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HPLC法测定三七保肝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研究保健食品三七保肝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对R1、Rg1、Rb1的皂苷含量的测定,可以有效控制三七保肝胶囊的质量,该方法稳定性好、快速、操作难度小,可作为保健食品三七护肝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文山三七中As分配规律及其对皂苷和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野外大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文山三七主要种植区不同年份三七(二年生和三年生)不同部位(主根、须根、剪口)As分配规律,探讨As元素对三七主要药效成分黄酮和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砷含量在三七各部位分布依次为:须根>剪口>主根.三七须根中As含量最高,为0.31 ~ 0.33mg/kg.3年生三七须根和主根的砷含量较2年生高.三七中黄酮含量为3.45 ~ 11.10 mg/g,2年生三七黄酮含量大于3年生三七.三七须根中黄酮含量与须根中As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总皂苷和单体皂苷含量在剪口和主根中较高,三七总皂苷含量为4.08% ~13.51%,人参皂苷占总皂苷的90.53%~97.79%.3年生三七的总皂苷和单体皂苷含量大于2年生三七.须根中三七皂苷R1含量与须根中As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剪口中总皂苷含量、Rg1含量和Rb1含量均与剪口中As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因此,三七As含量对药效成分的影响与不同部位和不同皂苷类型有关,As能导致须根中皂苷含量的累积,须根中黄酮和剪口中皂苷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广西不同年限三七中皂苷含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广西的三七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广西靖西县不同生长年限三七不同部位(根、茎、叶)的皂苷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三七皂苷成分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三七根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不断增加,茎部的各皂苷成分含量不断下降,叶部人参皂苷Rb1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人参皂苷Rg1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且检测不到三七皂苷R1。3年生三七药材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广西的三七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免疫佐剂——三七总皂苷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含量,色谱柱Discovery C18(250 mm ×4.6 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水-乙腈,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含量5.19%,人参皂苷Rb1含量32.19%,人参皂苷Rg1含量41.28%,3种皂苷含量之和为78.66%.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三七总皂苷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对三七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三七幼苗的苗高、主根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CAT活性在不同质量浓度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处理后均有所降低。其中,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可使幼苗的苗高和主根长显著降低;三七总皂苷质量浓度为0.01,0.10,1.00 mg·L~(-1)时,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低于对照28.83%,17.07%,23.21%。三七总皂苷还可降低幼苗的POD和SOD活性,而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处理会增加幼苗的SOD活性。综合表明,皂苷类物质对三七幼苗均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三七总皂苷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两种单体皂苷。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野山参和林下参中人参皂苷的组成特征及差异所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野山参和林下参中电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野山参和林下参中均含有常见的9种人参皂苷(Re、Rg1、Ro、Rf、Rg2、Rb1、Rc、Rb2、Rd),野山参中还检测到三七皂苷R1、R2和R3以及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b1和Rc,林下参仅检测到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h1、Rc和Rd,没有检测到三七皂苷R1和R3;林下参中Re含量显著高于野山参,平均含量为5.042g/mg,二者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野山参和林下参中其它8种人参皂苷含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7.
从三七根、茎中快速批量分离提取三七皂苷R1、R2及人参皂苷Rg1有效部位群。三七根、茎经70%乙醇提取得三七粗皂苷,粗皂苷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三七总皂苷。三七总皂苷经硅胶柱"氯仿-甲醇-水"溶剂梯度洗脱过柱获得纯度为60%的三七皂苷R1、R2及人参皂苷Rg1有效部位群。此法适合于批量分离提取三七皂苷R1、R2及人参皂苷Rg1有效部位群。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年生、不同时期的人参和西洋参根中Rg1、Re、Rb1、Rb2 4种主要单体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同年生、同生育期人参根中皂苷Rg1、Rb2的含量均高于西洋参根,皂苷Re、Rb1的含量低于西洋参根;3年生红果期人参根中皂苷Rg1、Rb1、Rb2含量低于3年生绿果期人参根,皂苷Re、Rb1、Rb2含量高于2年生红果期人参。3年生红果期西洋参根中皂苷Rg1、Rb1含量均低于3年生绿果期西洋参根,皂苷Re、Rb2含量高于3年生绿果期西洋参,皂苷Rg1、Rb1、Rb2含量均高于2年生红果期西洋参。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4、5、6年生栽培人参参根中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和Rg1的含量及其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应用HPLC法测定栽培人参参根中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和Rg1的含量。结果表明:Rb1和Rb3随着参龄的增加,其平均含量逐渐增加;Rc、Rd和Rg1的含量以6年生的参根最高,5年生的参根最低。Rb2的含量以4年生参根最高,6年生的参根最低。Re的含量以4年生参根最高,5年生的参根最低。1年内不同时期参根中单体皂苷含量不同。总体而言,单体皂苷含量在年内以7、8月份最低。结果可为人参规范化生产及人参单体皂苷提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三七切片皂苷含量的变化。采用日光照晒、50℃烘烤、100℃烘烤、微波干燥等方法对鲜三七切片进行干燥,并通过HPLC方法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3个主要成分的含量。以日光照晒组三七皂苷含量为对照,50℃烘烤组皂苷含量平均降低了1.0%,微波干燥组皂苷含量平均降低了15.9%,100℃烘烤组皂苷含量平均降低了12.6%。不同干燥方法对三七切片皂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日光照晒和50℃烘烤更适于三七切片加工干燥。  相似文献   

11.
