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各地信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著名鱼类遗传育种专家沈俊宝、孙孝文等承担“北方鲤鱼基因工程育种”的科研项目,首先成功地将牛、羊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受精卵中,获得我国第一代转基因鱼。在成功的基础上,又把大麻哈鱼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又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代“全转基因鱼。这一研  相似文献   

2.
报刊要闻     
<正> 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对虾受精卵 黄海水产研究所刘萍等采用显微微量注射法,将羊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中国对虾受精卵,受精卵发育到(氵蚤)状幼体第三期后采样检测。PCR检测结果表明:7个样品共93尾幼体,有3个样品呈现阳性信号,基因转移比率至少在3%以上。同时斑点杂交结果也证明,有  相似文献   

3.
牛生长激素基因向“缩骨鲫”受精卵转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带有小鼠重金属结合蛋白基因启动子的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缩骨鲫”受精卵。分析了外源基因在受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行为及在仔鱼体内的整合。初步结果显示了外源基因对受体的加速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4.
转生长激素基因中华倒刺鲃的构建及其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cDNA文库克隆到的生长激素基因,与鲤β肌蛋白启动子、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的poly(A)终止信号序列等调控元件共同构建了表达重组质粒pFV2 cfGH。提取重组质粒,用精子载体法导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的受精卵中,经孵化培养成转基因成鱼。抽提423尾转基因实验鱼血总DNA,经PCR检测表明:斑点叉尾鮰生长激素基因已导入中华倒刺鲃基因组中,导入率为17.26%。同时通过RT-PCR技术检测阳性中华倒刺鲃中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5.
从牛羊、大马哈鱼等动物体内提取生长激素基因,把它导入鲤鱼的受精卵内,出生后的鲤鱼生长速度要比普通鲤鱼快20%左右,而且这种快速生长势头还会遗传给后代。这一被称为“北方鲤鱼基因工程育种”的科研项目.由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承担.鱼类专家沈俊宝、  相似文献   

6.
转牛(羊)生长激素基因工程鲤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产出转牛和羊生长激素基因实验鲤鱼一万余尾,筛选出生长速度快,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鲤鱼143尾,遗传实验证实外源基因可遗传给后代,经池塘生长实验证明于代仍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征,建立了把外源基直接注入鲤鱼受精卵及确定了外源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的最佳时期等构建转基因鱼的一整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从牛、羊、大马哈鱼等动物体内提取生长激素基因,把它导入鲤鱼的受精卵内,出生后的鲤鱼生长速度要比普通鲤鱼快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且这种快速生长的势头还会传给它们的子孙。这项属于我国“863”计划的高科技研究项目,最近通过了国家科委的鉴定。专家们认为,其成果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人生长激素基因在团头鲂和鲤中的整合和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带有小鼠MT-1基因启动顺序与人生长激素hGH基因顺序重组的线状DNA片段,注入团头鲂和鲤的受精卵,获得成活的实验鱼。经斑点、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放射免疫和酶联等方法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在受体鱼中得到整合、转录、翻译和表达,并具促生长效应。转基因雌鱼和雄鱼有性繁殖所获得的子鱼带有外源基因,表明外源基因能通过性细胞传递给子代,并仍具促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的精子介导外源基因转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中国对虾的精子作载体,成功地将羊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中国对虾的受精卵,并获得转基因虾个体。用两种不同的基因溶液处理,即30%的NaCl基因溶液和30%NaCl—40%PEG基因溶液。斑点杂交的结果表明,30%的NaCl基因溶液处理的精子,能够将羊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中国对虾的卵子中,基因转移比率在1%以上。在另一实验组的个体中,用斑点杂交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经比较,处理后的精子的受精能力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显微微量注射方法,交羊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中轻地虾受精卵,受精卵发育到蚤状幼体第三期后采样检测。PCR检测结果表明:7个样品共93尾幼体,有3个样品呈出阳性信号,基因转移比率至少在3%以上。同时斑点杂交结果也证明有两个明显阳性斑点。  相似文献   

