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振动水泵的旋转零件(叶轮、胶带轮)出现较大的不平衡时,运转起来会产生剧烈的振动,严重时会造成轴承、泵壳、密封件等的损坏。此时先拆掉联轴器(或胶带)和泵壳等,只留下托维、泵铀和叶轮(或胶带轮),用手轻轻地转动叶轮(或胶带轮),如果总是静止在一个位置上,则表明轮子下重上轻。然后在轻的部位加上适当配重,再轻轻转动,这样反复多次,直到任何一个位置都能静止下来为止。最后将叶轮重的地方车去或钻去(很浅的孔)一个与配重等重的金属,或将等重的金属块用螺钉固定在胶带轮轻的部位的内侧。(2)漏气、漏水由于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深井水泵是用在吸程超过8m的深水提升泵,属于多级、单吸、立式离心泵。其结构复杂,泵体又在很深的井下,这给维修和安装都带来很大不便。而深井泵的振动故障又比较常见。深井泵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和相应的排除方法有以下5种,现分析如下。1各部螺栓松动、基础不牢固螺栓连接松动则会使泵组产生振动,特别是泵座的固定螺栓、输水管的连接螺栓等松动后使泵组振动加大,甚至导致叶轮与泵壳上部接触,摩擦振动,进而损坏叶轮和泵壳。安装泵组的水泥砂石基础不牢,或水泥号低、或基础尺寸过小、或基础质量差等都会引起泵组振动。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基础不牢、螺栓松动造成的振动及其排除方法 水泵组各部螺栓松动,尤其水泵座固定螺栓、输水管连接螺栓松动造成水泵工作时振动加剧。并导致水泵叶轮边缘与泵壳接触摩擦,进一步加大振动,从至使叶轮和泵壳损坏;此外,安装中,水泥沙石基础尺寸较小,水泥标号低,水泥与砂石比过小,捣固与养成不足等,都造成基础不牢固,引起泵组工作时振动。  相似文献   

4.
郑平 《河北农机》2004,(2):25-25
l、基础不牢、螺栓松动造成的振动。水泵组各部的螺栓松动,尤其水泵座固定螺栓、输水管连接螺栓松动均会造成水泵工作时振动加剧,并导致水泵叶轮边缘与泵壳接触摩擦,甚至使叶轮和泵壳损坏。此外,安装中,  相似文献   

5.
深井泵是单吸、多级立式离心泵.当水深度超过8m时,即需要深井泵提水。深井泵较其他水泵的结构复杂,这给故障排除带来许多困难。在深井系的故障中.振动的故障最为常见。因此.必须分析深井泵产生振动的原因并及时排除。呈螺栓松动基础不牢螺栓连接松动,则会引起泵组振动,如泵座固定螺栓、输水管法兰连接螺栓松动后便会使泵振动加大,甚至导致叶轮与导滚壳上部接触,形成摩擦振动,进而损坏叶轮和泵壳。安装泵组水泥砂石基础不牢也会引起泵组振动,如水泥标号低、基础尺寸过小、基础质量差不坚固等原因,都会引起泵组在工作中振动。排除…  相似文献   

6.
以某一双吸式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吸泵作液力透平与泵工况下的非定常压力脉动,基于有限元法(FEM),针对双吸离心泵作液力透平和泵工况下泵壳内表面上的流体压力激励,进行基于泵壳模态的强迫振动响应计算,得到了泵壳上的响应速度分布和泵壳表面监测点的振动响应速度频谱.结果表明:叶轮与隔舌相互作用导致隔舌附近非定常特性明显;双吸泵内的压力脉动主要受低频率波的影响,以转频和叶片通过频率为主.由于受到叶轮转动与流体压力激振力的影响,振动速度响应集中在转频、叶片通过频率以及其谐频附近;泵壳第3阶频率880.083 Hz与3倍叶频884.991 Hz比较接近,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共振.揭示了泵壳振动响应速度随着频率变化规律,为后续减振降噪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深井泵是吸程超过8m的深水提升泵,属于(多级、单吸、立式)离心泵。其结构复杂,泵体又在很深的井下,这给维修和安装都带来很大不便。而深井泵的振动故障又比较常见。因此,分析深井泵的振动原因,并采用有效的消除故障方法是十分重要的。1.螺栓松动基础不牢螺栓连接松动,特别是泵座的固定螺栓、输水管的连接螺栓松动,会使泵组的振动加剧,甚至导致叶轮与泵壳上部接触,摩擦振动进而损坏叶轮和泵壳。安装泵组的水泥砂石基础不牢、水泥标号低、基础尺寸过小、基础质量差等都会引起泵组振动。排除振动的方法是在作业前认真检修,拧紧…  相似文献   