三七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及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确定三七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优化其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含量测定检测波长为560nm。人参皂苷Rg1在0.0083-0.0496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3%(n=4),RSD=3.4%。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0min,温度40℃,料液比为1∶12,提取2次。[结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提取工艺经济、合理,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赵燕飞  秦枫  江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75-7076
[目的]确定三七茎基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优化其回流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三七茎基总皂苷含量的方法,并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优选回流法提取三七茎基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在0.008 3~0.049 6 mg/ml浓度范围内,人参皂苷Rg1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3%(n=4),RSD为3.4%。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乙醇浓度60%,浸泡时间12 h,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提取工艺经济、合理,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储藏1年的干燥人参茎叶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进行了定性分析。从干燥的人参茎、叶中鉴定了8种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类成分,分别是丙二酸单酰基三七人参皂苷R3(Malonyl notoginsenoside R3,M—N—R3,1)、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g1(Malonyl ginsenoside Rg1,M—Rg1,2)、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e(Malonyl ginsenosideRe,M—Re,3)、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1(Malonyl ginsenoside Rb1,M—Rb1,4)及其同分异构体、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c(Malonyl ginsenoside Rc,M—Rc,5)、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2(Malonyl ginsenoside Rb2,M—Rb2,6)、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Malonyl ginsenoside Rb3,M—Rb3,7)、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d(Malonyl ginsenoside Rd,M—Rd,8)。  相似文献   

14.
腈菌唑(myclobutanil)被认为是防治三七黑斑病和圆斑病等病害应用前景较好的杀菌剂,但其在三七中残留检测和残留消解动态研究尚未见报道。为建立三七中腈菌唑残留检测和残留消解动态的检测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研究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在三七(Panax notoginseng)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喷施前后的皂苷含量变化,并对其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三七样品经丙酮提取,SPE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再由BEH-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分离,以体积比为70∶30的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利用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块根中主要皂苷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建立的三七中腈菌唑残留量检测方法在0.1~5.0 mg/kg水平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0.9%~91.9%,相对标准偏差为5.05%~9.3%,腈菌唑检测极限为0.1μg/kg。在大棚内喷施135 g/hm2的腈菌唑时,在三七及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腈菌唑在三七根、茎、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77 d、6.70 d、6.63 d和6.03 d,其风险商值为9.5×10-5,远小于1,风险较低,处于安全水平;随着生育期的增加,三七根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不断增加。因此,建议我国腈菌唑在三七中的最大残留量值可暂定为0.2 mg/kg,安全间隔期为35 d。研究结果表明腈菌唑对三七使用安全,为腈菌唑在三七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污染水稻土中砷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污染水稻土中砷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在泉州和漳州污灌地区取水稻样品,同时采集对应的土壤耕层样品,研究污染水稻土中砷的形态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土壤全砷含量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3777**,n=39),与土壤有机质、粘粒含量、CEC等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不明显。而漳州采样区土壤全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308 1**,n=19)。土壤全砷与土壤有效砷呈极显著性线性正相关(R2=0.544 0**,n=39)。土壤有效砷与土壤CEC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5440**,n=39),与土壤游离氧化铁也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7546**,n=39)。[结论]该研究为田间水稻生产砷污染的控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产地、生长年限三七的不同部位(根、茎、叶)中三七总皂苷的变化规律,从而分析产地和生长年限对三七总皂苷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60 nm。[结果]虽然三七的根、茎、叶中的总皂苷的百分含量不同,但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都有一定量的增加。其中根部的总皂苷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平均每年增加量为46.5%,并在生长年限为2年时出现较大的波动性,茎部和叶内的总皂苷含量虽然都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量不如根部明显,平均每年增加量分别为23.9%和33.9%,其中一年生三七的叶中总皂苷的含量有较大的波动性;三七根部的总皂苷含量是根、茎、叶3个部位中最高的。[结论]不同生长年限的三七和三七不同部位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西洋参皂苷积累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四年生西洋参在6月1日至8月20日的生长期内参总皂苷及某些单体皂苷含量的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西洋根部总皂苷的积是一个缓慢的增长过程。各皂苷的积累规律与总皂苷一致,但各单体皂苷积累的份额各不相同,在供试期间内,以Rb1积累的最高,其次是Re,Rd,Rc,Rg1,F11为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