文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预防免疫失败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动物预防用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是编码免疫原或与免疫原相关的真核表达质粒DNA(有时也可是RNA),它可经一定途径进入动物体内,被动物宿主细胞摄取后能转录和翻译表达出抗原蛋白,此抗原蛋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免疫应答反应,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法氏囊弱毒疫苗GYMBOR0 PLUX对蛋鸡和肉鸡进行免疫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用于蛋鸡8~12日龄首免,间隔10d加强免疫后,可获得强毒攻击的完全保护;疫苗免疫后5d观察法氏囊变化,囊体比和囊指数在安全范围内;疫苗免疫不影响ND抗体效价滴度,对机体不产生苗源性免疫抑制用。法氏囊弱毒疫苗GUMBORO PLUX用于肉鸡,16日龄一次免疫,可获得强毒攻击的完全保护;疫苗免疫后5d观察法氏囊变化,囊体比和囊指数在安全范围内;疫苗免疫不影响ND抗体效价滴度,对机体不产生苗源性免疫抑制用。  相似文献   

13.
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是动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80%。IgG是介导体液免疫的主要抗体,多以单体形式存在,沉降系数为7S,分子质量为16~18ku。IgG是动物自然感染和人工主动免疫后,机体所产生的主要抗体。因此,IgG是动物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力,同时也是血清学诊断和疫苗免疫后监测的主要抗体。  相似文献   

14.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主要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蓝耳病我们知道的 机体感染后,先天性免疫作用弱;疫苗免疫后需要3-4周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性免疫;由于病毒的变异,疫苗的交叉保护效力存在疑问;抗体依赖增强现象;现有的疫苗无法提供广泛的保护;免疫后多少有些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蓝耳病我们知道的 机体感染后,先天性免疫作用弱;疫苗免疫后需要3-4周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性免疫;由于病毒的变异,疫苗的交叉保护效力存在疑问;抗体依赖增强现象;现有的疫苗无法提供广泛的保护;免疫后多少有些安全感。  相似文献   

17.
5毛皮动物发生传染病,为什么要紧急接种?当毛皮动物发生传染病时,病原检验定性后,对细菌性传染病,虽然可用药物控制,但治愈率是有限度的;对病毒性传染病,药物治疗仅能控制继发感染。紧急接种是在已确定感染的病原基础上,用疫苗进行特异免疫,在机体产生特异抗体后,即能清除和中和病原。一般疫苗于接种后5 ̄7天能产生抗体,当其抗体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可达到免疫保护。通常在紧急接种10 ̄15天后,新病例不再出现,流行停止。如为灭活疫苗,不仅能保护健康兽,对病兽也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如病毒性肠炎疫苗、巴氏杆菌疫苗等;如为弱毒活疫苗,则仅能对…  相似文献   

18.
免疫应激反应是指在疫苗接种后,机体在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本身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疫苗的使用方法不当可给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动物免疫应激是指动物接种疫苗后出现个别过敏,少数动物体温升高,一些动物厌食,代谢改变,生长减缓,饲养周期延长的现象。在现代养殖业生产中,疫苗对预防、控制和消灭畜禽传染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免疫接种一方面保护了动物机体免受病原的侵害,另一方面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因子引起免疫应激,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这种损害不仅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而且可能造成少数动物的死亡。文章对动物免疫应激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为生产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举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当前,由于毒株的变异、耐药菌株的增加、多病的混合感染等,养鸡业疾病多发和难于治疗已经成为广大养鸡户十分头痛的难题。问题出在哪里了?笔者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 免疫失败1.1 免疫程序不合理。1.2 免疫操作不规范。1.3 疫苗运输和保管不善。1.4 早期感染:疫苗从注射到产生保护性抗体以至到达抗体高峰期有一个时间过程,每一种疫苗产生疫苗保护的时间及在动物体内抗体持续时间都不尽相同,如果在免疫前已感染疫病或在免疫后很短时间内感染了疫病,都会造成免疫失败。1.5 免疫接种工作不够细:例如采用饮水免疫时饮水不足,进行疫苗稀释时计算错误或稀释不均匀,没有把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