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鸡T淋巴细胞IL-2的体外诱生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L16(45)正交试验选择,并经实验验证,鸡脾脏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体外诱生和活性检测的最优水平组合及适宜条件为2.5μg/mL伴刀豆蛋白A(ConA)、IL-2体外诱生时间20h、1×107/mL淋巴细胞、10%小牛血清、靶细胞培养时间48h、4×106/mL靶细胞、靶细胞接触时间36h、5mg/mLMTT、MTT加入时间3h和甲溶解时间2h;胸腺T淋巴细胞IL-2体外诱生和活性检测的最优水平组合及适宜条件为5μg/mLConA、IL-2体外诱生时间48h,余同脾脏T淋巴细胞IL-2体外诱生及活性检测。比较试验表明,MTT比色分析法和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2.
按改良Baltz无细胞培养系统的培养方法,将盛有300mL伊氏锥虫培养物,容量1700mL(11.0cm×28.5cm)的培养瓶置于10r/min的细胞培养旋转装置上,在37℃培养箱中培养。在接种虫数为1.5×10^5~10.0×10^5/mL时,其群体增倍时间为12h。接种虫数为10×10^5/mL的培养物培养24h,每瓶收获约1.2×10^9锥虫,可满足一般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接种马立克氏病三价疫苗的雏鸡,用马立克氏病强毒攻击,免疫保护指数为73.3%,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比vMDV感洒雏鸡显著升高,IL-2R诱导表达显著增加;接种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的雏鸡,用VMDV攻击,免疫保护指数为56.7%,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比VMDV感染雏鸡显著升高,IL-2R诱导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鸭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转化MTT比色法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建立鸭淋巴细胞转化检测的MTT 比色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其检测的最佳条件为7.2 μg/mL的PHA、7.5 ×106 细胞/mL的细胞数、细胞培养液加入1 % 的SPF鸡血清、细胞培养的时间为72 h。在此条件下,对北京鸭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转化进行了检测,其结果为:2~6 周龄鸭淋巴细胞转化率从50.2 % 上升到212.3% ,8 ~16 周龄正常鸭在193.0% ~281.0% 之间变动。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用于鸭体外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研究1日龄雏鸡分别接种SEB和MDV脾淋巴细胞IL-2体外诱生和脾细胞总数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SEB诱导IL-2短暂上升后迅速下降,后期略有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而低浓度SEB诱导的IL-2水平要高,后期降至正常。提高低浓度SEB有短期的免疫增强作用,且不引起免疫抑制;而高浓度SEB诱导IL-短时上升后随即发生免疫抑制或无反应性;MDV感染则显著降低脾淋巴细胞IL-2体外诱生能力。SEB和MDV  相似文献   

6.
鸡马立克氏病免疫抑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马立克氏病强毒感染1日龄健康AA雏鸡,在感染后5、25、45日检测其胸腺、脾脏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IL-2受体(IL-2R)表达及T细胞增殖功能,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肺支气管粘膜淋织及哈德尔腺中a-萘酚酯酶阳性T细胞、酸性磷酸酶阳性T细胞、抗性成细胞数量,外周血液中T细胞数量、IgG,IgM,IgA含量及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A,IgG,IgM含量的动态  相似文献   

7.
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强毒后,脾脏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诱生活性比健康对照雏鸡显著降低,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虽见降低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诱导表达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1日龄AA肉用雏鸡以马立克氏病强毒人工感染后,马立克氏病发病率33.75%,死亡率11.25%,同健康雏鸡相比,IL-2诱生活性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和显著降低。vMDV感染雏鸡注射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MD发病率分别为20%、17.5%,死亡率分别为7.5%、5%。同感染组相比,感染/香菇组和感染/黄芪组的IL-2诱生活性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升高和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
用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感染1日龄健康AA雏鸡,在感染后5、25、45日检测其胸腺、脾脏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IL-2受体(IL-2R)表达及T细胞增殖功能,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肺支气管粘膜淋巴组织及哈德尔腺中α-萘酚酯酶阳性T细胞、酸性磷酸酶阳性T细胞、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外周血液中T细胞数量、IgG、IgM、IgA含量及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A.IgG、IgM含量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感染鸡细胞因子IL-2的免疫调节发生障碍,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呈现抑制,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局部免疫防御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实验用MD三价疫苗和HVT疫苗分别接种1日龄雏鸡,以未接种雏鸡为对照,15日龄用MD强毒攻击,攻毒后5、25、45、75日检测其免疫保护指数,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IL-2R表达及增殖功能、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淋巴组织中T细胞和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外周血液中T细胞数量及IgG,IgM,IgA含量,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A,IgG,IgM含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1.
1日龄AA肉用雏鸡以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后,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33.75%,死亡率11.25%。同健康雏鸡相比,IL-2诱生活性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P>0.05)和显著降低(P<0.05)。vMDV感染雏鸡注射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MD发病率分别为20%、17.5%,死亡率分别为7.5%、5%。同感染组相比,感染/香菇组和感染/黄芪组的IL-2诱生活性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升高(P>0.05)和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2.
黄河故道沙荒草地生物量及营养价值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河故道沙荒草地生物量季节变化规律以及牧草营养物质出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沙荒草地牧草生物量的增长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y=1/(3.79×10^-7t^2-9.32×10^-5t+7.83×10^-3),并且其生物量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2)从5月份开始沙荒草地牧草营养价值逐渐降低,且于物质消化率(DMD)与其粗蛋白质(CP),木质素(LIG)含量分别表现为显著正相关(r=0.94)和  相似文献   