11.
从1985年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应用不同外源基因导入虹鳟鱼、鲤鱼、鲶鱼等有经济价值的养殖鱼类。但受精卵发育到何时注基因源射外获得高的成活率(孵化率)和整合率一直是研究人员所关心的问题。法国的Chourout等在1986年就做了虹鳟鱼受精卵不同发育时期注射外源基因与孵化率关系实验。美国的Thoms.T.then等人也做了鲤鱼等受精卵在不同发育时期注射外源基因对其成活率、整合率影响的研究。由于外源基因对受体鱼的整合机理比较复杂,不仅这方面的研究不多,而且各实验室之间的研究结果也很不一致,因此至今对某种鱼类的受精印发育到何时是注射外源基因的最佳时期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本研究以鲤鱼受精卵为材料,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在受精卵的不同发育时期把鲤鱼MT启动因子基因,大麻哈鱼CH基因的融合基因导入受精卵中,按孵出的鱼苗数分别计算成活率,再通过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杂交检查整合情况,计算整合率,以探索外源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用鼠的MT启动子与牛生长激素基因的融合基因(mMT—bGH)为目的基因,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导入鲤鱼、鲫鱼、虹鳟等的受精卵中,Dot杂交和Southern杂交检测,阳性信号率为9%,转基因鱼的个体体重与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差异,其中一部分高于对照组,另一部分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将大鳞大麻哈鱼的垂体细胞特异性表达的生长激素基因的启动子与白喉毒素基因的A链相连,构建成融合基因GH-DTA。通过显微注射导入金鱼受精卵内,获得的鱼经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检测表明,少数实验鱼染色体DNA中含有导入的外源基因。胚胎的原位分子杂交和垂体的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转基因鱼和正常鱼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育成转基因鲤鱼从牛、羊、大马哈鱼等动物体内提取生长激素基因,把它导入鲤鱼的受精卵内,出生后的鲤鱼生长速度要比普通鲤鱼快20%左右,而且这种快速生长的势头还会传给它们的子孙。这项高科技研究项目最近通过了国家科委的鉴定。专家们认为,其成果达到了90年...  相似文献   

15.
本报道了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分别对鲤鱼和虹鳟鱼授精卵孵化率影响的研究。从1993年-1996年4年中,我们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全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虹鳟鱼授精卵(包括囊胚期卵)5,676粒,孵出鱼苗364尾,孵化率为6.4%(4年平均,虹鳟鱼正常孵化率为80%);而用这种方法,将全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授精卵12,196粒,孵出鱼苗4,290,孵化率为34.0%(4年平均,鲤鱼正常孵化率为70%左右)。实验结果:显微注射技术在虹鳟鱼和鲤鱼两种受精卵上的效果明显不同,斑点杂交和SouthernBlot杂交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6.
鲤鱼受精卵导入外源基因最佳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受精卵导入外源基因最佳时期的研究梁利群,孙孝文,沈俊宝,闫学春,王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哈尔滨150076)1985年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应用不同外源基因导入虹鳟鱼、鲤鱼、鲶鱼等人工养殖鱼类以提高鱼的质量和产量。但受精卵发育到何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鲤鱼受精卵为材料,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在受精卵的不同发育时期把鲤鱼MT启动子基因和大麻哈鱼GH基因导入受精卵中,按孵出的鱼苗数分别计算成活率,再通过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杂交检测整合情况,计算整合率,孵化率最高的为单细胞中期(90.83%),整合率最高的为单细胞后期和囊胚期(40%)。综合研究结果外源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的最佳时期应选在单细胞后期。  相似文献   

18.
外源基因导入鲤受精卵最佳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鲤鱼受精卵为材料,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在受精卵的不同发育时期把鲤鱼MT启动子基因和大麻哈鱼GH基因导入受精卵中,按孵出的鱼苗数分别计算成活率,再通过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杂交检测整合情况,计算整合率,孵化率最高的为单细胞中期(90.83%),整合率最高的为单细胞后期和囊胚期(40%)。综合研究结果外源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的最佳时期应选在单细胞后期。  相似文献   

19.
我们阅读了“淡水渔业”(一九七六年第三期)刊登的“粘性卵的脱粘方法”一文后,1976年在我县渔场对团头鲂的受精卵成功地采用了滑石粉脱粘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把滑石粉悬浮液慢慢地倒入盛有“干法”受精卵的容器内的方法要比该文中介绍的‘把“干法”受精卵徐徐倒入盛有滑石粉悬浮液的容器内’的方法脱粘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水产专家对鲑鱼受精卵注射生长激素和促长基因,生产出快速生长鲑鱼。注射的大鳞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和抗冻促长基因。促长基因激活生长激素,产生生长激素蛋白。诱导雄性发育的雌性鲑鱼,其精液中的精子只含X染色体,用其精液给正常雌鱼的卵授精,其后代全为雌性。将这种受精卵施行热休克或压力休克处理,即可产生雌性不育三倍体。试验鱼与正常鱼比较,早期生长快10倍。同期饲养7.5个月,正常鲑鱼体重200g左右,试验鱼达1.2kg。加拿大试验成功速长鲑鱼@任维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