8.
轴流泵流动噪声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轴流泵内部压力脉动和流动噪声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和声学软件LMS Virtual Lab分别模拟轴流泵流场和声场分布,并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取叶片非定常脉动力作为声源,运用边界元法对比分析了有泵壳振动影响和无泵壳振动影响下泵壳体边界声场分布的不同.结果表明:叶轮叶片、导叶叶片和动静交界面处监测点的静压均表现出明显的离散频谱特性,叶片通过频率(BPF)是压力脉动和流动噪声的主频,这是由叶轮和导叶之间的动静干涉引起的;而流动噪声在2倍谐频(133.4 Hz)和3倍谐频(200.1 Hz)处也有明显峰值,这是由叶轮叶片和泵壳壳体振动引起的.忽略泵壳振动影响的情况下,噪声水平偏大,考虑声振耦合的噪声情况更接近于实际,所以结构振动是噪声辐射分析的重要因素.噪声指向性分布图表明了叶片噪声辐射具有明显的偶极子特性.  相似文献   

9.
轴流泵流动噪声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轴流泵内部压力脉动和流动噪声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和声学软件LMS Virtual Lab分别模拟轴流泵流场和声场分布,并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取叶片非定常脉动力作为声源,运用边界元法对比分析了有泵壳振动影响和无泵壳振动影响下泵壳体边界声场分布的不同.结果表明:叶轮叶片、导叶叶片和动静交界面处监测点的静压均表现出明显的离散频谱特性,叶片通过频率(BPF)是压力脉动和流动噪声的主频,这是由叶轮和导叶之间的动静干涉引起的;而流动噪声在2倍谐频(133.4 Hz)和3倍谐频(200.1 Hz)处也有明显峰值,这是由叶轮叶片和泵壳壳体振动引起的.忽略泵壳振动影响的情况下,噪声水平偏大,考虑声振耦合的噪声情况更接近于实际,所以结构振动是噪声辐射分析的重要因素.噪声指向性分布图表明了叶片噪声辐射具有明显的偶极子特性.  相似文献   

10.
离心式潜水泵水力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通过水力模型试验研究,初步摸索到的有关叶轮进、出口参数及空间导壳参数对潜水泵性能及效率影响的规律。 为了提高潜水泵的效率,可以采取缩小进口直径D_e,加大叶片安放角α_(?),叶片向进口方向延伸等措施来满足对性能的要求。本文推荐进口速度系数K_0=3.7~4.1范围,叶片进口冲角为8°~15°。两叶片之间进口边面积形状为正方形时,泵的水力性能较好。 空间导壳能量转换得不好,本文作者们认为,必须从理论上修正离心泵叶轮外径D_2的计算公式才能达到性能要求。本文推荐了几种不同的比转速n_s的速度系数K_(m2)、K_(μ2)范围。 空间导壳的喉部面积F_3与叶轮出口面积F_2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决定泵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之 ,本文推荐F_3/F_2在0.7~1范围内。无论导壳叶片数Z_H与叶轮叶片数Z相同或不相同时均无振动与噪音。  相似文献   

