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25%毒死蜱·阿维菌素乳油复配剂3个不同剂量与其单剂1.8%阿维菌素乳油、48%毒死蜱乳油对白菜小菜蛾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毒死蜱·阿维菌素乳油复配剂弥补了单剂阿维菌素乳油在施药前期防效较低的劣势,既具备了化学农药的特性,也具备了生物农药的特点,在300~400 g/hm2(有效成分)的情况下对白菜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且对白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甘薯小象甲防治药剂田间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生长期和储藏期最重要的害虫,严重影响甘薯品质和产量。为探寻防治甘薯小象甲的高效低毒药剂,连续两年共开展了14种药剂筛选试验,筛选出48%毒死蜱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两个单剂对甘薯小象甲的防治效果较好,使用55%氯氰·毒死蜱乳油复配剂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10种低毒杀螨剂对苹果树叶螨的防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生产上常用的 10个低毒杀螨剂单剂和复配剂 ,进行了防治苹果树叶螨的田间药效试验 ,筛选出 6个高效低毒、既具速效性又具持效性的杀螨剂 ,其中单剂为 1.8%阿维菌素乳油 4 0 0 0倍、5 %霸螨灵乳油 30 0 0倍、15 %哒螨灵乳油 30 0 0倍 3个品种 ;复配剂为 2 0 %阿维·哒乳油 4 0 0 0倍、10 %速螨·四乳油 2 0 0 0倍和 16 %哒螨·四乳油 2 0 0 0倍。  相似文献   

4.
新复配农药及其应用技术40%久效·硫磷乳油40%久效·硫磷乳油是久效磷和马拉硫磷两种单剂复配而成的杀虫剂,由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农药厂生产。1理化性状该制剂为棕色油状液体,总有效成分含量40%,水分含量≤5%,酸度(H2SO4)≤08%,有效成分处亚...  相似文献   

5.
6种杀菌剂对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单剂及2种复配杀菌剂对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毒力,并得到了6个毒力回归方程及抑制中浓度(EC50).结果表明,4种杀菌单剂对镰刀菌的EC50由低到高依次为40%福星乳油、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40%福星乳油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为0.053 8 ug/ml;2种复配剂中对镰刀菌高效的最佳配方为40%福星乳油:10%世高可分散粒剂=3:1,其EC50为0.014 2 ug/ml.  相似文献   

6.
8种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复配剂、生物制剂、单剂等8种杀菌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观察其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剂整体优于生物制剂,生物制剂优于单剂。复配制剂中40%多·酮可湿性粉剂150 ml/hm~2防治效果最好,田间防效可达94%;生物制剂0.15%四霉素水剂0.34 ml/hm~2田间防效可达80%;单剂25%咪鲜胺乳油225 ml/hm~2田间防效为79%。  相似文献   

7.
40%虫螨净乳油和30%双效酯乳油是杀虫剂和杀蜹剂的复配剂型,能够有效地防治棉蚜、棉铃虫和红铃虫等主要害虫,并能兼治红蜘蛛.这两种复配剂的性质稳定,在50℃的高温下保存二年以上,  相似文献   

8.
几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以来,建湖地区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危害程度加重,已成为小麦上一种常发性病害。针对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主体药剂——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已用30多年、防效下降的现实情况,选出8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乳油等2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均在70%以上,可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的药剂。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复配对枸杞根腐病主要病原菌——腐皮镰刀菌的毒力增效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17种不同比例的复配处理对腐皮镰刀菌的室内毒力作用,在最佳增效配比下,明确复配处理相较单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产孢量、芽管伸长和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单剂及其复配处理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均有明显作用,其单剂EC50值分别为0.365 8 mg·L-1和0.120 8 mg·L-1,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的配比在3∶2时增效作用最大,EC50值为0.044 3 mg·L-1,增效系数SR达4.560 0,可作为枸杞根腐病药剂防治的最佳复配处理;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单剂及其复配处理对腐皮镰刀菌的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单剂EC50值分别为0.116 7 mg·L-1和1 455.784 8 mg·L-1,最佳复配处理EC50值为0.060 2 mg·L-1,增效系数SR达3.231 1。在质量浓度为0.8 mg·L-1时,最佳复配处理对腐皮镰刀菌产孢量的抑制率达100%,对芽管伸长、菌丝干重的抑制效果均显著高于单剂处理。因此,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复配比在3∶2时,可作为枸杞根腐病药剂防治的最佳复配处理,为预防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蔬菜高效安全农药复配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丁烯氟虫腈、啶虫脒、杀虫单、烯啶虫胺4种单剂以及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啶虫·杀虫单3种复配剂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小菜蛾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单剂中以丁烯氟虫腈的毒力最高,LC50为18.51 mg a.i./L;烯啶虫胺和杀虫单次之,LC50分别为163.85、188.48 mg a.i./L;啶虫脒最低,LC50为260.94 mg a.i./L。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剂比例为4∶1、2∶1、1∶1时对小菜蛾毒力增效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133.65、123.11、120.45;啶虫·杀虫单复配剂比例为10∶1、5∶1时增效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133.18、122.62;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剂5个配比均表现为相加作用。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在药后3 d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均高于75%,药后7 d防效均高于80%,高用量时可以达到90%以上。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乳油600 m L/hm2、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乳油300 m L/hm2、44%啶虫·杀虫单悬浮剂1 500 m L/hm2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优于对照药剂5%丁烯氟虫腈乳油450 m L/hm2。3种复配剂以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乳油用量最少,防效最高,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乳油次之,与对照药剂相比,这2种复配剂均可以在降低农药使用量的同时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单剂在蔬菜上的残留量,44%啶虫·杀虫单悬浮剂用量较大,但从剂型的安全性和用药成本考虑,也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氰戊菊酯和单甲脒 2 种药剂的各种配比均对桔全爪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氰戊菊酯与单甲脒按1∶5 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共毒系数达到 411.42.田间药效试验也表明, 20% 的混剂乳油(3.33% 氰戊菊酯+ 16.67% 单甲脒)的药效明显高于20% 的氰戊菊酯乳油和25% 的单甲脒乳油.  相似文献   