13.
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后7、14d,脾脏T淋巴细胞IL-2活性明显降低(P<0.01,P<0.05),28d显著升高(P<0.05),35d后降至对照水平;感染后7、14和21d,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明显降低(P<0.05),28d后恢复至对照水平。感染后7、14d,脾腺淋巴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诱生活性未见明显变化,21d显著升高(P<0.05),28d降至  相似文献   

14.
小鼠和山羊子宫内膜淋巴细胞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不同的消化方案,比较分析了胰蛋白酶和胶原酶对小子宫及山羊子宫内膜组织的消化效果,结果证明,对小鼠子宫消化的最佳方案是:120IU.mL^-1I型胶原酶37℃消化4h,继之4℃消化10h,收获已消化细胞后,对残余组织利用2.5g.L^-1胰蛋白酶热消化5-10min,之后迅速加入5%左右的FCS;对山羊子宫内膜的最适消化条件是120IU.mL^-1I型胶原酶37℃消化4h,继之4℃消化10h;应用上述方法消化后,所获淋巴细胞活率≥95%。  相似文献   

15.
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后7、14d,脾脏T淋巴细胞IL-2活性明显降低(P<0.01,P<0.05),21d明显回升,28d显著升高(P<0.05),35d后降至对照水平;感染后7、14和21d,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明显降低(P<0.05),28d后恢复至对照水平。感染后7、14d,脾脏淋巴细胞IFN诱生活性明显低于对照鸡(P<0.05),21d后恢复至对照水平。感染后14d,胸腺淋巴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诱生活性未见明显变化,21d显著升高(P<0.05),28d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的生物活性单位进行了测定,以已标定的人白细胞介素-2为标准品,MTT比色法测出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的生物活性单位约为4×10^5u/L菌液。同时,以SDS-PAGE法测出表达的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分子量约为15.5KD,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生物活性酸碱适应范围为2~10,对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作用敏感,而对核酸酶的作用则不敏感,重组  相似文献   

17.
猪带绦虫六钩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λgt11为载体构建了猪带绦虫钩蚴cDNA文库,从中筛选出5株表达六钩蚴抗原成分的重组噬菌体。将其中的六钩蚴cDNA与表达质粒PGEX-4T2连接,在TG1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获得了2株表达GST-六钩蚴抗原融合蛋白(Mr分别为5×10^4和6×10^4)的工程菌。在LB营养液中添加1%乳糖和0.2%葡萄糖,工程菌的表达效果优于用IPTG诱导的效果。融合约占工程菌总蛋白23%。  相似文献   

18.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经口灌服10^3个鼠伤寒沙门氏菌,48h后迫杀的C57B16/H2^b鼠外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脾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MHC-1、MHC-2、ICAM-1和CD4 4种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使外周血淋巴细胞MHC-1、MHC-2和I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肠系膜淋巴结中淋巴细胞MHC-2、CD4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4的表达也有升高。  相似文献   

19.
用体外培养的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α(IL-1α)对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结果,IL-1α能抑制hCG诱导的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其睾酮产生量随IL-1α剂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用20U/mL和50U/mL的IL-1α作用48h,可分别抑制60%及65%的睾酮分泌量;但无hCG诱导时,50U/mL的IL-1α可使间质细胞基础睾酮的生成量增加1倍。提示睾丸内IL-1α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间质细胞睾酮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雏鸡感染CIAV后细胞因子与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研究了1日龄雏鸡感染CIAV后免疫器官T细胞的IL-2、IFN、CSF诱生活性、T细胞与B细胞增殖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CIAV后:(1)胸腺和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分别于7~21d不17~14d明显降低;(2)脾脏淋巴细胞IFN诱生活性于7~14d显著减弱;(3)胸腺淋巴细胞CSF诱生活性于14d未见异常,21d明显升高;(4)胸腺和脾脏T细胞增殖反应分别于14d和7~21d明显减弱:(5)法氏囊和脾脏B细胞增殖反应分别于7~21d和21d显著减弱;(6)胸腺重量与体重比值、法氏囊重量与体重比值、体重均明显降低;(7)外周血液PCV、RBC、Hb、WBC、血栓细胞(血小板)数值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