11.
张萍 《湖南农机》2013,(7):68-69
离心泵叶轮吸入口的外缘于泵壳内壁的接缝处存在着一个转动交接缝隙,而缝隙两侧正是高低压区,这个缝隙偏大,泵壳内的高压水就会通过这个缝隙泄漏到叶轮进口处的低压区,引起机械磨损。为了减少回流量,延长泵壳和叶轮的使用寿命,通常在缝隙两侧的泵壳或者叶轮上镶嵌一个金属的口环,这个口环的接触面可做成多齿形,用以增加水流回流阻力,减少回流量,提高减漏效果,因此,称此口环为减漏环,这个口环是用来承磨的易损件,这样,就可以经常更换口环而不致使泵壳或叶轮报废,同时也就可以达到延长泵壳和叶轮的使用寿命的目的,因此也称之为承磨环。文章呢分析表面质量对磨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水泵碰磨故障的诊断效率,以轴流泵在叶轮和泵壳间隙不足情况下运行的碰磨振动特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轴流泵发生碰磨时的受力情况,分析了其受到离心力、水体对叶轮的反作用力、碰撞摩擦力和各种激励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异常振动的振动特性,并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加以验证。得出了叶轮和泵壳间隙不足时,轴流泵的碰磨振动特性主要表现在频谱图中各整数倍频较为突出,奇数倍频和叶频的整数倍频相对其他频率更为突出,存在杂频和高频成分,当碰磨较为严重时,可以看到1/2倍频等分频成分等结论。研究成果在水泵振动特性研究和泵站故障诊断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气液两相条件下核主泵导叶出口边安放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气液两相条件下,不同导叶出口边安放位置对核主泵内部压力脉动、含气率脉动的影响,并最终找出最佳的导叶出口边安放位置,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CFX模拟泵内部的瞬态流场,在泵壳内壁面和出口不同位置设置监测点,以了解各模型内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的压力、含气率分布.对比不同模型相同点的压力脉动、含气率脉动的时域、频域图可以发现:导叶出口边在泵壳中心平面(C-C平面)时,泵壳壁面上各点所受压力较小且较平稳,即压力脉动引起的振动、噪声较小,从安全性方面考虑,此时导叶出口边安放位置最佳;泵壳壁面上的压力脉动主要受叶轮的转动影响;除了类似隔舌处外,叶轮的转动对泵壳壁面和出口含气率脉动的影响不大,沿着液体绕流方向泵壳内壁面上的含气率逐渐增大,到出口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离心泵是一种靠能量转换输送各类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的叶轮式旋转机械。离心泵的运转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与泵所选用的结构材料有关。因此,泵的结构材料的选用,尤其是诸如叶轮、泵壳和转轴等主要零件材料的选用,就自然成为泵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慎重对待和正确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Reynolds时均化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和多重坐标系法,对3种不同导叶轴向安放位置核主泵缩比模型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全三维定常数值计算.通过对比分析外特性、压力场和速度场,研究了导叶轴向安放位置对模型泵叶轮、导叶和泵壳内部能量转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导叶与泵出水管轴线在叶轮旋转轴线方向的距离,小流量工况下,泵的效率增加,其中叶轮效率增加,泵壳内的流动状态有所改善,回流现象有所抑制,从而减小了泵壳损失,但同时导叶损失也有所增加;设计及大流量工况下,泵的效率减小,其中叶轮效率有所降低,同时导叶和泵壳损失也相应增加.由于核主泵叶轮、导叶和泵壳的参数相互关联和影响,改变导叶轴向安放位置会影响各单元间耦合匹配特性,进而影响叶轮、导叶和泵壳内流动状态及能量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6.
水泵在运行中,会产生轴向和径向推力,其原因、危害及消除方法是什么呢?1水泵的轴向推力水泵的轴向推力包括轴向水压力和水冲力两种。(1)原因和危害 轴向水压力,是由作用在叶轮前后轮盘上的水压差产生的;水冲力是由水流从轴向进入叶轮时,冲到叶轮上产生的。它们可引起叶轮和泵壳相磨,打坏轴承等(2)消除方法 ①开平衡孔,在后轮盘开几个小孔,使后轮的高压水经过小孔流向进水侧,以降低轴向水压力;②装设平衡盘,防止叶轮向左右移动,使轴向推力得到平衡,保持叶轮正常位置;③沿后轮盘半径方向均匀加设几片肋板,当叶轮旋转时,后轮盘和泵壳间的水被…  相似文献   

17.
二、变径调节变径调节,又叫车削调节,它是将水泵叶轮外径车小,从而改变水泵的性能,达到扩大水泵使用范围的目的。变径调节通常使用在比速值n_s不超过350的水泵。而车削比速大的轴流泵叶轮,需要更换泵壳或在泵壳内壁加衬套,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相似文献   

18.
电动机不转可能原因是:保险丝熔断、叶轮卡死、泵轴弯曲、定子绕组烧断或开关接触不好等。排除方法均为更换或修复。 电动机发热 原因:导线细长,电压不足;叶轮与泵壳摩擦严重;水泵使用扬程太低;流量猛增。如属最后一种情况,可在出水管设阀门截流,把流量降下来。  相似文献   

19.
1 潜水泵常见故障 (1)电动机转动,但间歇出水。原因可能是动水位下降至泵进口附近,进水口时淹时露。遇此情况,首先应减少泵的出水量;如不见效,应将泵向下放一点后再抽;如下放深度超过了潜水泵扬程后仍不见效,说明井泵配套不合理,应更换水泵。 (2)电动机运转正常,但水量很小。原因可能是过流部分(滤水网、叶轮、导流壳和扬水管等)堵塞;输水管水路联接不严,大量漏水;叶轮反转;OR型和JOB型潜水泵的甩水器装反(开口应向下),阻  相似文献   

20.
核主泵小流量工况下不稳定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流量工况下核主泵驼峰现象,通过三维软件Pro/E对核主泵内部流道进行三维造型,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两方程及SIMPLEC算法,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对核主泵小流量工况进行了定常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定常数值模拟,可以阐明小流量区域的不稳定驼峰现象.泵壳出口位于泵壳的中心,使得沿叶轮旋转方向的主流与出口处的液体发生摩擦和碰撞,造成能量损失,导致内部流场分布不均匀.核主泵对称性结构、叶轮叶片进口和出口复杂旋涡、导叶内复杂的回流以及泵的旋转失速与不稳定驼峰的形成都有密切的联系.核主泵在小流量下运行时,出现不稳定流动,严重时会引起泵的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