12.
阿维菌素与苏云金芽孢杆菌复配剂对小菜蛾毒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叶饲喂法,测定阿维菌素乳油、苏云金芽孢杆菌悬浮剂以及二者不同配比的混剂对小菜蛾的毒力,进一步筛选混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复配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当阿维菌素与苏云金芽孢杆菌复配比为2∶3时增效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几种农药防治枸杞木虱和枸杞刺皮瘿螨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枸杞木虱和枸杞刺皮瘿螨的为害情况,分别选出了2.5%敌杀死乳油、24.5%爱福丁乳油、毙杀2000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6.78%爱诺螨清乳油、30%虫螨齐克乳油和20%三氯杀螨醇7种药剂分别对枸杞木虱和枸杞刺皮瘿螨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5%爱福丁乳油对枸杞木虱的防治效果最显著;6.78%爱诺螨清乳油对枸杞刺皮瘿螨的防治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快杀乳油是一种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的复配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为明确该药剂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1999年我们进行了快杀乳油防治小麦穗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5.
阿楝SC、印楝素EC防治水稻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印楝素乳油及其复配剂阿楝悬浮剂对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2005年我们对其进行了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为制剂的示范、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复合Bt制剂防治棉铃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互法[1]进行两种单剂不同浓度复配,用叶片蘸药法[2] 和饲料混药法[3]做杀虫试验,通过计算判断各组合是否有增效作用.测定结果是, BtZX与烟碱复配无增效作用;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可提高BtZX单剂杀虫效果的55.6;;该Bt 制剂与除虫脲复配没有增效作用;与灭幼脲复配提高6.7;~20.0;的杀虫效果;与二价阳离子增效剂复配增效25;.1996~1999年进行了三年室内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棉铃虫的效果研究,测定出Bt制剂和其他几种单剂复配的增效作用及增效程度,为田间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这类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的产品有9个。主要的有BASF的25%吡唑醚菌酯乳油及其与代森联复配的60%水分散粒剂和50%醚菌酯干悬浮剂;先正达公司的25%嘧菌酯悬浮剂及其与苯醚甲环唑复配的32.5%悬浮剂和与百菌清复配的56%悬浮剂;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10%ZJ712悬浮剂;沈阳化工研究院实验厂的15%氯啶菌酯乳油和20%唑菌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18.
几种复配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是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的一种最主要害虫。2006年在山东聊城进行了4种复配药剂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75%茚虫威.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20%阿维.虫悬浮剂、35%阿维.毒水乳剂在速效性或持效性上均优于单剂,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9.
选用氟虫腈、毒死蜱和啶虫脒3种农药对稻水象甲进行了单剂和复配剂室内毒力测定和室外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单剂室内处理成虫24h后其LC。分别为4.85mg·L^-1、34.89mg·L^-1、76.28mg·L^-1,其中以氟虫腈毒力最强.毒死蜱次之,啶虫眯最差;用氟虫腈与其他两种药剂复配室内处理成虫,24h后以氟虫腈+毒死蜱复配剂的毒力最强,其LC50为3.29mg·L^-1;大田药效试验氟虫腈单剂以1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对成虫和幼虫的防效均在80%以上,且成本较低.毒死蜱单剂以5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两种药剂的复配剂以1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在秧田期和大田期的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试验表明,25%毒死蜱*氯氰乳油对棉铃虫卵和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防效85.56%,明显优于单剂对照40%毒死蜱乳油(76.07%)和5%氯氰菊酯乳油(70.01%)的防效,可以替代这两种药剂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